二十几艘战舰溯江而上。
还未到,就远远地被瞭望塔上的宋军用望远镜看到了。
斥候立即下来禀报王巨。
王巨哈哈一乐,道:“来得正好。”
随后王巨下着命令。
一会儿二十几艘战舰接近了浮桥。
浮桥上的宋军与河两边的宋军正等着。
眼看就要冲到近前,几十门虎踞炮开始掷投一些小罐子,有的落到河里,有的砸到船上,陶罐子立即迸裂,里面的猛火油也随之溅到甲板上。
接着火箭又来了。
二十几艘战舰立即燃起熊熊大火,有几艘侥幸逃过,见势不妙,立即调转船头,顺水向下游逃去。
余下的船上士兵不停地用桶提水灭火,当然,如果有什么大水泵吸水,这点火还是能灭掉的,关健这些桶关什么用,结果没有浇灭,反而越浇烧得越大。
有的士兵看到整艘船都烧了起来,开始往河里跳了。
“放船。”王巨说。
来不及造大船,不过在此扎营里,王巨让民夫造了一些小扁舟。
一些水性好会操舟的军士或百姓上了小舟,一边操舟,一边用刀砍在河里游戏的交趾士兵。
结果李常杰这次出兵未得功,反而折了一千余士兵的性命。
李常杰听到消息,脸色终于慎重起来。
原来这真是一头虎,而非是一只病猫。
第二天又传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说是好几万,究竟几万斥候未打探出来,大约在三万到四万之间,这么多宋军已经逼近到了高岭寨,也就是说还有一天路程,便可以与平良渡的宋军会师。
“这么快?”
那是当然了,这次出击,王巨根本就没有让三军带多少粮食,想要粮食,天德府与永安州有的是粮草……
所以三军只带着少许辎重,轻装前进,速度必然快了。
李常杰想了想,说:“传令三军,明天天明,立即撤军,撤到天德府城中。”
一旦数万宋军赶过来,他带着两万军队夹在中间,那就尴尬了,甚至会惨败。
只有借靠府城,看情况行事了。
一夜过去,天明时李常杰率领三军拨营起程,刚走出二十几里路,后面响起阵阵马蹄声。
第六百四十六章 长城(下)
一队又一队士兵从浮桥上跨过去。
说明交趾人的情报还是有限,王巨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夜行军。
从高岭寨到平良渡有近五十里路,不算近了。然而宋军很早就到达高岭寨,三军休息。然后下半夜起程。骑兵先发,曲珍在钦州训练了好几千骑兵,他与王巨只带来两千五百名骑兵,还有三千多名骑兵放在后面了。
但一直没有抢先抵达,而是裹在三万海外集训来的宋军中徐徐抵达高岭寨。
为的就是今天这一战。
随后三万步兵开始出发。
王巨目送着他们一队队去向远方,满意地点了点头。
相比于北方官兵,南方官兵要矮小得多,不过经过一年多集训,已经能看出他们身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眼睛很紧毅,有的人眼中还带着杀气,军纪看上去很是严明,虽然奔走了半夜,但队型一直没有乱,很整齐。看来燕达确实下了一番工夫。这支军队就是放在北方,都能与禁兵溜一溜。
最后一队官兵踏过浮桥,王巨擦了擦额解的汗水。
到了二月底,交趾也开始炎热了。不过还好,交趾干雨季分明,到了四月份后,就开始进入了漫长的雨季,一直绵延到秋后。现在就是热,但雨天比较少。
所以王巨也要趁早结束战斗。
雨季时,由另一群人来吧……
前面战斗开始打响。
三千多名骑兵并没有直接冲进李常杰大军中,而是在四周不停地游击。
这招术不是王巨发明的,参照耶律休哥对付宋军。一度用这个方法。将曹彬的十几万官兵逼得一天只能行军几里地。到了元蒙时。更是将这种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李常杰也无辄了。
交趾周边皆是热带地区,雨林茂密,所以能看到象兵,但罕见骑兵。若真放在雨林里,那又是交趾人的天堂。关健在天德府北侧,这一带都是开发成熟的地区。要么平川,要么大道,要么水稻田。
水稻田不是沼泽。泥泞深度有限,而且王巨临行前,刻意又准备了一样物事,那就是新式马蹄铁,与原有的马蹄铁区别就是它比较度,就宽这么一点儿,压强就会减弱,所以马儿踩到水田里,跑得照样欢快。
李常杰只好让三军列队防御,一边防御一边撤退。
两万交趾军队艰难地前进着。每走一里地,都会丢下一地的死尸。
而且在这支骑兵狙击下。李常杰派出去的斥候无法向他通报消息了,不一定是所有斥候都被宋军杀害了,而是这些斥候无法靠近主力军队。如果仅是这些骑兵的骚扰,李常杰还有把握将三军带到天德府城。
他最担心的就是后面那几万宋朝步兵,虽说离得远,可若是能吃苦,从夜里行军,自己的军队行军速度又被这几千骑兵拖住,那么在下午那支庞大的宋军就能追上来。
还真让他料中了。
想到这里,他又看到三军花了半天时间,才走了不到十里地,李常杰只好下令:“丢下辎重,迅速撤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