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用直剑挑起他的头说:“说中国语,不准说蛮语,否则本官立即杀掉你。”
“寒贱拜见大沟主。”
“中国语!”王巨将剑从剑鞘里拨出来。
“小的拜见大沟主。”
王巨无辄了,道:“胡将军,将他们带下去一一审问,将各寨寨主甄别出来,各寨士兵也甄别出来,分别关押。”
“喏。”胡广林应了一下,开始审讯。
王巨又让胡广林手下的士兵带着役夫扎营,然后将骑兵分成数队,打探这些山寨的地形与道路。
“这么快就结束了?”黄公公惊诧地说。
“黄中使,那要怎么看了,这是胡将军将他们诱到了这个地形,如果不是这个地形,而是放在周围的山林里作战,会是什么情况?”
“兵无常形?”
“就是这个意思。”
傍晚各支骑兵陆续回来,王巨没有动手,得等后面的几千步兵过来。要攻寨子,就不能用骑兵了。
但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役夫与士兵,制造一些简易的攻城器械。
三天后,姚雄带着兵步到来了。
王巨让三军押着这些战俘,强行他们担当向导与“撞令郎”,一个个寨子进攻,进攻后,立即将各寨豪强全部处死,然后与以前一样做法,将豪强的田宅一起平均分配各寨民,顶多一些贵重的物事留了下来,但也发放给三军将士当成奖励了。再缺钱,也不缺这几个贫困蛮部土财主的钱。
燕达狐疑地问:“少保,你想治理这片地区?”
“治理?横山寨以西的那些峒寨,我都不想治理了,况且是这里?”王巨哂然一笑道:“不过是打算埋下一些种子。”
但王巨心中还是暗暗叹息。
难道真不能治理吗?元明清如何治理的?这三朝岂不同样是古代?
主要是宋朝的制度掣肘着,王巨不敢真正去治理这片地方了。当然羁縻是没问题的。
王巨又问:“燕将军,通过这一战,你看出什么?”
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会吧
“战斗力不强……”燕达沉思道,又问:“可是他们连唐军都打败过。”
“南诏是两败唐军,而且唐军两败伤亡巨大,但率领唐军的是谁?”
“杨国忠与鲜于仲通。”
“那就是了,你让朝堂首相王公与吴公下来率领广南这支军队,无论征交趾或者打大理,会有什么结果?”
燕达终于大笑。
但确实,主帅的指挥能力也是一场战役胜败的重要因素。
王巨又说道:“而且那是南诏正是一统之时,国力上升之时,唐军的主力却在河北,成了安禄山的部下,或在青海哥舒翰手中与吐蕃对峙,或在西域高仙芝手中开拓河中(这个河中指碎叶水、真珠河、乌浒河之间的中亚地区),主帅又无能,此强彼弱,如何不惨败?”
“还有,与郭公这次有些相似……”
“是很相似,都是匆匆发兵,只是郭公比杨国忠胜上一筹,燕将军你又从旁协助,交趾人更弱,否则这次就不是惨胜,而是惨败了。但现在的大理久未用兵,或者久未进行过大型战役,因此各府的土兵看上去虽凶悍,却不善战。自杞这些蛮兵就是大理的缩小版,或者打一个比喻,他们只是一群披着狼皮的羊。看上去是狼,实际是羊。”
这不是讥笑蛮兵战斗力差,汉兵蕃兵一个样。
就象河北河东,久不习战,后来金人南下了,畅通无阻。
还有京畿两路,也就是河南山东,隋唐演义时这两地的兵多厉害啦,但到了唐朝久不习战,安禄山来了,又是势如破竹。
辽国是“蕃人胡人”,承平时久。金人崛起,又弱成什么样子?
或如广南西路这些兵,原来只是一群蛮兵,但经过燕达这大半年来的实战训练。战斗力就不一样了。
“所以大理以前听说出动了二十万大军进攻交趾,却被交趾大败,交趾还献了六十匹战马给了真宗,以示军功。不仅如此,我听斥候打听来的消息。说是南方那个落后的小蒲甘国,还曾一度逼得大理与他们和解。这是指战斗力,况且还有那个高家……”
“哈哈哈,高家为什么不篡位呢?”
“民心不向,不敢篡。”
“也是,终是小国,不能与中国相比。”
但就是披着狼皮的羊,也能踢人的,王巨率军攻克这些寨子,难免会产生一些伤亡。
当然寨中的百姓伤亡更大。不过这一打土豪,又赢回来一部分寨民的心。
燕达走后,黄骅悄声说:“少保,燕将军为什么有那多疑问?”
“也不是啊,你想一想,换作一个操守好,有良心的重将,去彼岸那样练兵,会不会抵触?”
黄骅默然。
“你再想一想,我未经朝廷许可。甚至两国无怨无故,却试图用兵大理,燕达心中会不会有想法?”
黄骅又默然。
“这是他对我很信任的,否则就不会问了。只管执行,最后有功少不了他的,有过我来担当,岂不是更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