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1586)

  “我朝的力量?”

  “那是当然,不提迁徙的百姓,如果没有我朝的经济基础,彼岸如何交易?当然,这种互动,对我朝更有利,比如双方的进出口数量。”

  如今彼岸与宋朝的贸易数量几乎接达了一千万贯,但出口到宋朝的数量只有四百余万贯,从宋朝进口的数量却达到了五百多万贯。但这不是向彼岸出口的,一半以上运到了倭国与大食那边换金子银子木材了。

  但倭国与大食那边与宋朝没有关系,也就是宋朝从彼岸每年进出口差达到了一百多万贯,那么无疑,会化成宋朝急需的金银或铜铁,留在了宋朝。

  并且这么大数量的贸易,造就了多少产业?

  就象杭州那两百万贯商货,如果最后不是彼岸海商妥协,承诺南下时折向杭州,将这些商货采购下来,那么就不知道会有多少商贾会破产,多少工匠会失业。

  这个浅显的道理,王巨就不会再表功了,他继续说道:“这是现在,未来若是彼岸人口增加,开始产生巨大的贫富悬差,同样也有着类似我朝这样那样的毛病,只是彼岸的地盘太过广大,这个时间段会来得更慢一点。”

  “若那时,他们会不会脱离我朝?”

  这句是试探呢,还是无心之问,王巨心中想到。不过他还是迅速地回答:“陛下,想得太……遥远了,想达到那一步,以彼岸的空间,还不知道得要四百年五百年时间,但臣也提前做了防范,比如百姓到达后,必须宣誓,我是中国人,永远不得背叛中国,否则将会判决死罪。还有,人口数量不达到九成,不得与异族联亲。实际这也是臣为国内士大夫所逼,否则是永远不得与异族联亲。并且各个学校里的课本,也在一再地提醒着各个学子。如果是在彼岸成年的,还要进一步宣誓,保证不得背叛中国,方可发放成年的身份证。”

  在一般人眼中,中国就是宋朝,不会注意这两者差别的。

  但赵顼更惆怅了,王巨话外之音他听出来了,四五百年后,宋朝多半不存在了……

  难道真没有一个万世长存的国家?

  王巨不知道他能想得那么长远,也就回去了。

  到了中书立即草写两道诏令,老王也感到惊奇,王巨将小苏调回来,他能理解。但这个不杀,他想不通了。

  王巨笑道:“王公,你以为我真是屠夫哪?就是屠夫吧,我对大宋百姓,可不是屠夫。”

  但老王很精明的,马上就醒悟过来,道:“子安,深谋远虑。”

  不能说王巨这道诏令软的,一旦让这些商贾将高利贷剥削上来的钱帛,一一归还给各个苦主,并且勒令他们将各个苦主的家人一一释放,卖掉的妻子儿女一一赎回,他们本人则发配到陕西劳役,那么将会有一半人家会破家荡产。

  然而一个不杀,却能化解很多矛盾。

  “不敢,王公,银行司开业吧。”现在开业是一个大好时机啊。

  王珪说道:“好。”

  折腾了这么多事,可不是为了这一天吗?

  第七百七十二章 开业

  汴水南岸银行司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银行司的衙门,二是制钞作坊,也就是印钞工厂。

  银行司衙门又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真正的衙门,处理公务与纠纷的地方,二是庞大无比的营业厅,营业厅后面就是更庞大的仓储。

  在衙门后面才是印钞作坊,把守森严,就连来做工的工人与织女每天上下值,都要派专门的男吏女官搜查身体后才能放行。

  王珪带着王巨、张璪、蔡确、章惇、蒲宗孟与范纯仁走了进去。

  张商英立即迎了出来,说道:“参见王公,太保,张公,蔡公,章公,蒲公,范公。”

  “天觉啊,就不必多礼了,如今印了多少绢交?”老王问道。

  “最先来的是朔丝与胶丝,其次就是浙丝,因此一百文与八十文的绢交各自印制了近四百万贯,二十文的绢交印制了近七十万贯,至于五十文与十文的绢交,才刚刚印制。”

  “才开始工匠织女们有些不熟悉,加上丝料一直不足,有点慢,不过现在各个工匠织女开始熟悉,丝料渐渐充足,年底前能完成朝廷的任务。”

  朝廷什么任务呢,那就是今年必须发行五千万贯交子。

  五种交子,各自一千万贯。

  非是金银数量不足,之前就准备了两百十多万两金子,一千三百两银子,仅是这个数量就相当于六千四百万贯,后面朝廷还能凑集一些金银,另外今年可能还会从私人手中得到不少金银。

  关健原因就是王巨到京城时,快到了六月。

  对于丝料来说,时季已经很晚了。

  并且让商贾下去凑集丝料,已经带来帛价的变动。

  不要小看了它的影响,因为印染技术的拘限,这种绢交厚实厚密,密度几乎相当于后世美元的近三倍,而且面积更大。一张十文钱的绢交质量几乎超过了三点克,至于一百文的绢交因为有金丝银丝,几乎达到了六点五克。

  当然,这也是王巨有意而为之。

  成本越高。越是厚实厚密,才不易让一些不法商人伪造,才会让百姓认可。

  虽然比较重,但相比于铜钱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