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首领表示不解。
“北魏曾侵占过中原,然后北魏主动汉化,也就是他们所带来的大多数鲜卑人变成了中原的汉人。不但如此,我说一个大人物,孙权。你们可否知道?”
还真有人知道,一名首领说道:“太保,你说的是三国东吴那个皇帝吧。”
“不错,正是他,《三国志》记载,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也就是方脸大嘴巴,眼睛与普通汉人不同。再到《献帝春秋》,说孙权是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也就是黄胡子,上面的胡子长,下面的胡子短。”
“天哪,他是胡人。”下面立即议论起来。
这些相貌综合起来,可不是一个胡人?
至于《三国演义》所写的紫髯碧眼就别当真了,即便孙权的老妈将孙权生下来,也会被孙坚活活将母子俩弄死。
王巨又摆了一下手,让大伙安静下来说:“这是为何,因为孙权父亲孙坚曾在凉州任过职,可能在凉州纳了一个胡女为小妾,生下了孙权。然而世人并不以孙权身世为耻,相反的天下人皆敬重他是一个英雄人物。”
“诸位,再看这张地图,实际河湟很早就被中国统治,中国也陆续地迁徙过来许多百姓,特别是隋炀帝时,几乎将全国所有犯罪的人一起迁徙过来了,但莫要以为耻,隋炀帝乃是暴君,实际这些所谓的罪犯未必是坏人,还有一些驻兵的后代。但现在河湟的汉人呢?”
大伙又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被你们这些蕃部全部杀死吧?”
就是全部杀死了,谁敢答啊?
“其实他们后裔全部活着,甚至你们有不少人就是汉人的后裔,只是现在全部融合了,河湟这一带,是汉人吐蕃人与吐谷浑人融合的后代,洮州那边则是羌人与汉人融合的后代,甘州凉州那边则是胡人、铁勒人、回鹘人、党项人与汉人融合的后代。但为何现在分成了蕃汉羌汉?因为以前吐蕃统治这里时,推广的是吐蕃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种植放牧,宗教文化。但无论如何蕃化,你们许多人仍会说汉语,甚至认识汉字,就是这个缘故。但去了吐蕃高原那边,会说汉语的人少之又少了,几乎有的部族没有一个人会说汉语。”
大家忽信忽疑,若是这样说,他们的祖先算是什么人哪?
“也许你们不相信,再如沙州那边,原先曹家控制的归义军地区,则是汉人,后来被沙州回鹘替代,则全部成了回鹘人。不久后,沙州回鹘被西夏所灭,如果西夏不灭,以后说不定又成了党项人。”
“某听闻秦州一些蕃人贵重借种,实际何须如此,真说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所谓的……种,一样的贵。就是没有汉人的血脉,你们在官家眼中,都是大宋的子民!”
这些首领一起听傻了,敢情是一家人哪?
就连苗授也听傻了,当真是一家人吗?
第八百二十一章 是他
苗授低声问:“太保,是真的吗?”
“难道这还有假吗?”王巨反问道。
不要小看了这些蕃人,他们都是熙河的精英,王巨说了,他们也未必相信,必然会暗中请人查访一些相关的史书。
在这件事上,王巨是做不来半点假的,不然就弄巧成拙了。
而且他说的认同,也极其重要。
就象一个汉人与一个少民结婚,生下一个孩子,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汉人,那就是汉人,甚至与白种人混血,仍是汉人,只能说是混血汉人,当然了,如果是与黑种人混血的后裔,那多少有些难办了。
如果他们认为少民是高大上的存在,长大成人后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读大学还会加分,平时政府也有补贴,甚至可以公开带着刀逛街……那么将这个孩子定性为少民,以后这个孩子长大后,各方面就会向少民主动靠近,最后成了真正的少民。
如果在海外,那怕是纯血汉人,但他们认为我就是美国人,欧洲人,中国的啥与俺没有关系,实际这些人已经就不能算是汉人,而是香蕉人。无论他们是什么人种,好将他们看成外国人,甚至敌人了。
实际就是吐蕃高原上也开始混血,融入了一部分汉人的血液,比如唐军的那些战俘呢,还有两次和亲送去的几万名工匠呢?不可能全部被虐杀了吧。
因为文明的进步,各族的交流,实际从很早起,中国各族就开融合了。但融成了汉人,还是胡人哉?
所以这个认同很重要。
但总的来说,想要河湟融合,比较缓慢。
以后会陆续派出一些永久的居民过来,那就是保捷,让他们带着家人过来,半民半兵。一边开垦一边守卫各个堡砦。
时间久了,大家也相互融合了。
可是这个时间比较长,毕竟与人烟萧条的西夏相比,整个河湟并没有遭到连番的战火催残。更没有苛刻的税赋,虽人烟不及中原稠密,但也不能称为稀疏。
想大规模迁徙许多汉人过来融合,是不可能的。
不过只要朝廷往上面引导,会加快这个速度。
其实王巨不知道的是。史上唃厮啰这一脉系并没有中绝,就象洮州一带姓赵的汉人,最少有十分之一就是唃氏的后裔,也就是从血统论上,他们比那个国主还要尊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