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没有名将吗?
只要一打名将就出来了,宋仁宗时的张亢狄青,随后的王韶章楶,随后的岳飞。但有没有用好?特别是北宋灭亡,南宋那么危险,还将岳飞冤杀了。
归根到底,还是制度问题。
只要这个制度扭转了,名将会纷纷涌现出来。
但这个制度不变,王安石就是一年能敛出五千万积余,就是没有司马光,宋朝还会灭亡。随着未来天气转冷,女真人会想南下,元蒙也会想南下,能抗过几波攻击?
王安石变法最终目的就是强军强国吧,可这个制度不改变,最终结果呢,熙宁伐夏大败,将这个小赵顼活活气死。
道理与王巨所讲的马政一样,养马是干嘛的,乃是为了骑兵准备的,不练骑兵,只知道养马,在马身上变来变去,有个屁用啦。
这还不及汉武帝呢,虽然他敛财,也确实将百姓坑苦了,可是将匈奴人也打败了,换来了北方太平,以致整个民族用汉为族名!
赵顼脸色更苦。
虽然他还年青,可知道这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一动会引起天大的麻烦,况且他只是一个皇子。
“王巨,你不要吓唬颍王哪。”赵念奴温婉地说。
实际她心中有些小得意,王巨未来的时候,她再三说王巨很了不起,自己这个侄子忽信忽疑。
但就是自己还是低估了王巨,在那山道上一战了不起,现在却更不了起。
其实两人略有些阴错阳差,年龄不是关健,至少比卫青要好。主要一在陕西,一在京城,时机错过了就错过了。不然赵念奴这个身份对王巨有帮助作用的。
第一个就是她这个公主,宋朝的驸马有点悲催,不是驸马就不能做高官,王贻永娶了宋太宗第五女,做了N年枢密使,不过却是一个哑巴枢密使。
主要血缘太近了,加上赵祯一直无子,王贻永能参与到这个皇嗣龙争虎斗中,所以要避讳。
然而赵曙没有关系,好几个儿子,虽然他是赵祯的义子,血脉上却隔了几代。若是有人娶了赵念奴,还是驸马都尉,不过只能说是外戚了。
为什么宋朝后期用高遵裕,用李宪,用童贯,文人打不好仗,又不敢用武将统兵,不用太监与外戚用什么?这还是一种平衡,对文臣的平衡。可惜高遵裕自己儿不争气。
王巨若深想,能想出这层利害关系。但他也有他的做人底限,并且他还没有想好呢。
往后去的那些人能不让人发怵吗?
赵顼呷了一口茶问:“对了,你那个竹纸呢?”
这玩意儿也让人啼笑皆非,闹出那么大风波,可市面上看不到一张竹纸。
“那个要到明年夏天了,甚至秋天。”
“那么晚?”
“竹子取材广泛,成本低,可得有一个漫长的沤晒过程。”
“你真让那些商人一年捐一万贯纸出来啊?”
“那能开玩笑?”
“那些商人怎么会同意?”赵顼觉得不可思议,在他心中商人是黑心的,为了谋财,不择手段。
“疏导吧,”王巨又将他那套家与国的理论搬了出来:“我说了,他们也就明白了。”
“就这样。”
“也不是这样,主要延州商人没有势力,若是获利了,不能保障。不仅如此,我还让他们拉拢了一个契股,承诺以后给他四分之一的利润。”
“这么多?”赵顼惊讶地问。王巨没有说具体的,可也能想出来,这个人一下子拿走了四分之一,余下的只有四分之三了,得十几个商人来分,四分之一岂能不多?
“不然不能保住,殿下,你猜猜这个人是来自那一家?”
“这个猜不出来。”
“就是蒙城高家的一个子弟。”
赵念奴弯下腰窃笑了。
“这个,这个……”赵顼不能作声了,拉的乃是他的舅家子弟!
看着他吃憋的样子,赵念奴终于笑出声。
“殿下,其实商业同样重要,再请殿下记住臣的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个规则
“请详说。”赵顼端坐道。
包括这次他与王巨仅谈了三次,可每一次王巨都给他带来了反思,以及惊喜。某些方面在赵顼潜意识里已经将王巨当成了半师半友。
不过他父亲才三十几岁了,也不敢想得太多。
“臣就拿这个竹纸来做一个比喻,明年一生产,将请七八百工匠来做活,这就意味着七八百户人家衣食无忧了,不仅如此呢,它还需要采购大量嫩竹,没有做工的人可以上山伐竹,那么最少上千户,甚至两千户三千户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这有些道理……”
“还有呢,生活改善了,他们就可以置一些衣饰,以及生活用品,又会无形中养活很多人。捐出了一万贯纸,许多学子就有纸可用了。而且朝廷又可以得到大量商税。这就是无工不富。”
赵顼在沉思,他还觉得哪里不对劲。
“生产出来得卖掉,不然一起亏本,作坊倒掉了,什么也没有了。因此今年请文公与苏子由与章子厚写文写诗写赋,再来散发。这就是无商不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