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178)

  赵念奴又乐,笑着说:“张载还不是如此,原先不想收他为门生,结果王巨闯了进去,仅是六拜,张载乖乖地收下。”

  赵顼同样也大笑起来,又说:“他不过是在那个山旮旯里,这些学问是怎么学来的。”

  “父皇送了他很多书,况且也不是没有过前例,姜子牙遇周文王以前还不是很落魄。”

  “也是,”然后赵顼盯着赵念奴。

  “你不要看我,难道本公主还能与人争夫君不成。”赵念奴嗔道。

  第一百二十章 上眼药

  “晚生拜见司马公,”王巨说道。

  这次司马光将他召来,王巨更加莫名其妙。

  三丁选一中,韩琦与司马光各有各的心态。司马光那是绥靖,保守派,因此反对三丁选一。

  韩琦是迫于无奈。

  然而王巨还怀疑韩琦同样有着私心。

  那一年好水川兵败后,秦州老百姓将韩琦的马拦住说:“韩大人,我们的儿子跟你出去打仗了,现在我们儿子在哪儿,将我们儿子还给我们吧。”

  战争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象李元昊他弄死了多少西夏儿郎,吐蕃人就将他干掉了十几万军队,高继勋、张亢、张岊、王凯他们又干掉了他好几万兵马,那么李元昊还不活了?

  这事儿背后肯定有着阴谋,但未查出来。

  然而当时却让韩琦下不了台,若非夏竦力挺,差一点就将他政治生涯给毁了。

  所以王巨认为这个三丁选一,一是迫于无奈,二本身韩琦对陕西百姓就没有多大好感,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不管他们什么心态吧,韩琦在司马光屡屡反对下,选了十几万人,也就停下了。

  韩琦停下,只十三四万人,而不是二十万人,选也选了,编也编了,司马光见好就收。

  所以王家寨一战乃是恰逢其会,韩琦用它来做论证,司马光这才召见了自己,自己也解释了,并且也隐晦表达了反对,司马光便没有说话。

  三丁选一争议平息,王家寨一战还有那么重要吗?

  不用说别的,就如今年的西夏入侵,杀掠了数万边民,尽管那多是熟羌熟蕃,也是宋朝的子民,自己弄掉了五六百名西夏兵又算什么?

  虽然万氏来京城告状,又引起了大家注意,但它不是争论的焦点,而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块甜点。

  因此司马光将他喊来,王巨有些想不通。

  “某问你,延州一个民妇告你与程勘勾结。”

  “司马公,那真冤枉哪,你想一想,凭借晚生的那些做为,程公会不会高兴?甚至因为他在找我,吓得我立即将那个铸剑法门交出程公,以求平安。程公看到延州教育落后,让我回延州州学读上一段时间,看我能不能侥幸为延州争一个进士名额。还是恩师劝我问我,我才同意返回延州参加秋闱的,否则就要随恩师去渭州,参加渭州秋闱。”

  司马光想了想,是这么一个理儿。

  不要说程勘,换自己也不乐意,说不定早捏死这个小子了。程勘还是好的。

  于是大笑:“程勘乃是国家重臣,岂能是你想像的肚量。”

  重臣就有肚量啦,那若干年后王安石在金陵叹息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嘴上却说:“司马公指教得是。”

  “那个妇人告发的勒索是谓何故?”

  “这个,晚生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第一次乃是薛公主持陕西转运,狙击青盐,可是这个不大好查。”

  司马光额首,利益太大了,确实不大好动。

  “因此程公利用黑蜂盗为借口,盘查私盐,诸大户害怕,于是拿出钱帛,望程公高抬贵手放过他们。然后程公用它们修葺州学,兴修道路。今年那件凶杀案,牛家也隐约参加,可若查未必能找到证据,不查又不好,于是将牛员外喊来责问。牛员外为求抵罪,又捐了三万贯,程公用于赈济贫民了。”

  朱欢献出的那一万两千贯只能神会,不能言传。

  司马光想了一会,这事儿有些难办,是一次机会,但程勘没有装腰包,那么弹劾就没有多大作用了。

  他想了一会说道:“好好读书,某听闻你是烈士子弟?”

  “是,家父是保捷军十将,在抵抗西夏人越境抄掠时牺牲。”

  “陕西子民苦了。”

  是苦了,可司马光话中有话,王巨不能作声了。

  “好好读书吧,省试快了,大约正月初七就开始。”

  “谢过司马公教诲。”

  王巨对司马光看法有点儿不大好,尽管他修了《资治通鉴》,不过表面上的尊敬得保持的。

  所以一直很礼貌,这让司马光感观不错,语气再次变得温柔:“那就去吧,不打扰你苦读了。”

  王巨要辞别,司马光又补充了一句:“对了,王巨,元旦时可以抽空拜访一下吕微仲。”

  “谢。”

  王巨离开,司马光继续在苦想,想不出好办法,可能曲解哪。

  于是写下一篇奏折。

  不管怎么说,程勘这个捐献是不正当的,不然人家为何跑到京城来申冤?

  边境以维稳为要任,难道程勘不知道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