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会呢?”王巨逼问道。
“他们以后再入侵贵国,我们契丹当兵相助贵国,一起用兵于西夏,”耶律宽咬着牙问。
现在讲道理嘛,主要道理不在西夏那边,让他也没有好办法。
“贵国能做到这一条,西夏安分守己,不再对我们大宋图谋不诡,朕立即同意西夏的议和条件。”赵顼忽然说道。
下面的大臣大多数不知道真相的,一起感到不解,一名大臣站了起来说道:“陛下不可以啊。”
西夏都败成这样了,眼看收复西夏收复在望,怎么同意议和呢?
赵顼说道:“诸卿勿得多言!”
几名夏使却一起欢呼起来,他们齐齐伏下说道:“当听中国天子之令。”
他们高兴了,可下面宋朝大臣们一起不高兴了,王巨背对着几名使者,看着他们,只是笑了笑,一起准备站起来阻止的大臣这才一一坐下,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计谋?
王巨又扭转身,看着五名夏使说道:“请切记,以后老老实实地做我们的藩国,不要以为搪塞一两年后,我不在朝堂上,你们西夏就可以欲所欲为了,先我朝会用兵的不是我一人,章质夫用兵之才还远在我之上,同时,我能离开大宋,同样也能随时返大宋!”
几名夏使脸色又阴郁起来,就连两个辽国使者脸色也灰暗了,这个杀神一直活着,不仅对西夏不利,对辽国也是一个大妨碍啊。
“为何你们十月底进了京城,却一直将你们扣押到现在,你们西夏太不讲信用了,而且居心叵测,一直想挑唆宋辽两国开战,就连某也不知道你们西夏在国对辽国说了什么,故此,将你们扣下,当着辽国使节的面,将话当面说开。”
耶律宽“恍然大悟”,问:“你们宋朝当真不向西夏继续用兵了?”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阿里骨,”王巨说道。
阿里骨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他被押到京城后,还捞了一个国公,只是这个国公很不大好听,叫戎国公。
“耶律使者,平西堡之战前,我朝未向西夏用兵吧。”
“我们不大清楚。”
“祝能野乌禹实,你来答。”
“没有,”祝能野乌禹实硬着头皮答道。
“阿里骨,某在平西堡筑堡砦,你率领八万大军围攻平西堡,这八万大军当中有几万是西夏军队?”
“五万。”
“耶律使者,不但西夏派出了五万大军想要加害于某,其主将还是去年我们释放去的仁多保忠。当时平西堡中只有六千余官兵,不但遭到了八万军马围攻,还被阿里骨蛊惑了廓州一些部族,陆续加入了围攻敌军。某在未修建好的平西堡生生血战了三十多天,不但某被迫站在城头上参战,就连某身边的侍卫都生生折了一半。按照你们国上所说的,只能西夏入侵我朝,不得我朝对西夏用兵,否则你们辽国就要对我大宋用兵相向?”
耶律宽如何答,他只好愤怒地看了五名夏使一眼。
“辽东那边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通过高丽使者转述,得知你们辽国此番为了平乱,损失比较严重。这个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了。”
几名夏使脸色灰暗,难怪西夏败到这份上,辽国一点动静也没有。
“但就是没有辽东之乱,我朝岂能惧怕你们辽国。阿里骨,你来答,如果辽国入侵我们大宋,以某的才能,孰胜孰败?”
辽国现在有多少战斗力,宋朝不大清楚,阿里骨同样不大清楚,不过有一个例子可以比喻,那就是当年辽兴宗伐夏的河曲之战。至于西夏与吐蕃战斗力,最少是五五之数吧。
虽然这样参考不能当真,但最少能做一个参考。
并且平西堡之战失败后,阿里骨也醒悟过来了,他苦涩地说道:“耶律使者,如果是太保继续掌兵,你们契丹现在与宋朝开战必败,必是惨败!”
第八百三十九章 富弼出使
“你这个小胡儿,岂能言战?”耶律宽讥讽道。
看来辽国确实是很关注去年宋朝的战事,连王巨嘲笑阿里骨这个小胡儿也打听到了。
阿里骨憋红着脸站在哪里不知说什么是好。
王巨说道:“戎国公,你退下吧。”
“喏。”阿里骨退下。
王巨又看着两名辽国使者道:“耶律使者,我还是那一句,宋辽两国实力相当,一旦开战,可能会僵持几十年上百年难分胜负,如果真到了这地步,两国百姓都严重受战争牵连,生灵涂炭。因此无论是陛下,或者某,或者在座的诸公诸位大臣,皆不愿意与贵国再度交恶。”
“不过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同理,一个国家的忍耐同样是有限的,自从宋辽和盟以来,虽说边境勉强和平,然贵国生生将三十万岁币改成五十万岁纳,又于河东勒索了七百里疆域,就这样,我们大宋还忍耐了。但问贵国有什么权利,对我们大宋指手画脚!”
“西夏屡屡入侵我大宋,难道我朝不能略做反击吗!”
“或者你们以为你们辽国强大,我不知道高丽使者过来所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一个零散的女真各部叛乱,都能让你们辽国损失几万兵马,至今还未平定,以这样的战斗力,某不妨再领兵两三年时光,与贵国决战于燕云城下,直至将秦汉古长城一一修葺,才退出政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