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祖父过世,寨中的事务多,回去就回去。”
正说着话,外面兵卒走进来说道:“王评事,曹家大郎求见。”
“曹家大郎?”
“国舅家的大郎。”
“曹国舅?”王巨狐疑一声。如今曹国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传说中的曹国舅,千万莫当真,传说归传说,真实归真实。不过似乎这个曹佾品性还不错,也就是与那个做了十五年的枢密使王贻永一样,让我做事,我就做事,不让我做事我也不生气,平时也不议论国政,也不随便说话。看似为西府首相,实际成了一个隐形人。这样士大夫就喜欢了。这才是做外戚的本份,得乖,得听话。
然而这是表面上的,切莫真小看了这些外戚与宗室。
王安石就在这上面载了不小的跟头。
王巨走下火盆的铁网,迎了出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王巨客气地喝喏:“见过曹大郎。”
“你就是那个传闻中的王子安?”
“传闻中……曹大郎,莫当真,不知二郎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听闻你的大名,我想请你吃一杯水酒。”
“这个岂敢。”
“难道子安不给我面子?”
“这样,我来请你,”王巨将曹佾的这个长子曹评带到前面不远的一个酒肆。
曹评说道:“大伯,拿一个投壶过来。”
“客官,马上拿来,”伙计立即拿来一个投壶。
王巨隐隐感到不大对劲,曹评又说道:“子安,听闻你武艺出众,不过我们比一下投壶,再许一个投彩。”
“大郎,那是传闻,我是一个文官,哪里有什么武艺哦。顶多有时候早晨起来打一打拳,或者射一射箭,那也不是为了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至于传闻,切莫当真。”
“投壶不是文人六艺吗?”
“你是说夫子所说的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吗?大郎,看来你误会了,夫子是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大意是人也会发脾气的,但君子发怒不能象村野匹夫那样打架斗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比射艺,输的人喝酒,然后握手言和。但这射艺不是投壶,投壶是后面才出现的,夫子时没有,他那个射,乃是射箭与弹弓。”
“那个御呢?”
“那就是御车,古代御车也很多礼仪的,所以贵族也要学习。”
“文人干嘛射箭?”
“那你也误会了,夫子也讲文武兼修,但文武必须服务于礼乐,也就是秩序,所以礼乐在前,射御书数在后。在遥远的西方也有一个强大的文明,他们同样有六艺,剑术,骑术,矛术,游泳,棋艺,吟诗,实际也是一种文武兼备。”
“是这样啊,那投壶岂不是与六艺无关?”
“射箭需要场地,因此自秦以后,改成了小箭投壶。因此现在的六艺中的射,也能包括投壶。”
“那我们就比投壶。”
怎么还来,王巨说道:“曹大郎,真不大好意思,投壶我很少投过,如果投壶吃几杯酒,我倒奉陪,但用博彩来比投壶,恕我难以从命了。”
“你不是文人吗?”
“不管文人与武人,都各有长短,比如我在华池,姚兕将军的字写得比我还要好,难道他就不是武将吗?再比如,你敢不敢与欧阳公比诗词歌赋文章?敢不敢与蔡公比调度三军,大败敌寇?敢不敢与韩公比操持国政,权倾天下?然而只要大郎报上自己名号,无论去那一家,那一家的中门必会大开,欢迎大郎进去坐客。”
“你是耻笑我以门第持强凌弱?”
“大郎,有理便强,无理便弱。再说,你干嘛要凌我这个弱?”
曹评说不过,又道:“我们比射箭如何?”
“不比,我不喜之。如果大郎约来出来,只是比投壶或者射箭,那么恕我告辞了,我时间紧张,并且现在编写一本书,没有空闲。”王巨说完指袖离开了。
“这个国舅家的孩子真奇怪,”陆平说道。
“是有点古怪。”
“射箭有什么本事,有本事到沙场上杀敌去。”野龙咩胜不服气地说。
“不要小看了高曹两家,他们家还真有一些子弟在沙场上杀敌,”王巨说道,曹家现在担任边将的人很少了,但高家还有,比如高遵裕。可是王巨心中感到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曹国舅家这个孩子?
但幸好王巨没有比,否则必输无颖,曹佾这个长子无论投壶还是箭术,那都是第一流的。当然,比试是一回事,到了战场又是另一回事。
……
“陛下重病时久,终非长久之计。”就在另一边,韩琦将所有重臣召于政事堂集议。
这时候瞒不住了,连大半京城老百姓也知道赵曙病重的消息。
诸臣称然。
这个非长久之计,就是赵顼的名份还没有明确定下来。
“老夫欲率你们去问起居,你们意下如何?”
“然。”大家再次答道。
韩琦直接带着大臣闯入后宫,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赵祯发疯的那次,不仅两府大臣天天往后宫里跑,两制大臣天天到内东门问安,京官不论大小,不论老少,也四五天进宫一次。结果赵祯后宫有多少妹妹,有多少漂亮妹妹,大臣们都了如指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