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596)

  那是在春天,这个问题还没有现露出来,现在秋后,地分下去了,战俘也带走了。问题也就出来了,劳力呢?前线的保捷军是不敢往回调,后面的离得太远,也不愿意来郑白渠。但周边的保捷军与厢兵却是有限的。

  因此可以增兵。

  现在有一个最好的增兵条件,那就是郑白渠所能分到的良田,况且还有朝廷给的缗钱补贴。因此就会有许多义勇心动,再从他们中间挑选强壮者,编成新保捷军。

  从长远策略来看,也就是如王巨所说的,适度地增加一些边军的数量。从眼下看,马上渠工劳力问题也得到解决。

  不过草诏还没有颁发,便在司马光与吕公著哪里卡住。

  司马光不是言臣了,但他是帝师。况且他还是两制官的翰林学士,吕公著执掌银台司,两人一联手,即便诏书下了,也可以封还词头。

  不过最好不要到封还词头这一步,也不需到那一步,俺是老师,俺要给你讲课,给你讲道理。

  国家那么多冗兵,为什么还要增兵?

  灌地为什么不能分配给百姓?

  吐着吐着,吐槽到了王巨身上。说王巨在华池豢养私兵,形同谋反。来到泾阳,春天杀人,有违天和,天理难容。私设酷刑,逼迫忠仆噬主。用高利贷勒索良绅,导致两户良绅家破人亡。残酷如此,泾阳数县百姓恨之入骨,怨怼交加。

  王巨乃是国贼,请赵顼立即趁王巨未成长起来之前,将此国贼斩杀。

  赵顼诧异地问:“停,停,司马卿,你是让朕杀士大夫?”

  第三百四十章 悟空

  “陛下,他是士大夫吗,他是国贼,当杀之。”司马光坚决地说道。韩琦在,他不便说。韩琦不在,还用得着包庇王巨吗?

  不找王巨的麻烦,就是包庇!

  赵顼被他说得头有些痛了,最后说道:“这样吧,朕召他回京质问。”

  “当如此。”司马光这才停下。

  然而司马光这里也犯下了两个错误,第一个是韩琦下去了,他的利用价值失去了,或者说他挟借不了大势了。第二个王巨不是青涩的赵顼,容易对付与忽悠。

  并且赵顼召王巨进京,也不是真让他质问。

  韩琦走了,他能甩开膀子做事了,然而谁能做事呢,他实在弄不清楚。或者指说整个君子小人奸邪的司马光吗?那自己还不如问一个太监去!

  ……

  “韩公下了,”黄良说道。

  “下就下吧。”王巨道。

  韩琦下,赵顼也许开心,但对于王巨来说,未必是好事,朝堂肯定会有反对自己的声音了,王巨也不在乎。相反的,他还等着赵顼那道增兵诏书呢。

  “我们准备搬家吧。”王巨又说道。

  不是水进来事情就结束了,后面还有分田。分完田后,还要继续观察河渠,也要观察军士,这种变相府兵式的屯田制度也是自己提出来的。但象这种大规模的军士与农民共处,会不会发生不好的冲突,王巨也同样得留心一下。

  不过还好。

  因此王巨准备搬家了。

  一家人又开始收拾行李。

  就在这时,全二长子说道:“外面一个小娘子要拜见大郎。”

  王巨走了出来。认识。正是那天害羞的白衣女郎。不过今天不害羞了。一见到王巨,就跪到地上:“明公,请为民女父亲做主。”

  “你起来说话。”王巨虚扶一把说。

  少女站了起来,继续垂泪。

  “你父亲怎么啦?”

  “我父亲被害了。”

  “被害了……”王巨犹豫了一下,在边区人命不值钱,但来到内陆,王巨还真没有听到什么人命案。而且这些案子也不是他职责范围,属于侯可的。不过他迟疑后,又问了一句:“你家住哪里,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家父振锡寺主持沙宁禅师。”

  “云阳县那个振锡寺?”

  “正是。”

  二妞在边上有些愕然。

  小时候王巨时常讲一些故事给二妞王崇听,也讲了一些西游记故事。随后二妞随王巨来到泾阳,突然有一天说道:“大哥,孙悟空就是云阳人。”

  王巨被说得莫名其妙。

  二妞七嘴八舌,说了一番,王巨才知道原来还真有一个悟空,武艺出众,而且他手中的兵器正是一根熟铁棍。只不过年代略有些相差。乃是天宝时的人,虽去过西域。但与唐僧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他在长安死后,归葬故里,于是百姓为了纪念他,又修了振锡寺,听说香火兴隆,但王巨一次未去看过。

  “小娘子,我是渠使,你应当到云阳县衙报案。”王巨有些打退堂鼓了。

  这时候破案子手段很落后的。

  若是凶杀案,被害人背景越简单越好,这样交往的人便会有限,然后慢慢查访,线索就理出来了。然而这个少女的父亲乃是振锡寺主持,交游广泛,想将案子破出来,恐怕是登天之难了。

  “请明公做主。”

  “这个主本官还真不能做,不过本官再问你一句,前些天你为什么奇怪地看着我那么久?”

  “那时民女就想报案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