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小郎。”读书人,宋朝这边重视,西夏那边也重视,归娘褱罗不得不客气地唱了一诺。
“不敢,见过归娘翁翁。”王巨未称呼官职,而称呼翁翁,这是宋朝对老年长者的尊称。
“归娘指挥使,寨中的所有变化都是他想出来的主意。”
“哦。”
“归娘翁翁,小子带你转一转。”
“好啊。”
王全打算与归娘族联亲。
汉人勤劳,因此在同等情况下,会比羌人蕃人更富裕。特别是在秦州,没有西夏威胁,汉蕃差距很大,而且在秦州由于吐蕃的没落,宋朝很有威信的,富强富强,不强只富那只会将自己变成一只肥美的兔子,人家会天天惦记着如何宰割的。只强不富,早晚会肢离瓦解。
在秦州汉人富强都有了,因此蕃人对汉人尊重,甚至蕃人女子以借到汉人的“种”为荣。延州这边就差了。汉人让羌人看到富裕勤劳的一面,也看到软弱的一面。不过总的而言,羌人虽不象秦州蕃人那样,但也喜欢与汉人联亲。
倒是汉人不喜与羌人联亲,认为他们粗野愚昧又懒惰。大环境上又排斥异族婚,于是秦州汉人的“种”就越发地贵。
不过王全替儿子求的可是归娘褱罗的孙女,这就有点高攀了,王家寨必须拿出一些让归娘褱罗动心的东西。
“归娘翁翁,只要两年,寨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巨带着归娘褱罗在寨中走了一遭说道。
可能现在许多汉人对羌蕃又怕又瞧不起,但王巨倒不是这样认为。羌人野蛮那是宋朝朝廷软弱的政策造成的结果。恩威并用,只恩了不威,能不蛮横吗?看看蛋大的小交趾都敢入侵,这就是只恩不威政策的下场。
聘礼王巨就不说了,王全派人已经讲过。
他讲的乃是王家寨的前景。
“这就是夏国剑。”
归娘褱罗将剑拿起来观看:“好剑。”
“它一年能为寨子带来数千贯的利润,二哥他正在学这门手艺,若是出师了,一年可分得七十多贯。”
寨子穷啊,得讲前景。
只要小两口勤快,能自保住,那么这七十多贯钱便能使小两口过上大康生活,不会委屈了归娘褱罗的孙女。
“那又如何?”归娘褱罗笑笑。
如果没有其他,这个联亲他都是不排斥的,但王家寨现在需要归娘族支援,为了这个小小的代价得罪山那边的人值得吗。
“归娘翁翁,你附耳过来……”王巨悄悄说了一息话。
“你不怕我向那边告密?”
“翁翁素来威名一方,我相信。”
“让我想一想。”归娘褱罗肯定不会向山边那告密的,而且刚才王巨一番私语也让他心动。不过轻重他必须得想清楚。
“另外小子还给归娘翁翁一个承诺,一旦小子发迹,一定劝官家重视归娘部族,甚至给归娘族长一个刺史之职。”
“刺史之职?”归娘褱罗大笑。
朱清在一边说道:“归娘指挥使,请重视这个承诺,王小郎有九成机率,唱名于东华门。”
第四十二章 为难
四更时分,正是黎明时刻。不过这个安静的时光被一阵马蹄声打破。
归娘褱罗的孙子归娘浪埋翻身下马。
这个姓氏很古怪,也很娘化,不过归娘浪埋一点也不娘,近六尺高的个头,长得五大三粗。
归娘浪埋的到来,惊动了整个寨子。
“来了多少人?”王巨问道。
“六百多人,不止是撞令郎,还有部分是长城岭那边真正的擒生军。”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来的敌兵太多了,而且擒生军战斗力十分强大。大家脸色一起变了。
“怕什么,不是有归娘部族帮助吗?”王巨喝道。
归娘浪埋苦笑,我们是相助了,关健还得靠你们自己。
“归娘大郎,他们到了哪儿?”
“大约现在到了杏子峁。”
杏子峁离王家寨还有三十几里路,也就是不到两个时辰敌人就可能出现在王家寨。
“他们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藏底河?”
“昨天傍晚时分。”
傍晚时分越过宋夏边境,才不会引人注意,然而王巨眼睛亮了:“他们昨天傍晚时分出现在藏底河,又多是步卒,现在到了杏子峁,也就意味他们一夜没有休息,长途跋涉而来。”
归娘浪埋眼睛也亮了。
难怪临来时,祖父一再嘱咐自己,莫要小视了王家寨眼前这个少年,这可能会成为宋朝未来的大人物。才十四岁啊,这是何等的智慧。
其他人还没有会意。于是王巨解释道:“他们一夜未休息,人就会疲惫,战斗力无疑会严重下降。”
其实原因很简单,傍晚越过边境线,赶一赶路,天亮时到达王家寨,瞬间将这个小寨子攻破,即便宋军赶来,他们也撤走了。毕竟只有六百来人,宋朝这边害怕西夏人,西夏人当真不怕死,也怕。
然而这就是生机,胜机。
“三叔,你来调度吧。”
“好来,”李三狗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