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660)

  “韩公为相多年,朝廷自仁宗之后,官员各类薪酬更厚,韩公钱帛用不掉,别无去处,只好治办田产。这么多年来的首相之位,薪酬会得到多少?”王巨轻描淡写地说道。就不知道韩家庄的田产有没有漫延到内黄县,那样的话,其田产不是以亩计算了,而是以里计算,最大长度能达到一百多里。

  “所以在兼并事上,韩公又是另外一个态度。我朝不反对兼并,但兼并之后带来的是隐田之害,这才是最严重的。百姓没了生路,加上人口膨胀起来会很快的。那么几十年后,万一有大的灾害发生,不用对付外侮了,内部就自己崩溃。”

  “这个人口……”

  “陛下,人口臣在相国寺岂不是对陛下说过吗?疏导之。不仅南方,北方也可以。但具体的臣也没有想好。况且现在国家当务之急,非是人口,而是财政。做事得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徐徐徐。”

  “中的。”

  可能赵顼如今还是青涩,又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掌控能力也欠缺,然而心情又急躁,面对现在宋朝的弊病,压力可想而知的。

  但王巨却不希望他英年早逝。

  不要多,拖一个四五年时间,那就没事了。

  不然以司马光的记仇之心,不但王安石,自己会更惨。

  “那就走吧,”赵顼说道。

  “不过临行前,臣说一句话,陛下请听好了,也不能对外声张。国家想打压世袭十分困难了,不过可以适度地控制一下世袭。这一条并不难。陛下头几年是过渡,等这几年过渡完毕,那么可以控制三人与三家。”

  “三人三家?”

  “文韩富,吕韩范。”

  第三百六十九章 雪别

  文韩富,文彦博,韩琦,富弼。

  吕韩范,寿州吕家,开封韩家,苏州范家。但范仲淹迫于南北之争,说俺不是苏州人,而是真定人氏,是曹彬的老乡,那就不大好说了。

  实际范仲淹这几个儿子应当还不错吧,特别是范纯仁,颇有其父之遗风。然而现在的范家与范仲淹一穷二白是存在天壤之别的,包括范仲淹与江西饶州娶的那个妓子如夫人生的幼子范纯粹,也以恩荫迁为赞善大夫、检正中书刑房,什么事不做,就比王巨高了好几个等级品级!所以范氏兄弟在党争时,都潜意识在站在了旧党一派。

  无他故,现在范家也是既得利益集团一派的。

  严格来说,还要增加两家,曹高。但王巨也不想后宫的那两个女人不高兴,所以只说了三人三家。

  赵顼不做事便罢,一做事,这几人几家都不能重用,否则后患多多。

  “文韩富,吕韩范……”赵顼喃喃一句。

  “陛下,眼下暂时是权利过渡,陛下不妨用之。”王巨说道。

  例如韩家与吕家这两家的诸多重臣,现在还是赵顼倚靠呢。

  这是治平年间王巨与赵顼说的最后一句话,随后王巨就返回陕西。

  但陆诜的处理,又引起了争吵。

  郭逵交接,中使过来,实际真相比较好查。主要就是李三狗打败了西夏人,准备安置迁徙时,陆诜过来。似乎很不高兴他这次营救似的。问了一句话。你是庆州的蕃骑,为何逾境来到我们延州。这终于使得李三狗愤怒了,连骂了两个狗官。陆诜认为他不尊重长官,目无尊卑,由是带兵准备镇压。好在鱼中使及时规劝,以及王巨傔客赵度的说辞,使得冲突没有恶化。

  但这个朝堂,是一个颠倒黑白的朝堂。

  经过中书与御史台、刑院审问过后。御史台某些言臣反而弹劾赵度,说他出言恫吓,同样也目无尊卑。

  赵顼用瓷镇纸狠狠地敲着龙案,怒声说道:“那么两相打起来,血流成河,才有了尊卑!”

  “陆诜是延州长官。”

  “有这样的长官吗?滕卿,我看你这个御史中丞也不要做了。朕问你,天下冗官良多,许多官吏不法暴行苛政,卿有何进谏?天下冗兵多多。许多禁兵懦弱不堪重用,还有将领吃空缺。仅是查上来的就是五万余空缺情况,卿有何进谏?”

  事实这次查得马虎,吃空饷何止只有五万来人,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加三万。到了宋徽宗时,得加上二十万!

  当然,查了一查,比不查的强。

  至少这五万多禁兵以后不需要发兵饷了,甚至也不需要一文钱退伍安置费,仅是这笔安置费就会陆续节约三四百万贯钱。

  还有呢,裁掉的士兵,坊场河渡筹来的钱帛,国家财政仍很困难,但经此两项举措,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让赵顼如何不感谢王巨?

  但王巨捞了什么?

  钱帛?钱帛他是倒贴的。

  官职,一个七品芝麻官,这才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甘美的乳汁啊。

  所以赵顼越说越激动:“天下财政困难,你们可想过良策?兼并严重,隐田恶化,你们可想过良策?贫困百姓民不聊生,你们可想过良策?天下盗贼四起,你们可想过良策?至于边臣,他们软弱了,你们又说他们贪、懦、不作为。强硬了,又说他们无端挑起边事。你们想让边臣怎么做?或者说对敌寇软弱,对内强硬,视民如猪猡,才是你们想要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