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762)

  “神臂弓?”王巨一颗心怦怦跳了起来,它的名气太大了,王巨也等很久了。

  “仿照西夏偏架弩改造的,朕赐名为神臂弓。”

  宋朝的是蹶张弩,就是用脚踩住,脚臂一起用力拉开的劲弩。但西夏偏架弩不同,很类似宋弓。

  赵顼这里并没有提西夏人,但提到了偏架弩,王巨心中有数了,可能时间上不同,毕竟经自己推动,边境情况不一样了。但不管如何推动,那个李定来了,这是他最担心的,道:“陛下,能否让臣看一看。”

  “朕就打算给你看的。”赵顼道。

  他只是感到很厉害,究竟有多厉害,得让懂行的人来评价。

  这个懂行不是指能拉开,或者武艺强,而是对军事方面精通的人。

  满朝文武当中,除了王巨,他还真不知道是谁才有这资格。

  他对身边太监低语一声。

  神臂弓哪,王巨心中有些小激动,他是他进京城来听到最好的消息。

  一会儿几名卫士拿来一张弓,应当是弩,弓也罢弩也行,为什么呢,它不再是以前宋朝的那种弩了,样式改了很多,很近接弓,因此赵顼将它取名为神臂弓。实际严格说,它还是弩,是在西夏偏架弩基础上,加上了宋朝蹶张弩以及复合弓等技术糅合在一起的产物。

  卫士放下神臂弓,王巨走过去观看。

  这玩意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究竟是什么玩意?

  首先是弓与弦的材料,王巨一眼就看到复合弓的影子,没有高强度的材料,是不可能有这么强劲的射力。

  实际宋朝许多器甲真的不错,只是技术上来了,但制作时多是不合格产品……

  其次它的射角可能很低,因为它的弩箭比以前的弩箭更短,这个身角必须大幅度地减少。

  它的弩箭很短,只有六七寸,不过设计者十分高明,于是将弩箭变细,压缩截面,减少发射时的阻力,但为了增加其穿透力,连箭杆几乎都是金属打造的。

  但这么细的箭与弦配合又很困难,于是又设计了垂直尾羽。

  与长弓相比,它的弓长同样有限,不过一米左右,这对臂胎要求也必须严格了,因此又用多层山桑木叠合,然后层层粘有牛筋,不过最大的奥秘就是杠杆上弦,这里又用上了宋制蹶张弩的原理,用大腿踩踏,手拉臂环,一道发力,将弦拉满。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设施。

  因此便出现了王巨手中这个事物:以厌(山桑木)为身,檀为弰,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解索扎丝为弦,弩身通长三尺有二寸,两弭各长九寸有二分,两闪各长一尺一寸七分,弝长四寸,通长四尺五寸八分,弦长二尺五寸。

  但不能小看了它,虽然看似玲珑,在这个玲珑弩、玲珑弩箭上,集中了这时代材料学与弩箭技术的巅峰,处处洋溢着力学原理。

  只不过古代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本事将它阐述清楚罢了。

  至于机括的什么,王巨根本就没有看到。

  “陛下,让臣试一试。”

  “行。”

  两人走出殿外,王巨先试了试力道,这个弓他还是第一次拉过。也没有关系,他练了好几年的弓箭,弩碰得少,不过无论宋弩还是西夏弩都不陌生。

  王巨大喝一声,一下子将弩拉满,然后手一松,弩箭迅速飞射出去。

  这是试箭,前方是通道,宫女太监也撵走了,放出后,王巨用步测量了一下,确实是三百步左右。这证明那个三百四十步非虚。

  只是他没想到鼎鼎大名的神臂弓居然是这种迷你版的样式。

  然而人家个子小,力气却很大,比蹶张弩射程更远。

  杀伤力的什么也不用试验了,有这个射速与射程,杀伤力还能小吗?

  赵顼无语道:“卿真是好臂力。”

  它虽然试验出来了,大半将士拉不开,能拉满的人更少。赵顼忽然又想到了程颢来诉苦,王巨有这个臂力,将程颢一按,程颢还能动弹起来吗?

  “陛下夸张奖了,张若水与李评呢?”

  “在弓弩院。”

  “能否让臣见他们一下?”

  “卿……”

  “陛下,它还能改造。”

  “还能改造?”赵顼诧异地问。

  “它威力虽大,但对臂力要求太高了。”

  “卿言极是,朕让卫士试射,十不足二三人能拉起来,能象卿这样拉满的不足一人。即便连王昭明也拉不满。”

  “这个,”王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两个大太监一会被带到内宫,看到王巨,又看到地上的神臂弓,他们就明白了。二人先是参见,王巨正趴在神臂弓上观看,他也无语,实际样物放在这里,他渐渐地也看到了许多原理。而且现在他对冷兵器也不陌生了。

  但为什么自己就想不到的,然后眼巴巴地等着李定?

  王巨站了起来,道:“张都知,这是你想出来的?”

  刚才在路上小黄门已经将王巨在条例司的光荣事迹讲给张若水听了,那可是若大的御史,就被王巨按住泼茶水,自己只是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争?

  张若水老实地说道:“此乃小民李宏献偏架弩,然后咱家与工匠们在偏架弩基础上改造的劲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