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两人也喜道。
他们不知道王巨让他们另外办那两件事,但仅是蔗糖作坊,那就是功劳,随着蔗糖作坊盈利多起来后,未来赵度与他们也必将因功正式迁官的。毕竟其中一半收入属于内库的,就是另外一半,王巨也转了一下手,多用在国家上了。
“希言,昌国,你们先带着这封信去杭州,将它给我的舅哥李大郎看,”王巨先递了一封到陶青手中,然后又递了一封书函:“李大郎看后,你们再到泉州,依照我书函上的吩咐替我办两件事。切记,得不到我同意,切勿泄露与我有关。”
陶青与张铨之慎重地接过信与书函。
“子章,得全,你们去两浙路,一是协助赵度,二也是替我办两件事。”王巨又递出两封书函。
黄良惊诧地问:“子安,那家中岂不只剩下醇之一个人了。”
“无妨,大臣们都有傔客,朝廷还发放了傔客费用,这个用意本身就是为了让傔客辅助大臣做事。只是现在变了性质,傔客成了权谋的助手。我也用了一些权术,但也是被逼的,做事才是根本所在。”
几个门人大为感动。
王巨又说道:“再者,大井与小麻这几年也读了很多书,一些小事多少能帮上忙了。”
不过这样一来,王家马上会变得冷清多了。
王巨又说道:“子之,不过你得立即走了。”
“喏。”韩韫道,他是去长安,本来就是陕西人,无所谓。
几人退出书房。
王巨舒了一口气,这几人若是将事情办好了,以后王巨就立于不败之地了,甚至能垂名史册。
如果事情变得很糟糕,王巨也找到了一条好的退路。
然后他遥望着东方的夜空,叹了一口气,心中说:“小皇帝,你在想什么?”
……
张载说走就走。
本来他也打算辞官的,不过李妃儿快要临产,郭氏想留下来,等妃儿生产后才离开京城。
但王巨这事儿闹大了,包括张载也失了“朝仪”。现在走还落得一个干净,不然几天拖下来,贬出朝堂再走,说不定某些人又说他对朝廷不满,这才罢官回家。那时候回乡,无疑带了一身骚味。
先是写了一份辞官奏表,说了一些理由。
还没有等到朝廷答复,张载将官印往部司里一丢,就离开了京城,但没有直接回陕西,而是先去了郭氏的娘家。毕竟这时代交通太落后了,一旦回到陕西,天知道什么时候郭氏才能再回娘家。
不过与史上不同,首先他留了一个小尾巴在京城,原先经过王巨安排,张贵与王崇两人全部进了太学。
另外王巨替张载找来两辆马车,再三叮咛车夫,路上宁肯慢点,莫要使老师受了颠簸。
张载哭笑不得,反正自己这个学生不缺钱,若不是为了国家,这几年下来,王巨收入还不知有多少。于是默认了王巨的尊敬。
但张载刚刚离开京城,张若水便小偷偷告诉王巨:“子安,咱家听到一条不好的消息。”
“何?”
“有人写奏章,说是因为你,将张载逼得辞官回乡。”
第四百五十一章 圣断
这个太过份了,王巨对张载的尊重,那是举世瞩目的,但却让某些人再三曲解。张若水一是表达好意,二也是他都看不下去了。
不过王巨表情很正常,司马光、苏东坡与陈荐都将子虚乌有的三不足搞成了真正的历史,这点诬陷又算得了什么呢?
并且韩韫将那件事办好了,传回京城,立即真相大白,保证那些人哑口无言,当然面对事实,他们也不会为自己的诬蔑而感到惭愧的。
但王巨心中还是喃喃一句:“看来还不够狠啦。”
不是王巨想要凶狠,而是从现在起往后,不凶残,在朝堂上是没办法混的。
几天后,又是大朝会。
赵顼刚坐下,王巨第一个便举着牙笏走出班列,道:“陛下,陈襄为了对付臣,手段恶劣,无所不用其极,居然都在朝殿上假摔。臣本想陛下会替臣还一个公道,然朝廷久无消息,还望陛下圣断。”
许多人目瞪口呆。
你还真能恶人先告状啊。
文彦博道:“王巨,陈襄已经让你气得生病,卧床不起了,你还要如何?”
王巨这样咬着不放,很恶心人的,咬到最后,陈襄不是假摔也成了假摔。
然而文彦博也无辄,关健谁能证明陈襄不是假摔,而是王巨绊倒后再诬蔑陈襄的?
王巨道:“文公,陈襄为了对付下官,连假摔都出来了,这个生病天知道是真是假?”
文彦博气得要死。主要前面有好例子。赵顼对付韩琦时。韩琦“生病”了,王安石以退为进时,王安石“生病”了。还有一些官员想偷懒,同样时不时生病。
所以不能说王巨是胡搅乱缠。
赵顼也无言。
这几天为了这个假摔案,赵顼不知接到多少疏奏,有人说要严惩王巨。还有人替王巨喊冤。
特别是章惇,写了一篇六千多字的长篇大奏,历数了王巨政绩。包括才开始执行的邮政改革。然后说王巨一心为了朝廷,连命都不要了,而且并且一不结朋,二不成党,放在边境就是一代名帅,放在河渠便有了郑白渠,放在军器监,马上军器监的器甲就大为改观,这样的有才有德,并且是孤臣的大臣。陛下你不用,用什么样的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