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不仅是将士,民夫也好办。如果一人给一点钱,不要十贯。那怕五贯,百姓能叫苦不迭吗?但这是不可能的,不要一人给五贯了,一人给一贯,王安石也舍不得掏这个腰包,尽管这个腰包的钱是国家的。
“余下的,可能会有一些弓箭熟悉的百姓参与,这些百姓得奖励的。”
“原来如此。”
“不能打没准备之仗?况且我朝什么多啊?”宋朝什么多啊,钱多多!就是还有亏空,那又算什么,不管百姓如何,国家财政在渐渐健康,就算花掉国家半年盈余打这一战,只要打胜了,对于弱宋会产生何等振奋意义?
“不过正月寒冷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我在路上就一直想这个问题。因此想到了它,”王巨又拿出一张图,说道:“就是它,正好这段时间大家休息,马上派人将它抢造出来,让士兵练习。”
“这个是什么物事?”刘王二人看着图纸又愣了。
“专门在冰雪上跑的,如果士兵熟悉,可能速度比马还要快。”
轰!
刘昌祚与王君万一起惊得站起来,不是吓惊的,而是喜惊的。
刘昌祚虽然说几万保捷军练兵时间短了些,不过内心还是很满足的,经过他们几人不停地训练,虽然不能称为虎贲之士,但比禁兵肯定强,也会比西夏那群乌合之众强。但还是有弱点的,比如这个时季作战,耐寒上不及西夏人,这与种族体质有关。但刘昌祚也想错了,与体质无关,而是一个吃肉,一个吃素,所以造就的体质不同。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清一色的步兵,速度比较慢。
如果能将这个短板补上,还不能称为虎贲之士,但能称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了。
“子安,难怪西夏人都被你吓得,要派出刺客来刺杀。”刘昌祚心服口服道。
章楶也摇摇头,忽然他皱起眉头,放下茶杯道:“且慢。”
“质夫兄,你有什么话要说?”
“子安,你来到三原,外面百姓听闻后,都感到欢喜,是吧。”
“质夫兄,不过做了一些小事,”王巨难为情地摸着脑袋。
“不是,你在郑白渠确实是用了心的,百姓感谢很正常,我指的是你在边区的威望,以及西夏对你的忌惮。”
“质夫兄……”
“如果你马上到了庆州,我担心……一旦发生,对你以后的仕途必有影响。”
“章签判,你担心什么呀?”王君万听不懂,急得在边上大声问。
第四百七十六章 笑话
“君万,不得胡闹,再说,章公如今已经是通判了。”刘昌祚道。
这是文官的内斗,你一个粗人过问什么?
但王君万称喟章楶为章签判,也是一种亲热的称喟。章楶以前来长安,正是以京兆府签判官职主持挑拣保捷,监督苗授与王君万训练事宜。
后来苗授调到了秦州。
这也是一次正常的调动,苗授在郑白渠训练有方,那边要开边河湟,开边河湟不能真靠王韶一个人哪,因此苗授去了秦州。
苗授走了,蔡晟来了。
王巨听到后整傻了眼,蔡晟是谁哪,他硬是想了大半天,都不知道这个蔡晟有什么来头。所以才上书,建议让刘昌祚来到郑白渠主持训练事宜。
随后章楶调到陕州。
因此,王君万与章楶打交道的时间更长,王君万大咧咧地说:“勿以小人之心对章签判。”
章楶哭笑不得。
王巨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无论王君万,或是苗授、刘昌祚、姚麟与种谊,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不过王君万贪不贪不大好说,是人都贪,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有人贪官,可是王君万的性格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啊。
“质夫兄,依你之见,当如何?”
“首先将各个物资向宁州集中。”
宁州与庆州只隔着一道子午山,但就是这道子午山会起着很好的阻挡侦查作用。
而且调往庆州的各项物资,特别是粮草,主要是来自关中。这个关中不仅是郑白渠,还有长安地区,凤翔府东部平川地区,郑白渠的出现,导致关中渐渐储粮,但不仅是在郑白渠,其他关中也陆续储备了一些战略性蓄粮。
如今在全部调往庆州。
不过不管从关中哪里调来的物资粮草,宁州城是必经之路。
因为时间仓促。即便最早的物资,也不过才到宁州境内,这项命令下达下去,并没有妨碍。
章楶又说道:“再者。让鄜延、环庆与泾原路所有三军,带着粮草压上前线。”
“这不大可能吧。”王君万张大嘴巴说道。
为了减轻供给的压力与损耗的钱帛,缘边五路的兵力并不是全部在前线的,比如环庆路除了庆州环州的兵力,在邠州、宁州、乾州皆驻扎着大军。其中乾州离郑白渠已经很近了。
若是一营官兵调动问题不大,如果是三路官兵一起调动,几达十万兵力,每压上一步,那都会带来惊人的消耗,当然,也带来惊人的费用开支。
王巨沉思。
“只有此策最为妥当,子安,慈不掌兵,吝也不能掌兵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