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900)

  可很多人对宋吉不喜,骨勒能说:“那么粮草怎么办?”

  “骨勒将军,即便我们不用兵,宋朝就不撤离百姓了吗?就是宋朝不撤离百姓,我们又能攻破多少村寨。”

  当然,在三十万大军碾压下,什么村寨也保不住,不过西夏能值得为这些村寨以及少许财富粮食。付出重大牺牲么?

  但得到了庆州,那就是两样,子午山的另一侧几乎都是汉人了,那么随时侵略。都会有巨大的收获。

  宋吉继续说道:“然而现在却是一个机会,无论破去宋朝的那一堡砦,都会获得许多供给武器补给,并且各村寨百姓全部撤离,可以驻军。可以存放粮草。”

  前线诸村寨多是蕃人村寨,常年面临着西夏随时入侵的可能。

  因此皆选择在地形险恶之处建寨,这往往反成了西夏进入庆州的掣肘,现在全部空了,能当成兵营,能当成粮仓。

  所以这个坚壁清野,能这样看,也能那样看。

  也与辽夏河曲之战的那次坚壁清野是两样的,哪里是大沙漠,戈壁滩。以及大荒原。撤了也就撤了,哪里有多少房舍。

  宋吉这样说,还是有些道理的。

  那么现在庆州大撤离,又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恐慌,整个庆州更是一片混乱,这时还不出兵,到什么时候出兵?

  梁乙埋道:“那就出兵吧。”

  ……

  “高都监,你还需要什么?”窦舜卿说道。

  王巨来到庆州后,重用一些“嫡系”,这也是必然。

  因此窦舜卿有意地向王巨推荐了一些人选。不过还是有部分将领,未得王巨重用,比如环庆路钤辖郭庆。

  但好在王巨重用了高敏。

  不要小看了太监,宋朝有的太监真的很争气。就象宋真宗时的秦翰,连杨六郎都望尘莫及。

  还有后来的李宪,五路伐夏惨败实际与李宪没有多大关系的,相反的,李宪在那一系列战役中表现得很出色。

  然后挑选这个重要的人选时,窦舜卿又再次推荐了高敏。

  “勿用了。”高敏尖着嗓子,又自傲地道:“咱家当不负窦公重托。”

  他是不会感谢王巨的,尽管他六营官兵都是王巨刻意挑选出来的。

  窦舜卿还是有些担心。

  “咱家有它。”高敏拍了拍身后亲兵身上挂着的那个“千里镜”道。

  随着又对那名亲兵说:“白九,咱家传一令给你。无论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事,你都不得冒险,那怕咱家被害,都不得出手相救,然而勿必将它保护好。如果咱家牺牲了,就将它托负给向方,向方牺牲了,就将它托负给齐忠,依次,关所、黄畈、宋平、楚半州。”

  “喏。”

  “向指使,你们也听好了,如果咱家牺牲了,请三军听从向指使调命。如果向指使牺牲了,请听从齐指使命令,继续依此类推,关指使,黄指使,宋指挥,楚指使。”

  六营官兵,一营禁兵,也是诸营禁兵中战斗力较为强大的一营,并且这一营还参加过上次大顺城之战。指使正是向方。

  一营清边弩手,环庆路只有两营清边弩手,就是选拨出箭术最好的蕃汉士兵组成的专门以弓弩兵为武器的军种,一营在环州,一营在庆州。庆州的这一营便是齐忠率领的一营。

  一营保捷,也是庆州本土的保捷军,指使是关所。

  余下三营都是从郑白渠增派过来的保捷军。

  这也是王巨刻意挑选的,高敏不会怀疑其战斗力,只不过他们都在郑白渠,对庆州这边的地形不熟悉,因此让高敏排在最后面。

  “喏。”六人齐声答道。

  这一行之前,王巨也未做什么承诺。

  兵力太多了,无法做出什么巨大的承诺。

  不过王巨说了一句话:“此行,本官会优先关注之。”

  也足够了,即便有牺牲,就以烧酒作坊的利润,他们家人也会后顾无忧了。

  “各自准备吧。”

  六将下去。

  他们开始让六营官兵换装。

  最好的铠甲。

  最好的武器,整整两营全部清一色的神臂弓。

  余下的战刀,也是刚刚研发出来的新式提刀,以及才制造出来,数量很少的藤盾,同样也最大限度地装备给了这六营将士。

  还有,一种特制的战靴,靴子有皮革有布,不过靴底下面镶了一层木板,木板下面又设置了一些鞋钉。用来防滑的。

  以及这一战过后的种种安排,所以窦舜卿想再给高敏什么,都想不出来了。王巨全部安排好了。

  看着六营官兵在忙忙碌碌,窦舜卿只憋出一句话:“好在敌寇发起进攻太过匆忙。兵力还没有达到巅峰。”

  高敏点了点头,闷声说道:“咱家若是牺牲了,请替咱家传一句话给明公,宦官也是大宋的官,也是大宋的子民。也想报效君王,下安百姓。”

  ……

  梁乙埋带着大军大摇大摆地扑向大顺城。

  也不能怪他嚣张,虽然兵马还没有来齐,他帐下的兵力也达到了近九万兵马。

  整个环庆路,包括王巨的那八十六营保捷,以及所有的强人壮马,合在一起,也没有他手下兵力多,至少能听从指挥的兵力,没有他手下兵力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