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根据这些情报,元旦节时王巨与章楶便制订了这次计划。
随着让刘昌祚与王君万的部下冒充民夫,运送物资到前线。这个西夏人不大注意,当时鄜延路、环庆路与泾原路都是这么做的。
然而刘王部下可不是真向前线诸堡运送物资,先是昼伏夜出,挖开这三条地道,顺便将这些物资先行囤放于淮安镇。随后王巨露面,聚集诸指使。
那时仁多零丁的军队还在半路上呢,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兵力分布,所以诸将聚集后,刘王二人的部下又悄悄地在夜里摸到这里,然后将物资放在这条地道下面。当然也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就在这里,发生了好几次战斗,但西夏人并没有注意,因为那时不仅在这里,在其他地方,宋夏斥候时不时地交手。有时是西夏斥候被宋朝斥候干掉了,有时是宋朝斥候被西夏斥候干掉了。哪里会想到宋朝会瞒天过海,不但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地道,还将大量物资在他们眼皮子下面,囤积于这条地道中。
各个物资囤积好后,刘王二人的部下又返回宁州。
真相揭开,一点也不神奇,但不揭开,个个都觉得震撼。
高敏同样觉得震撼,但正事要紧,他喝道:“凿冰,筑冰墙。”
萌门三岔的三条小河,正是延庆水的最上游三条小可,不用担心水源问题。至于筑冰墙,这六营官兵从大顺城来的,更不是第一次。
三更时分,庆州境内大多数宋夏将士正在睡梦中时,车厢峡道的后方,却在悄悄地竖起两面巨大的冰墙……
第五百一十七章 逆转 上
高敏紧张地盯着四周。
这个天气真的不错,不过高敏还是很紧张。因为在萌门三岔的上方就是西夏的静边寨,离此不过十几里路。再上面就是西夏香柏寨,但那个寨子不管了。
在萌门三岔的下面则是仁多零丁所置的一处哨所,离此更近,不过七八里地。
这两处的夏兵高敏不害怕,不要说那个哨所,就是静边寨此时兵力也不多。也有可能明天会有押运粮草的夏军到来,但那个兵力恐怕也不多,既然是押运粮草了,战斗力同样不会很强。然而让高敏担心的却是随时会被这两处敌人发现,然后通知仁多零丁。
如果仁多零丁没有分兵攻打西谷砦,而是在淮安镇下,那又好一点,等到他接到消息,再发兵回来,可能到明天傍晚了。那样随着周永清的军队到来,高敏又不用担心。
然而在西谷砦,那就比较讨厌了,如果接到消息,顶多两个时辰夏军的大部队便会出现在萌门三岔。
王巨所选择的这个地点也不错,只要建一个与荔原堡大小的堡砦,就可以将此路完全切断。
然而荔原堡小吗?就是远不及大顺城,那也有两百五十亩大小了,其周长更接近了四里路。
当然,如果没有干忧,建起来也快,宋军要求的仅是切断,也不是真正想建立一个堡砦,所以可以压缩其宽度,但就是压缩了宽度,周长也最少达到了两里路。
但这个也不难,虽然这时取泥困难,不过有水有足够多的版具,担泥往版具里一放,都不用夯一下,城墙儿自己就凝固了。然而自己终是兵力不多,经过两战后,六营官兵都陆续出现了伤亡。尽管姚麟又挑选了一些箭术好的士兵补充了各营,但自己手中的兵力不过两千八百余人。
所以想抢在敌人大军到达前,将这个冰墙构成的战堡筑起来,时间无比的紧张。
因此千万不能让敌人在天光大亮前发现。否则自己这一行完成不了任务,而且会身陷险境。
姚麟走过来说道:“高都监,最好先筑南墙。”
“恩。”
这是无奈的选择,即便南墙筑城,不成围。大家仍不安全。
当然,下面士兵一个个不知道,一边在干活,一边还在低声议论着刚才的神奇一幕。
雪野无声,北风继续在呜咽着,冰墙在默默地长长长高,两川后面山咀上也出现了一个大大小小的坑。以后这些坑还要继续挖下去,然后就成为这支孤军的家。
想建屋舍那是不可能了,而且压扁后,整个冰堡都会处于西夏人投石机与强弩射程之下。所以学习现在的女真人。住地洞了。
另一边王巨同样夜不能寐。
他总管全军,比高敏知道得更多,也知道了西夏又分出一支军队向庆州城出发,估计明天正午时分,就能到达庆州城下。有可能更晚一点,毕竟在落雪,就看这个雪下得有多大了。
当然,这个雪下得很好,虽然不可能与三川口之战相比(指李元昊三川口灭掉刘平兵马后,围攻延州城。可突然降下大雪,下雪不会对李元昊的军队战斗力产生影响,可大雪封路,后方的后勤不能及时运送到军中。因此李元昊不得不撤兵。不过这次西夏粮草准备得更充分些)。
不过因为命令传到高敏手中有点晚,最少耽搁了高敏两个时辰。原计划是天一黑,高敏便要率军飞过那道悬崖的。但也不能怪传令兵,因为西夏大军堵在前方,只能从环州绕道到惠丁堡,再从惠丁堡去东岭峰。路程远不是问题,二百多里地,骑马过去也很快,甚至王巨准许他在半途换马。难的就是后面,必须小心翼翼地穿过去,否则就能被敌人发现。传令兵不得不于黄昏时才穿过这一线。相反的,他回来速度则是很快,仅用了三个时辰便将消息送到自己手中。然而高敏那边的时间耽搁下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