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瓜河恒河,在战斗打响之前,谁也没有认为它们会起到什么作用,但蜀军却是巧妙地利用河流,在对岸进行布防,偏厢车加上弓弩兵的配合,硬是生生地晋军挡在河水的这边,始终也无法踏上对岸半步。
司马骏一直纠结在蜀军到底地派来了多少人打伏击战,总感觉到无论他向那边进攻,蜀军都没有吃力的表现,应对得很是从容,似乎蜀军每一面的都配备了足够的兵力,轻轻松松地就抵挡下了晋军最为疯狂的进攻。
事实上,刘胤在设计这个伏击方案之时,就不准备倾尽全力派出所有的军队来参与,依靠地利优势,只需要少部分的兵力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瓜水南岸,蜀军派出的白帝军和关中军,合计三万人,在恒水北岸,派出的是虎骑军和陇西军,也同样是三万兵马,而东屏山和西叠山,驻守的合计是五万人马。
无论那一面的兵力,都是和晋军八万大军相去甚远的,如果在平原地带,这样的防线是极其地薄弱,很轻易地就会被晋军给突破了。但正是因为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才让这个包围圈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司马骏接连遭受到挫折,神色明显变得灰败起来,他的信心也在极速地衰减着,四路出击,均是无果,司马骏这个时候,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难道本王真的要死在这儿吗?”司马骏掠过一抹绝望的念头,“不,绝不!”司马骏双目皆赤,差点就能喷出火来,他心中在呐喊着。
午时过后,晋军的攻击目标全部转向了东屏山,司马骏孤注一掷,准备强行地突破蜀军的防线,杀出一条血路来。
其他三处的进攻人马也都停了下来,向东面集结而去,司马骏先前还玩点小手段,试图用同时进攻来迷惑一下对手,让蜀军无法搞清楚自己真实的主攻目标。不过结果却让司马骏很失望,根本就看不到蜀军调动的痕迹,但却也始终没有能够找出蜀军的破绽所在。
没有破绽,那就意味着晋军是很难打破这一层壁垒的,想要突围成功,再玩这些小把戏丝毫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于是司马骏放弃了多路进攻的方式,一门心思地向着东屏山发起了猛攻。
连续地作战,让晋军的伤亡累累,死伤人数已经是超过了一万多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却还是无法突破那怕是一道蜀军防线,让司马骏绝望的情绪上又添阴霾,现在他也只能是强行突破,如同再无战果的话,司马骏感觉自己差不多快疯了。
晋军如蝗似蚁地扑向了西叠山,漫山遍野,声势浩大,毕竟七万多大军,可不是一支小型的力量。
把守东屏山的,是青龙军的邓朴和玄武军的荀恺,右军团没有同左军团和中军团那样扩展编制,每一个军的人数还是一万人,不过骑兵的战斗力可不是步兵人数多就可以弥补的,邓朴和荀恺站在东屏山的山头,指挥着蜀军进行着最顽强地防御,阻止着晋军最后的疯狂。
整个东屏山的山前,横尸遍野,血流成溪,直到天色将黑之际,晋军也始终未能再进一步,司马骏的心,彻底地变得哇凉哇凉的。
第939章 等待援兵
到了第三天,不甘心束手就擒的司马骏再次发起了突围之战,不过结局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司马骏这回是撞得灰头土脸,折损了一万多人之后,不得不哀叹突围无望。
更惨的是,晋军所携带的粮草已经吃光了,军无粮必乱,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当晋军断炊的消息传来,全军一片哗然,让本来已经是身陷绝境的晋军雪上加霜。
被围三天以来,晋军将士们最初还是抱着极大的信心来参与到突围之战中,背水一战,众志成城,晋兵们的表现还是相当地出色,士气高昂,信心十足,没有人认为突围会失败。
但三天的突围战打下来,再有信心的人现在都动摇了,士气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寒流席卷而至,晋军的士气也随之跌落到了冰点。
现在司马骏再想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已经是相当地困难了,天气寒冷,口无果腹之粮,身无御寒之衣,饥寒交迫之下,晋军的战力可想而之,更重要的是,上至带兵将领下至普通士卒,都对突围行动彻底地绝望了,许多的士兵竟开起了小差,连夜弃营而逃,投奔蜀军去了。
这一夜正巧是解系在巡营,看到几名晋兵鬼鬼崇崇地溜出了营地,当即上前盘问,那几名士兵支支唔唔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解系便将他们带回营中,交给了司马骏处置。
司马骏是勃然大怒,立刻将这几名士兵推出营门斩首,并将其首级悬挂于营门之上示众,并下令任何胆敢叛逃者,一律斩首示众,绝不轻恕。
但严刑峻法,却未必能挡得住求生的欲望,在明知突围无望极有可能战死沙场的时候,这样的人头示众威言恐吓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反而让那些心怀二志的士兵萌生了逃亡的念头,在司马骏处斩掉逃兵的当天晚上,诸营之中又连续地发生了好几起的士兵逃亡事件。
少数几个运气不佳的士兵被解系给擒住了,营门处又多了几颗悬挂着的人头,但大多数的逃兵还是幸运地逃出了晋军大营,逃到了蜀军的那边。
司马骏暴跳如雷,但却也无济于事,现在他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树倒胡狲散,墙倒众人人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