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将军的气色,当是心情舒畅之至,不知上次大将军所言,还是否有效?”夏侯咸很快地道。
姜维淡然一笑道:“气色好坏与心情无关,上次与夏侯将军所言心情之事,可惜姜某一直以来都是心情不佳,恐怕无法遂夏侯将军之愿了。”
原本上次姜维在夏侯咸的面前尽是胡扯一通,什么心情好心情坏,那纯粹太主观了,一点评判的价值也没有,反正都是姜维随口一说,现在我就是心情不好,你又能咋地?
夏侯咸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反正蜀军已经取得了上庸三郡,现在再来讨论姜维兑现没有兑现先前的承诺已经是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何况姜维原本也没有承诺过什么,所谓心情好与不好,也只不过是在姜维的一念之间而已。
襄阳危在旦夕,如果蜀军的援兵不能尽快地到达,那么襄阳城破之时,一切都晚了,所以这就注定了夏侯咸在这次的谈判别之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来拖延,尽快地达成与姜维的协定,才是最重要的。
夏侯咸道:“如果请大将军出兵襄阳的话,不知需要怎样的条件?”
姜维看了夏侯咸一眼,果然他沉不住气了,姜维这回没有思索,同样以最直接的方式回答了他:“称臣、献地、交兵!”
夏侯咸闻言,心便是凉了半截,姜维不加思索地就给出了答案,很显然在此之前,姜维早就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姜维的要求和东吴陆抗的如出一辙,完全是在钟会的底线之外,这不禁让夏侯感在心甘情愿底暗暗地叫苦。
在来之前,钟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什么都可以答应,就是不能答应交出兵权,而姜维的第三个要求恰恰是索要兵权的,这让夏侯咸很是担忧,难道这次的谈判又将会流产吗?不过本着不放弃的原则,夏侯咸继续地道:“只要能满足大将军的三个要求,大将军定然会出兵救援吗?”
姜维饶有兴致的看着夏侯咸,道:“本将军一言九鼎,当然是说话算数。只不过本将军的这三个条件,你们可要想好了,缺一不可!”
夏侯咸道:“大将军此次东征,目标应当不只是拿下上庸三郡或襄阳郡就满足了吧,依在下之见,大将军其志青云,必有直捣洛阳之意,不知在下之言,是否唐突?”
进军洛阳,这也不算什么军事秘密,姜维微微颔首,道:“不错,本将军正在此意。”
夏侯咸泰然地道:“恕在下直言,大将军其志宏远,但想实现进军洛阳,却也绝非易事,现在摆在大将军面前的,就是要拿下襄阳,这是进军洛阳最初的也是首要的条件。但大将军可曾知晓,大将军所提之三项要求,与吴人完全相同,既无半点优势,大将军如何能让魏兴王拱手而降?其二,羊祜兵马十余万,是阻碍汉军前进的障碍,据我所知,大将军所率之兵,不过八万,如何能攻破羊祜的防线,大将军是否有所考量?”
姜维轻哦了一声,道:“那依夏侯将军之意,又当如何?”
夏侯咸道:“吴人不肯让步,故魏兴王有求于汉,其实魏兴王也别无所求,欲自削王位,向汉称臣,所辖诸城领地,皆可献于大汉。只求将军一职,能统率本部人马,甘愿为大将军的马前卒。大将军若可应允,则荆北四郡之地,皆归大将军所有,麾下人马,也尽归大将军驱策,大将军得之,则兵强地广,完全有能力与羊祜之军一较长短,大将军若失之,也就止步于上庸三郡矣,更有甚者,此三郡也未必能轻易保得住。不知大将军钧意如何?”
这回姜维沉思了良久,终于朗声道:“成交!”
第973章 挥兵东进
夏侯咸对姜维的爽快不禁是暗暗地吃了一惊,在他看来,姜维至少会再讨价还价一番,毕竟这样的谈判,就是一种拉锯战,为了多争取一点属于自己的利益,拖一拖还是有好处的。
但姜维却要爽快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姜维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向中原进军的突破口,这样蜀军就可以在两条战线上同晋国作战了,有刘胤在黄河以北一带牵制晋军的主力,姜维非常有理由相信,直捣洛阳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拿下襄阳,如果无法拿下襄阳的话,就算已经得到上庸三郡的蜀军依然无法突破晋军的防线。
襄阳可是一块肥肉,吴国的陆抗,晋国的羊祜都在这儿盯着呢,姜维想从这儿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关键是钟会的态度如何。
钟会的小心思姜维又焉然不明白,就算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形下,钟会也不舍得放弃兵权,兵权就是他的命根子呀。
但对于每一个受降者来说,几乎又不可能让投降的人继续地掌管兵马,因为降者其心叵测,谁都无法保证还有一支军队在他的手中,在关键的时候会不会再起叛乱。
夏侯咸也提到了吴国也曾提出了类似的条件,显然陆抗也是有着同样的担忧,钟会的投降可以接受,但前提条件就是交出地盘和兵马,高官厚禄可以,但是就是不能执掌兵权。
而双方矛盾的焦点也就恰恰地集中在这里,钟会是那种权力欲极强的人,没有兵权就没有安全感,苛刻的投降条件必然会让他拒绝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