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黄河比较宽,一般的浮桥根本就不够用,如果想要在黄河上搭建一座可以通行车马的大型浮桥,那没有十余日是不可能完工的,而时间一耽搁,完全就把蜀军的真正渡河意图暴露给晋军了。
为了迷惑晋军,并实施速战速决,刘胤决定还是用渡船的方式来强渡黄河。当然征集渔船和商船时,刘胤务必要求蜀军不扰民,不采用强征的手段。
这些黄河上的渔民生活的也是相当的艰苦,一条小小的渔船甚至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许多渔家,都生活在船上,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渔船,如果强征的话,极易引起民愤。
刘胤要求蜀军在征集船只时,一定要采用公平交易的手段,对于愿意出租渔船,蜀军基本上是支付现钱或使用粮草布帛来交换,对于那些不索要钱物的,刘胤甚至给出了三年免征赋税的优惠条件。
如此一来,百姓拥护的力度非常之大,许多船家不光是租借出了船只,更有甚者,亲自操桨掌舵,加入到蜀军渡河的行列中来。对于这些热忱的船家,刘胤当然是举双手欢迎,只要是人船齐至的,都给予双倍的租金。
渔船虽小,载人有限,但也架不住船多,蜀军在黄河上高价调集船只的消息传开,就近黄河一带的渔民是踊跃前来助战,数千艘的渔船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渡河阵容,不可谓是场面浩大。
一艘接一艘的船只满载着蜀兵,向着黄河的河心处驶去。
冬天的五更天,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一团漆黑,东方也只是勉强地露出一点鱼肚白,寒风凛冽,冻得人簌簌发抖,但蜀军将士却是斗志昂扬,雄纠纠气昂昂,万众一心,誓死强渡黄河。
天黑冰冷,小平津渡口之上,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千艘的船只,构成了黄河上最为亮丽的风景。
晋军虽然主力调往了孟津,但小平津关上,还是留守着不少的晋兵,对岸的这一番动静,自然令小平津关的晋兵有所察觉,他们纷纷地睡梦中惊醒,披甲操戈,赶赴渡口进行抵御。
小平津关的都督是朱振,当初蜀军兵临小平津关,朝野一片振动,小平津关、孟津关、五社津关的守将都被提升为都督之职,朱振便在其列。而且三关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小平津关,朱振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和重用,直到朝廷的战略目标东移,将防守中心由小平津关移到孟津关之后,朱振的地位才有所下降。
对此朱振是据理力争,认为蜀军进攻小平津关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者黄河在小平津关附近河面开阔,比较有利于渡河,二者小平津关距离洛阳最近,一旦蜀军占领小平津关,势必会对洛阳城形成最大的威胁。
不过由于朱振只是猜测,并无真凭实据,而和郁传回来的情报却是证据确凿,所有一切都指向了孟津渡,所以无人理睬朱振,晋军的防御重心也从小平津关移向了孟津关。
朱振是一肚子的郁闷,不过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无人可以轻易地说服他,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假,朱振下令小平津关的晋军采用一级防御状态,随时应对着可能到来的战斗。
“启禀都督,蜀军来袭!”朱振是在睡梦中被巡哨的晋兵给唤醒的,朱振只打了个激灵便醒了,反正他睡觉也是衣不卸甲,此时一个骨碌就从榻上爬了起来,直接就跑到河边。
在晨曦之中,朱振隐约可以看到河面上千船万舰的正向着小平津关扑天盖地而来,他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立刻传令守关的晋军全部召集,投入战斗。
小平津关北面的关墙,其实就是黄河的大堤,晋军在小平津关驻防多年,河防设施极为地完善,各种防御设施应有尽有,高大的堤坝,更是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死死地扼守在黄河之上。
朱振的号令之下,小平津关的晋军守兵全部地行动了起来,扑到了河防关墙上面,剑拨弩张,严阵以待。
第1064章 强渡黄河(二)
尽管晋军的主力被抽调走了大半,但小平津关的防御力量仍然不容小觑,毕竟是黄河天险,蜀军想要从小平津渡完成强渡黄河的任务,依然是并不轻松。
黄河的水流湍急,河水浑浊,是天下大江大河之中,难度仅次于长江的存在,加上现在已经是冬季,黄河的凌汛期即将到来,河水中夹杂着许多的冰块,顺流而下。如果冰块小一点,那倒没有什么,不会对船只造成什么损坏,但比较大的冰块就不一样了,很多的坚硬的大冰决在河水的裹挟之下,顺流而下,一旦撞到那些比较单薄的渔船上面,就可以轻易地撞出一个大窟窿来。
一旦渔船被冰块击中,短短的几息时间,整艘船就会下沉,被黄河的急流所吞没,现在的河水极为地刺骨冰冷,一旦有士兵落水,如果施救不及的话,不是被急流卷走就是被活活冻死。
所幸现在黄河之中的冰块并不是太多,尤其是足以致命的大冰块还没有达到数量恐怖的地步,否则等到黄河真正的凌汛期,那时候渡河才成为真正的噩梦。
除了应对水势滔天的黄河之外,蜀军最大的敌人自然是小平津关的守敌。小平津关距离孟津关只有五六十里的距离,如果晋军全速行动的话,这段路程也就只有半天可走,如果被晋军获悉蜀军的真正渡河意图之后,肯定会从孟津渡直扑小平津而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