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留下极少数的私兵负责看守大本营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向靖军山方向挺进,铠甲、军械、干粮,每个士兵的负重都至少在五十斤以上,至于那些装有火药的沉重木箱,轻者也得两个人来抬,装着石雷的大木箱,没有四个精壮的汉子休想抬得动。
这三十里的山路完全考验着这些私兵的素质,普通人走这些山路,别说是负重,就是两袖空空,也要累得喘不上气来,这些私兵背着沉重的行装,抬着大木箱,却依然可以迈着矫健的步伐,足以证明安平王府和马张赵家的粮食没有白费。
士家豪族在私兵的培养上可谓是不惜血本,而且走的基本上是精兵路线,人数虽少但却个个骁勇悍猛。虽然说朝廷对各大豪族拥有的私人部曲数量多寡并无明文规定,后汉时袁家就曾拥有号称上万的部曲,但到了三国时期,尤其是地狭民少的蜀汉,各大豪族拥有部曲数量明显地要缩减不少,就连位高权重的大臣们都不敢肆意扩大部曲的数量,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为了防止主上的猜忌。你拥有的私人部曲越多,皇帝就会愈寝食难安,生怕你会造反篡位。
被上位者猜忌,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私家部曲的发展上,士家豪族不约而同地采用精兵路线,兵不在多而在精,所以私兵的选拨是极为严格的,没有好的身体条件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私家的部曲。在训练上,士家豪族也是不遗余力,好吃好喝供给着,高薪聘请着教头来指导,在装备上更是一掷千金,许多家兵的铠甲武器,甚至比朝廷的正规军队还要好。
在如此条件下,打造出来的私家部曲,素质自然是一流的,战斗力也绝不会输给正规的军队,虽然山路险峻,但这些家兵走起来还是虎虎生威,足见其平日训练的成效。
傍晚的时候,先头部队已经是攀上了靖军山。
比起锦延千里气势磅礴的左担山,靖军山只不过是一座小山丘,正是因为靖军山山势比较平缓,它才成为阴平小道上为数不多可以通行的要隘。
当然,这种平缓也是相对与左右两侧那些高耸入云笔直如削的山峰而言的,其实靖军山与山底之间的落差还是挺大的,刘胤登上靖军山顶,向北望去,在夕阳照耀之下,眼前的沟壑险崖一览无余,甚至可以看到几十里外的蜿蜒山路。
刘胤对靖军山的地形很满意,东面是巍峨高耸的大山,西面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悬崖,魏军由打北面而来,靖军山就是他们绕不过去的要道,附近的地势阿坚都已经勘测过了,至少在百里之内,是不会有第二条路可以通行的,邓艾如果想要取江油和涪城,靖军山就是必经之路而且没有之一。
一想到这儿,刘胤体内不禁有些躁动,那是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穿越到三国以来真正的第一场大战就要上演了,这将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是否能改变历史,就看这场阻击战的结果了。
而刘胤的对手,那可是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都可以名列名将榜的邓艾,能和这样的对手较量,刘胤心中荡起了些许的激动,人生之路,还有什么比挑战巅峰更让人兴奋和激动的。邓艾,这位魏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必将成为自己人生之路上要跨越的一座高峰。现在,他是自己需要仰视的对象,只有真正地跨越他,征服他,刘胤才可以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或许,跨越过去,刘胤才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峰存在,但此刻,邓艾就是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险峰。
人生就是一场挑战,赢了,你才有继续向前的资格,输了,一切就结束了。
第137章 备战
十月中旬的天气对于蜀地而言,还算不上寒冷,虽然北方已经是瑞雪飘飘天寒地冻,但对于有秦岭阻隔的益州大地,充其量只能算是深秋的季节,凉意渐浓,但还远没有到地冻冰封的程度。
在身处靖军山顶上,刘胤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北方的那种严寒,夜幕降临,北风呼啸而过,吹拂在脸上,有如刀割一般。
高处不胜寒!刘胤喃喃地低语了一句,气候与海拨是成正比的,海拨每升高多少米气温就下降一度?刘胤已经忘记了地理学的这个概念,其实这已经不再重要了,靖军山究竟比成都要高多少米,刘胤也无从测量,总之,站在这个风口,很冷很冷,凛冽的寒风刺骨,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少主,这儿太冷了,要不小人给您生堆火烤烤?”马府的家将娄旺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对刘胤道。
“胡闹!”刘胤厉声道,“山顶上的火光几十里之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难道你是想要告诉邓艾这里有兵驻守吗?”
火光在夜晚可以传得很远,在山顶上生火,就等于建了个烽火台,几十里之外都清晰可见,等于是通知邓艾这里有守军,让邓艾有所防备,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吗?
娄旺一呆,这个后果可是他没有想到的。
刘胤神色一缓,道:“你下去通知各部,严禁点燃篝火,如果觉得冷,可以钻到羊皮帐蓬里挤挤。”此次出征,刘胤倒是带了些羊皮帐蓬的,时近寒冬,刘胤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除了保暖帐蓬之外,每名士兵都配备了防寒的衣物。
这个时代还没有棉花这种东西,不过蜀地出产蚕丝,在夹衣里面填充一丝蚕丝,又轻便又保暖,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昂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