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永安陷落之后,江州的战略位置便突显了出来,江州扼守川东的水陆要冲,是川东三郡的的中枢,如果江州失守,就等于川东三郡皆落入敌手。更重要的是,西出江州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了,几乎是无险可守。
所以诸葛瞻也将目光盯在了江州的上面,想要挡住陆抗的东吴兵,就必须抢先到达江州城。
面对邓艾的疑问,刘胤是据实以告,邓艾轻笑了一声,屈指一算,道:“罗宪的儿子离开永安西来成都,路上也至少得五六日,而诸葛瞻大军至少也得十天之后才可能抵达江州,如此一来,前后就需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难到主公会认为陆抗拿下永安之后,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刘胤皱了皱眉,去守江州自然是诸葛瞻一厢情愿的相法,事实上陆抗在拿下永安之后,根本就不会停歇,必然会趁势西进,来抢夺江州。
“我也担心这一点,如果陆抗趁势西进,恐怕等我们赶到江州之时,江州或许也已经陷落了。”刘胤有些忧心地道,如果不能抢在陆抗之前到达江州,那等诸葛瞻率军到达江州之后,将变守为攻,想要拿下吴人已经据守的江州,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邓艾拈须微微一笑道:“假如我是陆抗,攻取永安之后必定会星夜兼程倍道而行,一口气抢下江州。据我所知,江州现在守军尚不满千,想要挡住江东的虎狼之师根本就不可能,更何况,吴军攻取永安之后,封锁消息,如法炮制地偷袭江州,江州必可轻取之。诸葛瞻大军劳师远征,陆抗闻讯之后,定然会以逸待劳,坐守江州,恐怕蜀军无半点胜机。”
刘胤迟疑了一下,道:“那依艾先生之见,当如何应战?”
邓艾道:“陆抗的胃口,定然不止是永安江州,他更大的野心是谋取成都,所以主公倒不必前往江州,在成都之外,择其险要而驻守,与半路之上截杀陆抗,便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逸待劳。”
“那先生认为何处是最佳阻击地点?”
邓艾用肯定的语气道:“从江州到成都,必走郪道,主公同诸葛瞻的大军只要能守住郪县,陆抗定然无法逾越,吴军千里悬粮,利在速战,蜀军只要固守城池,吴人久战无功,必然会引兵退去,彼时再遣追兵,何愁吴人不破?”
郪县离成都不远,在成都以东大约两百余里处,乃东广汉郡的郡治所在,也是通往成都的必经路之一。邓艾提出了防守郪道的策略,也让刘胤眼前为之一亮。邓艾虽然是魏人,但对蜀中的山河地理却无有不知无有不晓,也难怪邓艾敢走阴平小道来偷袭蜀国,邓艾对益州的了解甚至完爆蜀国的君臣。
刘胤采纳了邓艾的提议,集结完毕之后,便向成都东郊的校军场赶去,按照原计划,诸葛瞻将统率羽林虎贲二军出现在东郊的校场之上,如今大敌当前,诸葛瞻只会提前而绝不会拖拖沓沓。
正如刘胤预料的,诸葛瞻正是早一个时辰就赶到了校军场。这是诸葛瞻入仕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领兵出征,以前他虽然担任过骑都尉、羽林中郎将等军职,但最多也不过是在皇帝出巡时充充仪仗,从来也没有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厮杀过。
诸葛瞻青步平云,一路在朝堂上屡获升迁,自然在背后难免让人有些诟病,英明神武的诸葛亮却没有把他的本事遗传给儿子,让无数人暗暗为之叹息。
所以这一战是诸葛瞻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渴望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从而走出父亲的阴影。对于父亲这个概念,诸葛瞻的印象并不深刻,毕竟在父亲去世之时,他才只有八岁,何况诸葛亮一直在汉中操持着军务,成都的家几年都未曾回去过,幼年的诸葛瞻,也从来没有尝过多少父爱的滋味。
但他确实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这确实给诸葛瞻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出任首辅大臣以后,诸葛瞻的压力更是有增无减,他渴望着沙场建功,把依靠父荫这顶帽子给彻底摘掉。
第195章 无名之辈
诸葛瞻少年时的教育责任自然是由诸葛亮的遗孀黄月英来完成的,黄月英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之女,虽容貌丑陋但却有奇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韬略遁甲之书,无有不精,据传威名天下的诸葛连弩,就是出自黄夫人之手。诸葛亮的所学,许多也出自黄夫人。
诸葛瞻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所学之书,无有不晓。诸葛瞻的才华是勿庸置疑的,否则就算是后主有心提携自己的女婿,那也难成大事,诸葛瞻本身有才华,加上刘禅提携,原本尊敬诸葛亮的大臣拥戴,自然顺理成章地就上位了。
成为首辅大臣之后,在内政到也略有些建树,但后主宠信黄皓,黄皓在宫内一手遮天,朝中内外,党羽众多,诸葛瞻虽然痛恨黄皓却也无可奈何。所以诸葛瞻一直渴求着能在军事上有所突破,但却一直也未曾染指,虽然身为卫将军,可是统率的御林军那里会有仗打,至于北边的军事,则一直把持在大将军姜维的手中。
诸葛瞻虽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愿望,但却和姜维的政见不一,所以很自然地就走到了姜维的对立面,与董厥谯周等人同气连声,并数度弹劾姜维,欲使姜维让出兵权而转任有名无实的益州刺史,不过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也让诸葛瞻一直是耿耿于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