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对诸葛瞻的倚重是无以加复的,整个御林军的领军之权,整个朝廷内阁的大任,如此重中之重的位置,刘禅没有交给旁人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女婿诸葛瞻,显然不光是信任这么简单。此次东征讨吴,刘禅更是毫不犹豫地对诸葛瞻委以重任,对他满怀着期冀,指望着他可以拯救蜀汉于危亡。
但诸葛瞻出师未捷身先死,却是让刘禅始料未及的。诸葛瞻出殡之日,刘禅是放声痛哭,肝扬寸断。
诸葛瞻的葬礼规格自然是最高的,刘禅甚至以诸侯王之礼来安葬诸葛瞻,谥号为忠义公,就算是当年诸葛相父去世,都不曾有过如此的礼遇。
至于阎宇,刘禅对其是恨之入骨,鞭尸曝首,当街示众,满门抄斩,夷灭三族。
诸葛瞻的死,对刘禅的打击很大,可以说刘禅的主心骨没了,他所有的倚靠落空了,刘禅感到了绝望。
但更糟糕的消息是接踵而来——涪城失守了!
刘禅瞬间就垮掉了,成都现在几乎就等于是一座空城,而从成都到涪城三百六十里的路程之上,几乎无可御敌之兵,涪城失守,给刘禅的感觉,仿佛是天塌了一般。
还是经过黄皓的力劝,刘禅这才算是缓过点劲来,黄皓提出了让驻守郪县的刘胤立刻回援成都,刘禅忙不迭地答应了,派出使者立刻赶往郪县。
朝廷的使者还未赶到郪县,刘胤就已经接到了涪城失守的消息。
初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刘胤也是心中一震。吴军在郪县城下受阻,刘胤倒是想到了陆抗可能会绕道攻打成都,但陆抗偷袭攻取涪城,却大大的出乎了刘胤的意料。
按刘胤的想法,如果陆抗改道的话,似乎应该首选南路,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避开郪县的守军,而且从远近角度上考虑,南路也比较近一些。可陆抗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选择比较近的南路,而走了更远的北路,直接攻陷了川北重镇涪城。
涪城可是当初邓艾准备攻取的目标,邓艾的大军偷渡阴平,目标就是涪城,现在陆抗也选择对涪城下手,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第225章 应对之策
傅佥、张遵、李球、黄崇等诸将在听闻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赶到了郡守府,人人脸上都流露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神色。
“陆抗竟然偷袭了涪城,绕围而过,兵行险地,此用兵之道,闻所未闻,这陆抗如果不是天才,就是一个疯子!”饶是久战善战的傅佥也深感惊讶,感觉不可理喻。
郪县的蜀军未曾解决掉,陆抗就大胆妄为地放弃围城,转然北攻涪城,就好比两个人对战,未分胜负,其中一人便扬长而去,将后背留给了对方,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举动。从江州到涪城,近千里的路程,在无法肃清郪县之敌的情况下,粮道如何保证,辎重物资如何运输?在任何人看来,陆抗无疑是疯狂的。
刘胤倒是很平静地道:“陆抗将门虎子,天资骄纵,的确是少有的军事奇才,敢如此大纵深地穿插迂回,非常人之所为,称其为天才一点也不为过,称其为疯子也是适得其名,跟这样的对手较量,很有挑战性。”
“大哥,你就别夸他了,涪城都丢了,恐怕整个蜀中全部震动了,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张乐直喇喇地道。
涪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陆抗近乎疯狂的举动,给整个蜀国带来的恐怕真是一场骇天动地的灾难,也难怪张乐等人是忧心冲冲,蜀国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何才能化解危机,众人心中都没有底。
刘胤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感到的的确是震惊,当初算准邓艾偷袭阴平小道,那全是沾了穿越的光,对历史的了若指掌使得刘胤有充裕的时间来应对邓艾的奇袭,但邓艾之后,历史悄然的拐了一个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时代,刘胤所有关于历史的知识全部归了零,此时的刘胤,就如所有的人一样,没有了任何的优越感,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只能凭借个人的才华和睿智了。
刘胤不是神,自然也不可能性准确的预知陆抗要偷袭涪城的打算,就算有所怀疑,刘胤也不敢将有限的兵力押宝似地投入到涪城去,万一陆抗不攻涪城而强攻郪县,那这个笑话就大了。毕竟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加强的涪城的守备,难道陆抗还会去自投罗网?
归根结底,还是蜀军兵力有限的问题,如果刘胤手中有充足的兵力,完全可以将通往成都的中路、南路、北路全部堵死,不管陆抗使什么招,都要碰上一鼻子的灰。
涪城丢了,刘胤自然不会停留在懊丧之中,现在摆在刘胤面前的,不是怨天自艾,而是如何应对,如何化解危机。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刘胤很快就冷静了下来,陆抗虽然攻克了涪城,但形势远没有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陆抗大胆而疯狂地行动,也给他自己带来了无穷的后患,德阳、广汉只驻扎着少量的吴军,用来守护这千里粮道显然是有些不切实际。
陆抗敢如此大规模地迂回进军,肯定是有恃无恐的,陆抗做为一代名将,虽然是富有冒险精神的,但这种冒险却是建立在深思熟悉之下,没有七八成的把握,陆抗也不敢孤注一掷,几万大军的后勤补给不是儿戏,一旦陷入粮荒,任何精锐的军队也将变得不堪一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