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胤此刻就是生吞了黄皓的心都有了,那封奏章事关着蜀汉朝廷的前途命运,黄皓居然敢私自扣留,完全不顾社稷的危亡,这等误国乱政的蛀虫,真的就该千刀万剐!
忿恨归忿恨,现在黄皓尚在成都,刘胤如何能奈何了他,更何况黄皓是刘禅身边的幸臣,想要动他,绝非易事,姜维身为大将军,执掌着天下兵马大权,却一样奈何不了他。
刘胤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思忖道,自己与黄皓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虽无交集,但却也没有仇怨,为何他会如此算计于自己?黄皓也不过是一条依附在后主刘禅这棵大树上的蛀虫,如果大树倒了,对黄皓显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可是黄皓明知道这是关乎蜀汉存亡的大计却依然选择了藏匿。
这已经是超越了私仇范围的概念,黄皓如此做为,显然是有将蜀汉朝廷推向万劫不复深渊的打算,他这么做,到底是意欲何为?
刘胤腾然间想起了阎宇,阎宇与吴人勾结,背主投敌,黄皓素来与阎宇走得很近,难不成也被阎宇拉下水了?
刘胤被自己的推断吓了一跳,如果黄皓真的已经叛国投敌的话,那么整个的蜀汉朝廷就必然陷入了最大的危险之中,这个最接近蜀汉权力中枢的阉人,对后主刘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也许在不经意之间,蜀汉已经被他给出卖了。
刘胤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当然,这仅仅只是他的一个推断,没有真凭实据的话,想要推倒黄皓,那简直就是试比登天。
“郤大人,那就烦请你将这封奏章亲手转交给陛下,汉之存亡,唯系于此。”刘胤郑重的向郤正道,这个时候还没法找黄皓算帐,只能先请郤正将奏章转呈刘禅。
郤正却摇头苦笑道:“刘将军,此次陛下派我前来,除了传旨,更有敦促将军起程回京之意,如果将军今日未能起兵,恐怕就是抗旨不遵了。”
刘胤不禁是凛然一震,看来这封诏书完全是最后通牒,上次宣旨之后,自己按兵不动,已经让朝廷为之震怒了,此番派郤正为钦差大臣前来,绝不是宣旨这么简单,如果再要拒绝起兵回京,那就是悖逆之罪了。郤正说的很温和,只提到了抗旨不遵,没有说处理方法,可刘胤清楚,抗旨不遵的话钦差大臣应该有先斩后奏之权。
当然,自己现在兵权在握,就凭郤正带来的那几个人想要将自己处决,简直就是笑话。但如此一来,势必与蜀汉朝廷决裂,在这危难之秋,这样的选择无疑是自掘坟墓。
可现在回兵成都,却让刘胤很不甘心,自己的一片苦心孤诣,就要付之东流,蜀汉政权亦有倾覆之危。
刘胤此时才感悟到岳飞的悲愤,眼看着就可以直捣黄龙收复旧土,却被秦桧在背后掣肘,连续十二道金牌召回了临安,奸佞当道,英雄末路,除了无奈的悲怆,只有无尽的叹息。
刘胤的心头是五味杂陈。
“郤大人,奏章的内容你已经看过了,想必应该清楚现在的形势,如果我军从郪县撤退,将会错失全歼吴人的机会,大汉恐怕有倾覆之危。刘某心怀社稷,绝无不臣之心,希望大人可以回禀陛下,具实以告,臣肝脑涂地,只为报效朝廷。”刘胤最后再做一番努力,想要打动郤正。
郤正望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的目光是那样的深沉而坚毅,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的信念是如此地执着,他的意志是如此地坚定,郤正在一瞬间,心中涌起了无数的感动,这才是朝廷真正的栋梁啊,有他们的存在,蜀汉才可能会屹立不倒。
郤正很愿意相信刘胤所说的,也很愿意在精神上支持他,但他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官员,只是一个传达皇帝旨意的钦差,许多事情,他是完全没有资格来做主的。他看着刘胤那清澈而明晰的目光的,真的很想告诉他,蜀汉朝堂之上,为了他,掀起过怎样的风暴。
第229章 证据
陆抗攻陷涪城,对蜀汉朝廷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后主刘禅和群臣都深陷震惊和恐慌之中,最大原因还是成都只有一两万的御林军,严重的兵力不足带来的就是安全感的缺失,这个时候,黄皓提出来调郪县的刘胤回援成都,刘禅甚至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草拟圣旨,派出使者,这个过程几乎只用了不到一刻的时间就完成了,若在以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圣旨发出之后,刘禅就在宫中翘首以盼,期待着刘胤的援兵早日回来拱卫京师。
可等了一日,没有动静。
等了两日,还是没有动静。
到了第三日,始终未听到刘胤回兵消息,刘禅明显地坐不住了。
这时候,以谯周、张峻等为首的大臣联名弹劾刘胤,恃功而骄、拥兵自重、罔顾圣意、意图不轨,肯请天子削夺其兵权,交有司论罪,另择良将统其兵,即刻回援成都。
黄皓亦在刘禅耳边吹风:“臣观刘胤志大心高,有虎狼之心,初掌兵权,就已然不奉圣旨,他日若羽翼渐丰,又岂能将陛下放在眼里,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陛下不可不防。”
刘禅这个时候也没了主意,便准备依众臣之言,以董厥来替代刘胤掌兵。
此时张绍出班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安西将军刘胤在郪东之战临危受命,力挽败局,乃有功于朝廷,陛下不曾按功行赏,却欲治其罪,岂不寒了御敌守边将士之心?刘胤忠心社稷,一心护汉,臣愿以印绶担保刘胤绝无二志,肯请陛下降诏再次宣他回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