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陆抗很难理解的,剑阁是蜀中的要隘,就算存不上一年的粮草,保证三五个月的粮草供给还是应该有的。但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陆抗以己度人,还是发生了严重地偏差,这或许也算是具有蜀国特色的国情吧。
而姜维看似匪夷所思的举动,却彻底地打乱了陆抗的布署。按照陆抗的计划,剑阁之外的魏军有姜维挡着,自己袭取成都,将会是游刃有余的事。可现在魏军大举入关,形势陡然急变,陆抗的对手瞬间由蜀国变成了魏国,这让陆抗有些措手不及。至于有人提出来与魏国议和,共谋蜀地,陆抗更是冷笑一声,且不说吴魏之间的宿仇旧怨,单单是益州之地,就远不能是吴蜀可以共享的。
益州就如同是一个将要成熟的桃子,魏人的手伸地长长地,想要来摘桃子,被姜维挡在园子外,怎么也够不着,偏生这个时候,吴人却从东墙翻墙而入,想独吞这颗桃子,这无疑让魏人愤怒不已,现在看园子的人跑了,就剩下两个抢桃子的,面对唯一的一颗垂涎欲滴的果实,这两个人不大打出手才怪呢。
陆抗接到了斥侯的禀报,称魏军镇西将军钟会已经率领大军从剑阁南下,直扑涪城而来,陆抗所需要面对的,将是魏人极端仇视的目光。
为了保存吴国在蜀地的既得利益,涪城这一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第236章 涪城之战(二)
魏军的先锋官是护军将军胡烈,率步骑两万,从剑阁长驱南下,向着涪城直扑而来。
胡烈也算得上是魏军之中少有的悍将,其父胡遵官居车骑将军,深得司马懿的器重,其兄长胡奋,也是曹魏赫赫有名的名将,目前担任徐州刺史都督徐州诸军事。胡烈此次被任命为关中都督护军,一直渴望着建功立勋,直追父兄的声名,伐蜀以来,胡烈也一直是身先士卒,阳安关之战也是胡烈第一个冲入城中的。
眼看着蜀灭在即,胡烈自是不甘错失大功,主动请缨担任先锋,攻打涪城。
铁骑滚滚,在成汉大道上激起冲天的尘烟,隆隆的马蹄声,如阵阵的闷雷捶打着这片土地。
胡烈很享受这种声音,在他听来,这马蹄声简直就比那些琴瑟鼓筝更为地悦耳动听。胡烈出生于凉州安定郡,自古以来,凉州就以民风剽悍称著,西凉劲骑名闻天下,胡烈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骑射有着很深的偏执。
在他看来,真正可以称雄天下,也只有西凉劲骑,千乘万骑,呼啸而过,天下何人可挡?只是这该死的蜀中地形限制了骑兵的发挥,否则地话,一路碾压,成都唾手可得。
“胡将军,前面便是涪水,过了涪水,便是涪城了。”斥侯向胡烈禀报道。
胡烈手搭凉棚,向南眺望,涪水自西面的雪山蜿蜒而下,横亘在了前面,越过涪水,便依稀可见涪城的巍巍城墙。涪水自西山峡谷而出,似乎还带着狂放不羁的气势,滔滔奔流,水势湍急。
虽然水流甚急,但涪水自峡谷而出,水面初展,比之下游,宽度上要逊色许多。
“传令下去,立刻搭建浮桥,淮备渡河!”一道急流远远挡不住胡烈的雄心,魏军辎重营中,专门备有工兵部队和舟桥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路的骑兵受阻,舟桥部队立刻奉命上前,准备在涪水上搭建浮桥。
浮桥都是现在的装备,先组装起五尺左右的小船若干,浮于水面上并排联结起来,上面覆以木板,用铁钉和缆绳加以固定,便可以很快地搭建起浮桥来。舟桥营的工兵技术相当地娴熟,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光景,那一堆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木板就有条不紊地变成了一艘艘的小船,而这些小船被推入水中之后,一块块的长条木板平铺于船上,将小船联结起来,一直向着河对岸伸了过去。
水性好的魏兵潜入到水里打桩,胳膊粗细的木桩被深深地钉入河底,在木桩和浮桥之间用缆绳相连,湍急的河水再也无法撼动浮桥半分。
“加快速度!”虽然舟桥营的建桥速度一点也不慢,但性急的胡烈还是一个劲儿地催促,他此刻恨不得胁生双翅,率骁骑飞渡涪水,直取涪城。
流经涪城附近的涪水并不太宽,魏军选择的这一处地点水流相对平缓,河床的宽度也只有一里左右,舟桥营埋头苦干,奋战了两个时辰,浮桥已是初见规模,眼看着就要延伸到南岸了。
就在此时,河面上东南方向突然出现了几十艘船只,胡烈脸色登时大变,这种战船他认得,正是东吴最有名的蒙冲斗舰。蒙冲舰船形狭长,以桨为动力,机动突击能力强,此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蒙冲舰虽然是逆水行船,但速度奇快,呈品字阵型,向魏军的浮桥直接就撞了过来。
“拦住敌船!”胡烈高声喝令道。
守护在岸上和浮桥两侧的是大量的弓箭兵和弩兵,为了防备吴人的的破坏,胡烈还是充分地做了准备,一声令下,箭如雨下,覆盖了整个儿的涪水河面。
但胡烈显然对蒙冲舰的突击能力估计不足,冒着箭雨,东吴的战舰几乎没有减速的迹象,而且桨频越来越快,战船如飞地在水面上掠过,同时战船也飞蝗似地射出一排排的弩箭,对魏军还以颜色。
不过才盏茶的工夫,最前方的蒙冲舰已经迫近了浮桥,魏军的箭矢密如骤雨,甚至动用了火箭,都无法对东吴的战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