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胤传令火头军架起行军锅,连夜不停地熬着姜汤,山上除了积雪之外一无他物,点火的柴禾还是伙夫们从山下背上来的,水到是不缺,就地铲雪入锅,烧成开水就行。
为了避免疾病和瘟疫,刘胤下令所有的蜀军士兵一律不准饮用生水,不管是河水泉水还是雪水,必须要烧开了才能喝。虽然这样做比较繁琐,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士兵们不感染疫病,要知道以现在医疗水平和条件,一旦感染疫病,几乎是无药可医,而且会给整个队伍带来灾难。
一碗碗带着辛辣味道的浓浓的姜汤依次送到了每个士兵的手中,顺着喉咙咽去,整个胃部都有一种灼烧的感觉,浑身的寒意顷刻间就被驱散了。
刘胤知道,当年红军过雪山时缺少棉衣御寒,烧酒和辣椒水几乎成了保命符,不过现在可没有辣椒,辣椒这玩意此刻还呆在印地安人的田野里,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想都不用想了。至于烧酒,那得高纯度的酒的才行,现在的人喝的大多是低度的米酒,别说是依靠它取暖了,只怕越喝越凉了。
于是刘胤想到了生姜,生姜有温中散寒,祛寒除冷的功效,人感冒之后服用姜汤都可治病,在寒冷之中喝上一碗热姜汤,就可以祛除身体内的寒气。早在南中之时,刘胤就下令大量采购了一批生姜,就是准备在翻越雪山的时候备用。
很是艰难地熬到了天亮,刘胤下令立刻出发,争取在天黑之前翻越第一座雪山。
但夹金山的气候素来以变幻莫测为特点,早晨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朝阳红彤彤的,天气睛朗,可一转眼的工夫,就阴云漠漠,狂风卷集着鹅毛大雪,向着朝山口方向的挺进的蜀军劈头盖脸地罩了下来。
整个大雪山都笼罩着一片云蒸雾绕之中,百步之外就难觅人影了,寒风呼啸着,夹杂着雪片,拍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裸露在外面的肌肤都冻得发紫了,就算是穿着兽皮的皮靴,十根脚指头都麻木的没有了知觉。
刘胤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停,如果停下来,人就会冻僵,他带头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顶风冒雪,一步一步地向山口方向挨了过去。
主帅如此,所有的蜀军士兵没有人有半句的怨言,踏着没膝深的积雪,咬着牙,手挽着手,一步步地坚定向前。
越临近垭口,风更加的猛烈了,狂风卷集着地上的积雪,漫天飞舞,眼前的视线一团模糊。刘胤同赵卓并肩而行,前面是阿坚率着几名羌人亲兵在开路,飞舞的雪花几乎将他们给掩埋掉了。
但刘胤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一下,他清楚,在这个困难的时候,他更不能有丝毫的停歇,他一旦停下来,整支队伍就会全部地停下来,在雪山之巅,最忌惮的就是停步不前,一旦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恐怕下一步就连步子也无法再迈开了。
在刘胤的带动下,三万大军如同是一条白色的巨蟒,在雪地之中蜿蜒而行,执着向前。
第298章 跨越雪峰(三)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大雪山的气候使然,刘胤到达垭口位置的时候,风停了,雪住了,天气又突然地放晴了。
捉住这个机会,刘胤下令军队加快行进速度,争取在天黑之前翻越第一座雪山。
下山的路自然要比上山时轻松不少,不过崎岖的山路上沟壑纵横,处处是悬崖绝壁,加上雪深冰滑,危险性更要比上山时成倍的增加,蜀兵们小心翼翼地踏着每一步,向着山下缓缓移去。
白色渐渐地消退了,代之而来的是满眼的可爱的苍翠,对于从人间炼狱出爬出来的蜀军,山脚下这片荒蛮这地不吝是人间的天堂。
刘胤到达山脚下的那片谷地已是日薄西山之时,而全体人马翻越雪山,都已经接近三更天了。
疲惫的蜀兵一头扎倒在草甸子上,累得连一丝一毫的气力也没有了。
与山顶上的寒风凛冽比起来,山谷中的气候则是要怡人的多,不冷不热,在野草丛中躺下,舒适而惬意。
刘胤阻止了试图准备要执行军纪的军法官的行动,在军法官看来,这样自由散漫的方式是一种严重的违反军纪的行为,不过刘胤倒是没有在乎,适当的放纵也是对这些将士的奖励,虽然只翻越了前往关陇征途上的第一座雪山,但这些蜀中子弟兵却创造了一个亘古无人的纪录,只要有一颗必胜的信念之心,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这些勇士的。
这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和第二座雪山梦笔山之间,应该是被称之为小金川的一块盆地,后世时虽然称不上繁华,却也是人流熙熙,但此刻除了在河边悠闲着漫步的野牦牛之外,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人烟痕迹,所谓的路径也是野兽踩出来的。
休整了一日,大军再次踏上了征程,目标直指梦笔山。
在小金川行军,则是要轻松的多,边走还可以边打猎,那些野牦牛野羚羊之类的动物可怜地遭了殃,被蜀军打了牙祭,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任何保护动物的意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不管是两腿的还是四条腿的或者是没腿的,只要是被盯上的猎物,几乎没有几只可以逃得出蜀兵的弓箭。
刘胤也不加禁止,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自己的生存才是排在第一位,其他的东西都扯淡,和古人去谈动物保护理念,只能是被人认为脑子进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