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爷子和陇右诸士家先前曾有过商议,最担忧的就是刘胤是否会采用强迫的手段逼他们就范,毕竟民不与官斗,虽然士家豪族不是普通的民,但他们实力再强大,也毕竟没有正规的军队那样骁勇善战,斗来斗去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不过刘胤已经当场承诺,在未打败魏国的反击之前,是不会再要求陇右士家什么的,这显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马老爷子也是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刘胤道:“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马老先生可以应允。”
“噢?何事请讲。”马老爷子又有些微微地紧张。
刘胤淡然一笑道:“我想这个对马家而言微不足道,就是希望马家及陇右各大士家可以在汉魏相争之时,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那当然,那当然。”马老爷子眯着眼睛笑道,对他而言,刘胤的要求正中其下怀,那有不答允的道理。
刘胤起身告辞,马老爷子亲自相送。
离开了马家坞堡,一直沉默未曾开口的陈寿回头看了一眼,道:“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刘胤微微一笑,道:“很正常,搁谁处在这样的立场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不管怎么说,今天此行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陇右士家的势力就算暂时无法为我们所用,但亦不为曹魏所用,便是上上之选了。”
今日马府之行,刘胤的确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能争取到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比较理想的了,马家和整个的陇右士家,能站到中立的立场上,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只要打好陇右保卫战,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相信马家及陇右士家便会趋之若鹜,不怕他们不来归附。
第337章 街亭
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陇右迎来了新的一年,这一年蜀汉的纪元是炎兴三年,曹魏的纪元是咸熙二年,关陇大地以陇山做为间隔,以东的关中采用的是咸熙二年的纪元,以西的陇右则采用蜀汉炎兴三年的纪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的这一年,自曹丕建立起来的曹魏政权,也行将走到历史的终点。但那已经是曾经的历史了,蜀未亡,魏还能存否?
这已经不是在刘胤所能掌握的范围之内的事了,随着春天的脚步临近,陇右的空气陡然变得紧张起来,刘胤的注意力也集中到了长安方向,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据可靠的情报,魏国不顾天气依然寒冷,已经在向长安方向增兵了,显然司马昭想要夺回陇右的相当地迫不及待。雍凉都督司马望的麾下,至少已经拥兵近五万人,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地增加,大批的魏军正通过潼关大道,源源不断地向关中地区开进。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陇右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一整个冬天,蜀军也没有歇着,除了新兵的操练之外,更多的是投入到了冀城、上邽、襄武、临渭等城的修缮之中,加高城墙,增设防御工事,将几座城池打造的固若金汤。
但刘胤清楚,此番陇右之战,蜀军处于无后援状态,也就是目前全部的兵力加起来四万七千余人,就是蜀军拥有的全部力量,除此之外,再无一兵一卒可以调动,而魏军此次参战的兵力数,到现在也无法精确地统计出来,如果需要的话,司马昭是不介意派更多的人马前赴陇右的。也就是说,刘胤必须以有限的兵力与庞大的曹魏进行对抗。
司马望已经在调兵遣将了,很可能会在正月底,最晚也不迟于二月发起全面的进攻,刘胤自然不可能闲着,连续地多次召众将议事,商讨应敌之策。
如果仅仅是司马望这边从长安攻来的魏军,刘胤倒也没有太担心的,正面的对决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勇气和斗志,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一场不可能回避的战争,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彻底地消灭来犯之敌。
刘胤比较担心的是现在尚在益州的钟会,如果钟会派兵一部回援的话,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就是诸葛亮北伐所走的大道斜谷,出斜谷便是祁山,冀城、上邽首当其冲,其二便是姜维北伐所走的狄道,从沓中出发,可以直取临洮,这一路则直接威胁到陇西金城二郡。
世上最难打的仗就是腹背受敌,在广魏郡与司马望的主力正进行决战之际,钟会的偏师突然出斜谷走狄道,包抄陇右的后路,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刘胤不可能承受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打探到钟会的动向,但刘胤决不敢掉以轻心,一旦钟会从后路包抄而来,整个陇右的局势瞬间就会逆转。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司马昭根本就不准备动用钟会在蜀地的力量,此次进攻益州,魏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了难以估算的代价,如果这个时候轻易地放弃蜀地撤兵的话,从司马昭的内心深处肯定是无法割舍的,辛辛苦苦一场,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司马昭还没有大度到这种程度。
现在益州的局势呈胶着的状态,就算是钟会有心全身而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蜀道狭隘难行,退兵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很容易被陆抗或姜维咬住尾巴,除非钟会有壮士断腕的气概,否则很难全师而退。
退守剑阁或退守汉中,将来再徐图益州?这纯属扯淡,攻下了成都,攻破了绵竹,到现在蜀地的局势都未曾明朗,一旦退兵,这些已经得手的城池就不得不放弃,如果被陆抗全取西川,将来再想进攻,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