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的这一手确实是拿住了马谡的命门,这也是马谡最大的败笔,忽视了对水源的控制,让山上的两万蜀军陷入了绝境。缺水让蜀军陷入了恐慌之中,战斗力锐减,等马谡明白过这个道理的时候,败局已经是注定了。
同马谡进军街亭仓促不同,刘胤布局街亭至少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刘胤就同傅佥一起前往了街亭,勘查地理,筹划如何来防御街亭。
当道立寨?这一方案被刘胤一口就否决了。
街亭地势平坦,宽达三四里的隘口想要修筑高垒深堑的防御工事相当地困难,而且防御价值并不太高,现在是严冬,地冻三尺,想要挖数丈之深的壕沟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更何况,就算是挖再深的壕沟,只要魏兵集中力量,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填平。
魏国拥有着强大的骑兵,在野战之中,是无法与之争雄抗衡的,任何临时性的防御工事也只能是起短暂的延缓作用,所以刘胤只看了一眼,就将几十年来被蜀人奉之为经典的当道立寨的假说给否决了。
刘胤不禁有些同情马谡,只有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才能体会到想守住街亭有多么的困难,以马谡当时的两万步兵和张郃的五万步骑做正面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如果马谡当时就采取当道下寨与魏军硬拼的策略,或许比凭险拒守失败的更快,魏军的骑兵可以轻而易举地碾压而过。
马谡也是饱读过兵书,这种浅显的道理他又岂会不明白,野战是魏军的强项,山地战则是蜀军的强项,想要扬长避短,就必须抢占制高点,利用地形的优势来阻击魏军,这样才可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漏算的,也许只有水源的问题,或许马谡也料想到了,但时间紧迫,来不及让他从容应对。如果老天开眼的话,降下一场甘霖,马谡的结局命运或许就不该如此,可惜的是马谡不是司马懿,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最终难逃败亡的命运。
“走,我们上山看看。”刘胤遥望着那座让马谡背负了千载骂名的土山,不禁是心生感慨。
山路陡直,骑不得马,刘胤与傅佥只得是步行上山,就算如此,也得小心翼翼,因为上山的路几乎不能称之为路,非得手足并用,才能顺利地攀上山顶。
登上山顶,却是豁然开朗,与山路之崎岖不同,整个山顶坦荡如坻,极是宽阔,算是容纳数万人都绰绰有余。
刘胤目测了一下,虽然说这座土山比起雄伟的陇山主峰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土丘,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至少也是比成都的城墙要高出三四倍不止,从战略的层面上来讲,这座土山要比世上最坚固的城池更坚固十倍,笔直陡峭的悬崖,完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
也难怪马谡会选择这儿进行安营下寨,不考虑别的,土山的防御工事浑然天成,确实是一处易守难攻的据点,这里紧扼着关陇大道的咽喉要冲,就如同是一把大锁,将街亭牢牢地锁住,无论左边还是右边,山顶上射出的箭矢,都可以覆盖整个关陇官道,魏军想要进军陇右,毫无疑问,必须要拿下这座土山。
刘胤踏着没踝的积雪,背负着双手,在雪地之中来回地踱着步,显然他也真正思考着如何布防街亭。
终于,他停下了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道:“街亭得失,皆在土山,传令从今日开始,在土山上修筑工事,准备御敌!”
第369章 关键是水
傅佥闻之一愕,马谡当年之败,就是败在困守土山之上,这可是前车之鉴啊!而刘胤选择同样的策略,这让傅佥有些匪夷所思,以刘胤的聪明,断不应该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才是。
“文宣,马谡之败,便是败在这山上,为何你……”
刘胤淡然地一笑道:“岳父认为,当道立寨的话,有几成胜算?”
傅佥不禁是眉头一皱,刘胤的反问让他陷入了沉思,是啊,所有的人都在马谡兵败之后否定了上山防守的策略,但又有谁真正地考虑过当道立寨的成功率有几成,在平原地带上与魏军正面交锋,蜀军原本就不占任何的优势,更何况要面对数倍的敌人,这样的难度更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单单是当道立寨,就可以真的能解决掉防守街亭的问题吗?
傅佥沉吟片刻,道:“可事实证明,上山防守的话那就是绝路,因为没水。”
“对,关键是水!”刘胤的目光中透出来的是坚定和刚毅,斩钉截铁地道,“当初马谡如果能解决掉水源的问题,就绝不至于速败,只要他能坚守下去,将魏国的援兵死死地拖在街亭,整个北伐的局面很可能就会为之改观。所以街亭的防守,并不在是上山还是当道的问题,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水源!”
傅佥环视了一下四周,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之外,整个山顶上看不到任何的东西,这座土山孤立高悬,不与四周相通,山上亦没有什么泉水溪流之类的稳定水源,堪称是一片绝地,怎么解决数万大军的饮水问题,傅佥很是茫然。
“山脚下倒是一有条溪流,可是魏军一旦围山,首先要做的就是掐断我军的取水途径,要如何做,才能保证水源不失?”
刘胤笑指四方道:“这满山遍野的都是水,何愁没有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