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蜀军个别的骑手有这样的素质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蜀军所有人骑兵都拥有这样的水平,这让一向以骑兵自傲的魏军震惊之余,深感匪意所思。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蜀军的“秘密”,他们所使用的马鞍和马镫同魏军使用的马鞍马镫完全不同,他们的马鞍前后高翘,中间凹陷,而他们的双脚都踩在马镫之上。
难道这就是蜀军骑术精良的原因?
由于双方短兵相接,距离很近,魏军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蜀军的新式装备,的确,就样的马鞍和马镫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没人相信蜀军可以找得到上万名训练有素能力出从的骑士来,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马鞍马镫,也只有装备了这些马具,才能导致;蜀军骑兵有质一样的飞跃。
初战得手,让蜀军的士气更为地高涨,枪骑兵们呐喊着,热血贲涨,以势如破竹之势向着纵深处挺进,整个魏军骑兵阵地在蜀军枪骑兵的冲击之下,损失惨重。
弓骑兵收起弓箭,抽出雪亮的马刀,也加入到了攻击的队列,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刺枪这样的长柄兵器,但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身体的灵活性和可移动的幅度大增,使用细长的马刀,更加地轻巧灵变,就是同使用单手刺枪的魏国骑兵交手,也一样不落下风。
蜀国骑兵是一路狂歌猛进,所向披靡。
唐彬不禁是惊呆了,面如死灰,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骑战竟然是这样的结局,曾经无数次地自诩魏国骑兵是如何如何强大,不可战胜,而今天的现实,无疑让唐彬挨了重重的一掴耳光一般。什么天下无敌,什么不可战胜,在强大的蜀军骑兵面前,魏国骑兵竟然会脆弱不堪,成为了单方面被屠杀的对象。
唐彬也注意到了蜀军骑兵的装备不同之处,他顿时了然了,原来蜀军骑兵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厉害,竟然是装备了新式马具的缘故,怪不得!怪不得!虽然唐彬一时半会儿还无法理解蜀军马鞍马镫的真正价值所在,但蜀军骑兵变得如此强大犀利,显然与这两样东西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唐彬可不是那种轻易就认输的人,虽然魏军前锋部队遭到了重创,但好歹他们拥有着两万之众,兵力的优势让唐彬产生了倚多为胜的念头。
他当即下令,左右两翼的骑兵发给迂回攻击,去包抄蜀军骑兵的后路。就算蜀军骑兵再强悍,也是无法经受住腹背受敌,正面作战无法突破,唐彬只能是寄希望于剑走偏锋。
第384章 街亭之战(十三)
迂回包抄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情况下是只有在己方占据优势下,为将者才会采用这样的策略,毕竟迂回到敌人的侧后翼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分散兵力本来是一种兵家大忌,更遑论在正面对决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
其实唐彬也是在进行一次赌博,正面交锋中魏军已经处于了明显的不利状态,此时再分兵攻击蜀军的侧后翼,无疑使魏军的正面防御力越发地单薄起来,更加无力抵抗蜀军强而有力的攻势。
但是如果唐彬不这么做的话,也肯定难逃败亡的下场,蜀军骑兵的攻势相当地猛烈,如果被他们这么一路攻下来,魏军注定会损失惨重。所以唐彬不得不冒险一搏,就是希望可以出奇制胜,将骑兵迂回到蜀军的后面,这样或许可以遏制住蜀军骑兵的攻势,反败为胜。
命令下达之后,处于魏军后翼的骑兵开始向侧外移,脱离主战场,左右两侧各有一支骑兵脱离了大部队,划出两道长长的弧线,向着魏军的侧后翼方向奔袭而去。
刘胤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已经预见到了魏军可能会采取中路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法,所以在列阵的时候,左右两翼便排出了永安营和羌兵营的两个长枪方阵,就是为了给骑兵提供侧翼的保护。
骑兵出击之后,两侧的步兵也同时押了上去,不过骑兵速度快,很快地就冲到了前面,步兵自然落了一大截子。如果这个时候唐彬就选择开始迂回攻击的话,两侧的步兵防护还不到位,唐彬采用的策略还是有极大成功的可能。
但初战之时唐彬十分地托大,认为只用正面进攻就足以摧垮蜀军的防线了,又何须多此一举?
可现实让唐彬是大跌眼镜,蜀军骑兵的强大让唐彬也只能是另想招数,在正面攻击受阻之后,他不得不采用了迂回包抄的战术,分出近一半的兵力去攻击蜀军的后部,期望可以挽回败局。
但战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当唐彬打定主意要进行迂回包抄之时,蜀军的两个步兵长枪方阵已经是赶了上来,为主力骑兵保驾护航。
魏军骑兵从两翼围了上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面对的将是比刺猬还要难以下口的长枪方阵,一支支长枪密密如林,森森地闪着寒光。
对付骑兵的冲击,最有效的战阵就是长枪阵,而骑兵想要破解长枪阵,最有效的就是使用弓骑兵进行远程打击。但遗憾的是,魏军并没有象蜀军一样拥有成建制的弓骑兵,想要突破长枪阵,自然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蜀军的长枪阵,紧紧地护在骑兵阵营的侧翼,魏军想要实现唐彬的战术构想,首先就必须要突破步兵的阵地。尽管魏军的领军之将明白想要完成这一目标已经是很渺茫了,但他们现在已经是别无选择了,中路的形势很糟,唐彬已经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了两翼的迂回包抄上来,他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向着蜀军长枪阵冲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