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也只是遭到一部分蜀军的围攻,但尚未有蜀军的主力到达,司马望就率兵很快地就突破了这些蜀军的围困,直抵长乐宫的宫墙之下。
胡世见司马望领兵杀至,不禁是精神大震,下令魏兵打开宫门,迎接司马望入内。
司马望策马入宫,与胡世相见,胡世禀明城南所发生的事,虽然说胡世亲身经历,却也搞不清楚城墙底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导致南城墙的垮塌。
其实胡世所叙述的和司马望了解到的也没有太大的出入,不过司马望听来,不禁是唏嘘不已,感慨连连。
夜幕渐渐地降临了,长安城中的战斗也逐渐地平息了下去,蜀军已经在清理战场了。街巷道和野战不同,清理的难度非常的大,许多的魏兵溃败之后,会选择脱掉军服,换上平民百姓的衣服,企图逃过一劫。蜀军在挨门挨户地搜查,缉捕这些漏网之鱼。
刘胤已经入城了,当他接到司马望胡世等人据守长乐宫的消息,立刻下令诸军向长乐宫会齐,将长乐宫团团地围困住,无数的刀枪,无数的火把,一齐都涌向了长乐宫。
第431章 兵败自焚的司马望(中)
皎月当空,漫天的银辉均匀地洒向了长安城,整个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
除了长乐宫之外,别处的战斗已渐渐地平息了下来,一片银色之中的长安城显得那么的静谥、恬淡,似乎一直以来就是这么的宁静。
除了驻守各处城门和在各条大街上巡宁的军队之外,其余的蜀军都在向长乐宫方向汇集,虽然月白如皎,但蜀军还是点燃了火把,一条条的火把长龙在长安城的各大街巷间蜿蜒而进,其景象蔚为壮观。
整个的长安城大半已经拿了下来,现在只剩下司马望坚守着的长乐宫了,虽然长乐宫当年也号称是大汉第一宫,金壁辉煌,气势宏大,但仅仅只剩一座宫殿,司马望不过是困兽犹斗,魏军的大势已去,守着一座长乐宫又有什么意义?
虽然有人建议刘胤暂时歇军,等到明日再收拾司马望不迟,毕竟天色已晚,长乐的宫城甚为地坚固,夜间攻打的话,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但刘胤却准备一鼓作气地拿下长乐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留着司马望这一万多人在长安城中,始终是一个祸患,本着赶早不赶晚的原则,刘胤决定连夜就将司马望给解决掉。
包围长乐宫的蜀军越来越多,将长乐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针插不进,水泼不透,从长乐宫的宫墙上望去,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在攒动。
胡世暗暗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诺大的长安城都丢了,守住长乐宫的希望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当初退守长乐宫胡世也是迫于无奈,在巷战中兵力处于劣势的魏军根本就不可能敌得过蜀军,而长乐宫好歹也有高高的宫墙,暂时可以抵挡一下。
不过这也是胡世的权宜之计,毕竟长乐虽然有高大的宫墙,但根本就没有配备什么防御工事,比如守城必备的滚木擂石、箭塔弩车,一样也没有,防御武器除了弓箭之外,别无他物,而且就这些弓箭也是撤退下来的魏兵带来的,在守城战之中消耗的也差不多了,每名弓箭手的身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箭矢。
尽管长乐宫的全部守军加起来至少还有一万二千多人,但胡世清楚的很,如果蜀军全力来攻的话,长乐宫根本就守不了多长的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能坚守个三五天,最悲观的估计则很有可能连今天都坚持不下来。
现在的蜀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反观魏军,一个个萎靡不振,士气低落,就凭这样的状态,又如何能打好这场生死之战。
“都督,长安城恐怕是守不住了,趁着夜色,不如尽快突围吧,挨到天明,恐怕连突围也困难了。”胡世对司马望道。
司马望何尝不明白这一点,说实话,他很不甘心,但不甘心又能怎样,从街亭之败,到五丈原之败,一直到长安之败,司马望从踌躇满志到穷途末路,也只打了三个败仗而已,而这三个败仗,让司马望叱咤风云的戎马一生最后黯然地收场。
如果说去年年底离开洛阳的时候,刚刚年逾花甲的司马望还带着一股不服老的气势昂然地进军关中,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司马望明白了什么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老了,他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到了这步田地,他真想不服老也不行了。
就在这时,宫门外原本围的水泄不通的蜀军突然地向两边闪去,从中间让出一条路来,几十骑快马,簇拥一人来到宫门外,灯火照耀之下,司马望瞧得真切,此人白袍银甲,面如冠玉,目似朗星,俊采飞扬,却见来人冲着宫门上微微一笑,高声地道:“司马将军,如今长安已失,区区一座长乐宫,又岂能久守?将军何不早降,也可让追随将的部属免受刀兵之苦。”
司马望看到此人气度非凡,在蜀军之中有如众星拱月一般,便道:“阁下可是镇北大将军刘胤?”
刘胤微一抱拳道:“不才,正是在下。”
司马望早就听说刘胤只是一位二十七八岁青年,没想到今日照面,看起来比二十七八还要年轻,他不禁是暗暗一叹,道:“某受晋王之恩,唯誓死以报万一,今日有缘得会刘将军,某死亦无憾也。”
刘胤道:“识时务为俊杰,如今大势已去,将军又何苦执着于此?以将军的资望,就是名列汉廷朝班,亦不失骠骑将军之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