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诸葛亮的进军思路很明确,就是将目标锁定在了关中,第一次北伐之时,孟达来降,诸葛亮本可以从汉中向东,兵出上庸,直指魏国统治中心宛、洛,但诸葛亮没有采用这条捷径,而是固执地进军关陇,或许在他的心目中,这才是正路,取关中而得天下之本。
但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这个夙愿,也许诸葛亮站在秦岭之巅的时候,就可以依稀看到长安,不过这个目标对于诸葛亮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对于所有的蜀人而言,也确实是遥不可及的。诸葛亮之后,所有的蜀人都早已丧失了对长安的企望,没有人会相信有朝一日蜀汉的大军会开进长安城。
但今天,毕竟会成为永载史册的一天,大汉的皇城上又插上了大汉的旗帜,历史终将会铭记这一天。
所有的文臣武将都在向刘胤道贺,这一役,刘胤是居功至伟。
刘胤只是谦逊地欠身还礼,在他看来,拿下长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魏失关中之地,也不过是十指失其一指而已,接下来的较量,才是真正残酷的开始,只有顶得住魏国的全力反扑,才能算是拿这长安这颗胜利之果。
由于攻陷长安的过程进行的很快,长安城的守军大多选择了投降,四万守军之中,两万多人主动地缴械投降,城中的粮草、物资、军械、辎重大多地落入到了蜀军手中,这些原本是应该运往益州给钟会的物资最后都便宜了刘胤。
刘胤下令出榜安民,严肃军纪,对长安城的老百姓是秋毫无犯。从长安城陷落之后,长安百姓一度处于惶恐的状态之中,刘胤的安民告示宛如一剂安心针,老百姓奔走相告,长安的局势很快就平稳了下来。
姓魏姓汉对于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意义,平民百姓只是日求两餐夜求一宿,他们对生活的追求简单到了极致,只要官府和军队不打扰他们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的确已经是很万幸的事了。
蜀军军纪严整,三万羌骑在姚弋康的约束之下也变得循规蹈矩,没有给刘胤制造大的麻烦,这倒让刘胤比较放心,不过供应给三万羌兵的粮草辎重一向都有保证,有吃有喝的,羌兵们主动滋事的也就变得很少了。
第434章 回师汉中
关中的那些士家的态度随着蜀军拉枯摧朽一般的攻势有着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就在蜀军兵临长安城下之时,已经有不少的关中士家暗送秋波,显然他们比陇西的士家更为地务实,抢先和刘胤打好关系,必然在关中政治格局的大更迭中占据着主动和优势。
与平民老百姓不管天下姓魏姓汉一样,关中的这些士家更不会在乎天下的归属,其实魏篡汉也不过才过去了四十多年,当年做为大汉臣子的这些士家老者现在大多还健在,就如同当年曹丕篡汉之后,这些士家义无反顾地表示支持一样,现在蜀汉的军队重新占据了这片土地,他们又从魏国的臣民重新地做回了大汉的子民,没有什么不适应,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一切似乎就是水到渠成,顺应自然。
与蚕食陇西不同,刘胤此次的豪取关中似乎是疾风暴雨似的,从街亭之战到攻陷长安,仅仅只过去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胤用他骄人的战绩向雍凉之地民众宣告,他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宰。
所以极欲巴结刘胤的士家豪族趋之若鹜,长安城还未失守,这些关中士家就已经把司马望给出卖了,他们都在为了让自己的家族在后长安时代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争相地给刘胤送粮送钱送兵,唯恐送的少了送的晚了落在人后头。
刘胤当然是来者不拒,统统笑纳了。关中士家的这种态度,倒省得刘胤费心,想当初刘胤为了获取陇西士家的支持,煞费苦心地登门拜访,却也只争取到了一个两不相帮的结果,现在长安城还未打下来,这些关中士家就主动地抛来了橄榄枝,倒让刘胤反而是深感意外,看来实力证明一切,一点也不假。
拿下长安也不代表就已经是高枕无忧了,长安对于曹魏的重要性可不是象陇西那么简单,如今长安失陷,整个天下都恐怕震动了,刘胤必将会面临着最为疯狂的反扑,司马昭也会放弃在南线与吴国的交战,抽调回兵力来,反扑关中。
更为重要的是,侵入益州的钟会军在蜀地获得粮草辎重补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有后勤运输都来自于关中,如今关中失陷,就等于把钟会的咽喉给卡住了。
刘胤攻占陇西之后,钟会在益州一直是按兵不动,可能是出于司马昭的授意,对既得利益不愿意放手,但关中失陷之后,钟会的后路全部被掐断了,此时的钟会,恐怕再也不可能静的下心来与陆抗、姜维周旋了,最大的可能就是钟会在粮尽之前一定会打通回攻关中的道路,为自己的生存拼出一条血路来。
什么样的军队最可怕?置之于死地的军队最可怕,胜则生,败则死,没有任何退路的军队打起仗来可是要拼命的。
虽然拿下了关中,但刘胤很清楚,必将会面对来自两个方向的魏军反扑,一个来自东面洛阳,一个来自南面汉中,恐怕都是拼了命的架式,稍有不慎,刚刚收到的胜利果实恐怕还得连本带利地吐出去。
经过蜀军高层短暂的协商之后,很快就确定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从关东进入关中,大概有三条路径,第一就是潼关。潼关位于函谷的西端,与函谷东端的函谷关共为关洛大道上的一道雄关,潼关是关中最为重要的门户,只有守得住潼关,才能保住长安不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