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形势的变幻,益州已非急所,此刻如果让钟会的大军依然驻扎着川中,确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想要解决掉南线的陆抗,西线的刘胤,撤益州之兵回中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司马炎沉默片刻,道:“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
诸臣也都在沉默之中,由于不知道司马炎的想法如何,所以一时之间无人开口,倒是贾充说道:“臣也认为益州此时乃是鸡肋,若能及早回兵,可定中原大局。”
“鸡肋?”司马炎初时一怔,而后嘴角也泛起一丝的苦笑,低声喃喃自语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不到父王生前苦心经营之伐蜀大计,到头来却是如鸡肋般存在,哎——”
嗟叹了一阵,司马炎也只能接默然地接受了这个方案,最终还是令人草拟了诏书,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送往阆中。
※※※
相比于中原的战火绵延,经过几年鏖战的蜀中大地却出现了难得的平静状态,三国在蜀军地域分割明确,各自以守为主,近几个月来,除了零星的小规模的冲突之外,很难再看到大规模兵戎相见的场景了。
钟会会对这种状况满意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自伐蜀以来,钟会所率的军队一路是高奏凯歌,打下了不少的蜀中城池,但让钟会郁闷的是,由于关中后方的不给力,让刘胤千里偷袭得手,战据了雍凉,也切断了钟会的归途,切断了十万大军的粮草补给线。
就在所有的人都认为钟会处境艰难,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之时,钟会却玩了一把神之一手,弃了涪水以西的诸城,从姜维的手中夺下了阆中,并打通了巴东小道,解决了性命攸关的粮草补给难题。
这个弃子转换,也被人奉为战例经典,就连钟会也不禁是洋洋自得,如果没有自己的这神之一手,十万大军的命运则是危矣。
不过这个转换,说到底还是钟会亏了,要知道,在这之前,晋军已经控制了包括成都汉中在内的蜀地诸城,形势一片大好,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驱逐陆抗,战胜姜维,从此独霸益州了。
但转换的结果却是将涪水以西诸城和汉中丢弃了,这无疑对钟会试图一统益州的雄心壮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涪水之西可以说尽是蜀国的要城,而涪水之东,除了阆中之外,几乎没有一座大城,立足于此,再想有所建树则是很难很低难。
不过钟会可不是一个轻易就服输的人,在阆中蛰伏了一年之久,钟会可不是一昧地采用守势,如今吴国将主力军队调走,整个江州和永安只有五万左右的守军,这无疑让钟会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已经制定出了完美的计划,拿下江州永安已经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但就在此时,洛阳的一纸诏书递到了阆中,司马炎下旨令钟会立刻回兵荆州,将所属蜀中诸城全部放弃。
钟会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司马炎会下达这样的命令,纵然是中原局势紧张,也不至于将几年心血所得的城池地域放弃掉吧。
无奈的钟会只能是召集众将商议此事,一石击起千层浪,手下诸将明显地分为了两派,以监军卫瓘护军胡烈为主的将领表示应当接受朝廷的旨意,放弃蜀地回兵荆州,但以夏侯咸、句安等为首的反对派则认为,蜀中得来不易,不可轻弃,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皇帝司马炎未必知道蜀中的真实情况,他们建议向朝廷上表,陈述厉害,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钟会自然也是倾向于第二种意见,于是他斟酌再三,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详述弃蜀的危害,请求司马炎收回皇命,以安在蜀诸军之心。
第681章 拥兵自重
“这个钟会,简直就是胆大包天,目无主上!”司马炎将钟会递上来的奏章重重地摔在了龙案上。
此刻正是深夜,本来司马炎正和皇后杨艳在龙榻上游龙戏凤,翻云覆雨,突然门外的太监报益州的文书送到。司马炎顾不得把事办完就光着脚跳到了地上,令执事太监取过文书来,拆而视之,竟然是钟会推托圣命拒不回兵的奏章,不禁是勃然大怒。
“陛下为何事震怒?”杨艳披了一件丝质的睡袍,来到了司马炎的身边,雪腻的香肩半裸着,别看杨艳给司马炎生了三对子女,那身材,半点都没打折,柳腰纤纤,天生丽质,也难怪她都年过三十年了,依然可以迷得司马炎神魂颠倒。
司马炎余怒未消,重重地哼了一声,道:“中原局势堪忧,朕本来想着调益州钟会之兵来对付陆抗,但这个钟会,真是狗胆包天,不但拒绝回兵,而且还推三诿四,找了一大堆的理由,难道他以为朕是三岁小孩,不识轻重吗?真是岂有此理!”
杨艳抬手拿起文书,看了看,又放回到龙案之上,道:“陛下息怒,为这种逆臣动怒,伤了身子不值得。依臣妾看,这个钟会恐有自立蜀中之心,陛下不得不防。”杨艳不但长得貌美,而且极是聪慧,也难怪她能在后宫百千佳丽之中专宠了。
司马炎的眼中,掠过一丝阴鸷之色,道:“钟会心里的小九九,朕又岂能不知,拥兵自重,不遵号令,其心当诛!”
杨艳道:“钟会野心勃勃,其反心毕露,只是现在钟会手握十万重兵,陛下切务操之过急,须得诱其回到洛阳,方可动手,否则恐有后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