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采用强攻的段刘胤一早就否决掉了,但彭护和马格隆抱成了一团,死活不出战,刘胤还真有些无计可施。
邓艾轻笑一声道:“卢水胡和马兰羌,合则两强,分则两败,依在下看来,此二胡亦非铁板一块,主公只要寻机破了他们的联盟,何愁羌胡不灭。”
卢水胡和马兰羌当然不是铁打的联盟,若非此次蜀军大兵来袭,这两家还正打得不宜乐乎呢,正是因为蜀军的到来,让他们感到了危机重重,才不得以捐弃前嫌同仇敌忾联合到一起,尤其是是马兰羌的马格隆,虽然身为一部首领,但由于根据地被灭,不得不放低姿态,以臣属的身份与卢水胡结盟。
这样的联盟,很显然是不牢固的,那些彼此的仇怨根深蒂固,又岂是可以轻易地化解,暂时的联盟并不能消减多年的宿怨。
但关键是如何才能破坏掉他们这个松散的联盟,现在大敌当前,不管是彭护还是马格隆都不会舍弃这个暂时的联盟,因为他们也知道合则胜分则败的道理,在蜀军没有退去之间,想要这个联盟瓦解,难度很大。
“艾先生可有妙计否?”刘胤对邓艾的智谋还是非常地欣赏,既然他这么说,那就说明邓艾是成竹在胸。
邓艾从容地一笑道:“主公何不效仿当年曹操离间马超韩遂之计,让二人心生怨隙,再各个击破。”
当年马超韩遂起兵与曹操争夺关中,马超骁勇,曹操不可力敌,曹操听从了贾诩的建议,离间马韩二人,曹操故意写了一封语焉模糊的书信,在言语紧要之外,自行涂抹然后将书信送与韩遂,并且故意让马超知道。马超乃性直之人,知曹操来信便去索看,看到书信之中有诸多涂抹之处,便起了疑心,曹操而后又略施手段,致使马韩二人反目,轻易获胜。
邓艾的话,给了刘胤很大的启发,虽然刘胤未必用采用同样的抹书手法,但如何巧用这离间计,刘胤倒是有了一些考虑。
于是刘胤写了一封信,派使者前往卢水胡营中。
彭护每日听得蜀军搦战,并不理会,只是下令诸营坚守不出,任凭蜀军百般挑衅也不理会,彭护自恃寒冬将近,蜀军必不可久留,等到蜀军兵退之际,便是他们出击之时。听得蜀军派使者前来,微感诧异,便放蜀军使者入营。
使者入营,奉上书信,彭护视之大笑:“刘胤计穷也,你回去告诉于他,这些小小伎俩就不必拿出来丢人现眼了,有本事破了本王的营寨,本王自当俯首称臣。”
使者唯唯诺诺,拱手告退。
左右很是好奇,问彭护道:“蜀人信中所写何事,引得大王如此大笑?”
彭护道:“刘胤在书信之中欲和本王讲和,他说与我卢水胡本无敌意,唯与马兰羌人是死敌,只要本王依允除掉马格隆,他们即可退兵,绝不再犯卢水胡寸土。”
左右皆道:“那可是好事啊,我们与马兰羌人世代仇怨,杀了马格隆蜀兵自退,何乐而不为?”
彭护摇头道:“这不过是刘胤的离间之计,现在我们与马格隆互为倚角,坚守不战,刘胤已是无可奈何,如果真要除掉马格隆,刘胤又如何能信守诺言,只怕卢水胡亦是难保。”
就在此时,营外突传马格隆求见。
原来马格隆的营垒和卢水胡人的营垒相隔并不远,蜀军信使大摇大摆地前往卢水胡营,马格隆那边自然知晓,马格隆寄人篱下,本来就时刻自危,听得蜀人派使者前去和彭护接洽,顿生疑窦,便立刻前来卢水胡营。
“不知蜀人派信使前来,所为何事?”马格隆入营之后直截了当地就问道。
彭护呵呵一笑道:“也没有什么,蜀军攻寨不下,试图求和而已。”
“求和?”马格隆心头的疑云未散,双方战事胶着,未分胜负,而且蜀军明显地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居然会提出求和,有点让匪夷所思。
彭护见马格隆不信,便将刘胤的书信拿出来,递给他道:“刘胤书信在此,你看看便知。”
第716章 自疑者
马格隆接过信来一看,刚看了一眼,他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里,别看现在是隆冬时节,马格隆的额头之上,还是沁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刘胤在信中很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议和的条件,那就是拿他马格隆的项上人头来换。
如果彭护答应的话,马格隆肯定是性命难保,恐怕他连走出大帐的机会都没有,不过马格隆从彭护的态度上来看,很显然他还没有答应刘胤的要求,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太放心,毕竟刘胤开出的条件很诱人,拿一个人头就可以换来和平,这样的买卖很是划算。
马格隆眼珠一转,决定以退为进,他忽地单膝跪地,向彭护拱手道:“大王,既然刘胤想要在下的人头,那么我便成全于他,只要马某能以一死换来卢水胡长久的安宁,那在马某便死得其所,也绝无半点怨言。”
关键的时候,马格隆头脑倒也很清醒,如果彭护真的起了杀心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已不在马格隆的掌控之中了,不管马格隆做什么和说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但如果彭护还在犹豫或者是未做决定,那么马格隆的话势必可以打动彭护,最起码暂时不会再起杀心。
彭护当即呵呵一笑道:“此等离计小计,何足挂齿,何况本王已视马首领为兄弟,这头可断,血可流,兄弟的情谊不可丢,马兄弟尽可放心,有本王在的一日,绝对无人敢动马兄弟一根头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