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高都就有两万的驻军,齐万年、郝元度、彭荡仲率着两万残兵从河内逃回来之后,奉刘渊的命令也驻守在了高都,这样高都守军的兵力就达到了四万余人,有这么多的军队再加上高都坚固的城防,赵固是信心满满,根本就无惧晋军的来袭。
当晋军的先头部队向高都杀来的时候,赵固甚至还派出了一支人马前去偷营劫寨,想给晋军来一个下马威,不过羊祜那里会给赵固这样机会,反倒是将计就计,将偷袭的匈奴兵引入了包围圈,匈奴人遂是大败,损失惨重。
折腾了这一下之后,赵固也老实了,将兵力收缩到了高都的城内,凭险拒守,死活也不再出战了,羊祜趁势将高都城围了起来,在高都的东西南北四面,各扎下一座大营,将高都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羊祜并没有急于进攻,对高都也是摆出了一付要打长久战的准备,赵固精心地准备了那么多的防御工事和器械,居然一样也用不上,反倒是被晋军深壕高垒地困在了城中,赵固不禁是暗暗着急,急盼刘渊的援兵到来。
刘渊当然也不能等闲视之,高都的安危那是性命攸关的事,一旦高都失守,晋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整个上党的防线就会全盘地崩溃掉。
刘渊也是头疼,蜀军在上党已经折腾了两年了,自己屡次围剿,都不见成效,这前门的狼还未驱走,这后门又来了一只虎,那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为了救援高都,刘渊只能是暂时地放弃了进剿蜀军的计划,率大军南下,直扑高都。
刘渊想着速战速决,很快地将围攻高都的晋军给解决了,这样才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蜀人,秋季的围剿计划落空了,但无论如何也不拖过这个冬天,必须要在年前,彻底地把蜀军给消灭掉。
在刘渊看来,只要匈奴军南北夹击里应外合,晋军腹背受敌,必然支撑不住,打退晋军的进攻,不过是迟早的事。
但刘渊没想到羊祜竟然会针锋相对,就在匈奴人抵达桃水河北岸的时候,羊祜也率军进驻到了桃水河南岸,与匈奴人隔河遥遥相对,准备打对峙战。
而这场战役,一打就是两个多月,在时间上,远远地超过了刘渊的预期,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终于发生了。
第834章 被迫撤退
了。刘渊想着和晋军速战速决,羊祜却是深壕高垒以拒之,根本不给刘渊与之决战的机会,颇有一点反客为主的味道。
羊祜的想法更是绝妙,接理说他远道而来,受困于粮草补给,自然地争取打速胜之仗,匈奴人做为防守的一方,以逸待劳,完全可以占据着主动。
但羊祜对高都是围而不打,将主要的兵力都用来对付北面的援军上,隔着桃水河,晋军深壕高堑,让以骑兵占多数的匈奴军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羊祜这种反客为主的打法让刘渊很是头疼,他越想速战速决,羊祜就偏偏不给他机会,将匈奴人拖在高都城下,进退不得。
羊祜之所以采用这种打法,因为他算准了刘渊要比他着急,高都之战越快解决,对匈奴人越有利,时间拖得越久,对匈奴人越不利,所以羊祜一到高都,就摆出了一付准备长期围困的打法,就连试探性的攻城举动都没有。
高都再坚固的城防,再完备的防御此刻都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人家压根儿就没来打,这让赵固有些郁闷地想吐血,而主动出战,在经历了那次偷营失败之后,赵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其至他觉得,晋军是设好了圈套,就等他往里面钻了,只要赵固主动一击,晋军很可能会对高都城发起致命的一击,无论如何,赵固也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刘渊在桃水河北岸,不得寸进,无计可施,让他是愁眉不展。
刘渊一直担心就是后方,当蜀军攻克寒山要塞的消息传来,刘渊的脸色顿时一片惨白。
要知道寒山要塞是整个上党地区的防御中枢,寒山要塞的存在,可以将三处蜀军分割开来,只要三处的蜀军不汇合到一处,他们就很难形成气候。
但刘胤瞄的就是这个急所,蜀军的第一次动手,目标就直指寒山要塞,并干脆利落地予以拿下,成功地实现了蜀军三军会师,整个上党的局势陡然间发生了变化。
刘渊一直忧心于此,在他看来,寒山要塞防御坚固,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不好说,但两三个月应该是问题不大,只要寒山要塞那边能顶住个两三个月,那么或许一切还有些转机,可惜寒山要塞依然没能守得住,而且和上次失守一个样,连一天都没守下来,这样的惨败,让刘渊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完了!
刘渊顿时便有眼前一黑的感觉,心头是一片的冰凉,他清楚地意识到,整个上党的形势已经是变得无可挽回了,寒山要塞的失守就如同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地压垮了刘渊。
紧接着屯留也宣告失守,城中的羯人全军覆灭,被蜀军给屠族了。
其实羯人的死活刘渊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无论是羯人、氐人还是其他的胡人,都不过是刘渊用来对付汉人的棋子,他们的存亡,对刘渊而言是无足轻重的,最多只是惋惜少了一个帮手而已。
但屯留的失守却是意义非凡,屯留和壶关左近,屯留失守,那就意味着蜀军很快就会对壶关发起进攻,而做为上党郡城的壶关,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壶关失守,那么整个匈奴人的退路就会被掐断,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