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旨也是一个火汉,如何经得起傅著的这般奚落,不禁是勃然大怒,道:“要战便战,难道某还怕了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娃不成?”
他暗自心道,这个傅著欺人太甚,不给他一点教训还真让他不知什么叫天高地厚,如果羊都督追究起来,自己便将这边的情形细禀便是,想必羊都督也不可能让晋军折了威风,更何况羊都督有令在先,如果蜀军已经拿下了晋阳城,必不必与之相争,现在的情况略有些不同,晋军虽然未能拿下晋阳,蜀军却也不曾入城,也就是说双方现在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周旨没有理由为之退缩。
想到这儿,周旨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挥刀向前,喝道:“那周某今天便鳞领教一下傅家枪法如何,看刀。”
周旨生得十分魁梧,膂力惊人,这一刀斩下去,势大力沉,真有泰山压顶的气势。周旨这把大刀,也不知阵斩了多少的敌人,面对甚是年轻的傅著,周旨自然没有把他放在心里,既然要动手,那就杀他个落花流水,让他知难而退,反正只要不伤及他的性命,羊都督那边想来也不难交待。
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争洗礼,傅著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看到周旨这一刀砍来,知其势大力沉,他没有主动地接架,而是灵活地侧身闪过,反身一枪刺出,快逾闪电。
周旨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傅著竟然是如此地灵敏,如此轻盈地就闪过自己刚猛而凌厉的一刀,而且还可以顺利反击,一枪刺了过来。
周旨忙挥刀去架,双方你来我往,战在了一处。
连斗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让周旨不禁是暗暗地心急,心想自己好歹也是成名的武将,竟然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打了一个平手,周旨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这事要是传扬出去,简直就是颜面大失,恐怕今后将成为晋军众将的笑柄。
想到这儿,周旨不禁手上更加了两分力道,刀刀不离傅著的要害。
傅著年轻气盛,自是不甘相让,一枪钢枪,舞若出水游龙,和周旨继续杀在一处,不分轩轾。
就在此时,晋军忽地有一人高声喊道:“周将军,羊都督有令,快快接令。”
周旨不敢违令,只得拨转马头,回归到本军阵中,接过羊祜的军令后一看,原来是羊祜要求周旨如遇蜀军,必须要后退数步才行,最大限度地保持与蜀军的距离。
看到这儿,周旨也只得是重重地哼了声,如果不是羊祜的命令,周旨真有心和傅著斗他个天昏地暗,这小子枪法了得,看来是深得傅佥的枪法精髓,这样棋逢对手,周旨也算是杀了个痛快。
傅著看到周旨退在一边,正欲讥嘲他几句,不意蜀军这边也有军士报了过来,傅著也只得是退下去接令了。
刘胤的命令也很简短,中心意思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以大局为重。”
傅著和周旨停止了交手,不过谁也没有后退半步的意思,都虎在了晋阳的城门外,互不相让。
其实羊祜也是抱着和刘胤同样的心思,晋阳空城无主,自然谁先抢下来就是谁的,所以羊祜在闻讯后的第一时间,就派周旨赶往了晋阳城,想趁蜀军反应不及抢先拿下晋阳城,这样一来,晋军至少可以占据主动。
但令羊祜没有想到的是,蜀军的反应也是相当地快速,尽管蜀军的驻军要比晋军远一些,但这丝毫也不妨碍蜀军的快速行动,结果事情却出乎意料,晋军没有拿下晋阳来,但也没有落到蜀军的手中,双方在城门口处于了僵持的局面。
羊祜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与刘胤撕破脸皮,尽管晋蜀相争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匈奴人的一步步败亡,双方的矛盾冲突自然会尖锐起来,类似于晋阳之争的冲突肯定会越来越多。
这样的局面显然是羊祜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刘渊只是撤走了,匈奴人真正的主力,还没有被消灭,如果因为一座城池和蜀军闹翻的话,接下来的仗恐怕就会变得十分地艰难。
所以从大局着想,羊祜还是决定隐忍一下,下令周旨后退一些,不得再与蜀军发生冲突。
偏巧刘胤也是同样的心思,所以双方原本剑拨弩张的局势陡然间又变得风平浪静了。
但双方就这样一直在城外僵持的局面似乎也不太好,所以刘胤又主动地派陈寿出使晋军大营,与羊祜会面,达成了一个临时的口头协议。
协议明确,双方在彻底消灭匈奴之前,不动刀兵。至于晋阳城,暂时由双方共管,沿晋阳城中的中轴线,将晋阳分为东西两城,晋军占据东城,蜀军占据西城,双方进入晋阳的兵马,各以一千人为上限,不得多派一兵一卒,在双方没有进一步的动向之前,均不可越雷池一步。
同时,双方口头约定,为了彻底地消灭刘渊,晋蜀大军主力应稍作休整,尽快地前往冀州。
第879章 混乱的冀州战局
一进入到冀州大平原,刘渊的心情便豁然地开朗了许多。
从晋阳撤离之后,刘渊的情绪低落,心情恶劣到了极点,并州的惨败让他刻骨铭心,丢掉了晋阳,更让刘渊有一种丧家之犬的感觉,毕竟刘渊出生在那儿,晋阳就是他的家,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不过来到了冀州,登临太行之巅,鸟瞰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刘渊心中的郁闷便一扫而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