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总算羊祜离开了,这冀州的天下,真正是归他司马骏了。
只不过现在司马骏掌控的,也仅仅只有冀州南部的几个郡,冀州北部的那些郡县,还尚控制在刘胤的手中,司马骏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高举伐蜀大旗,将蜀人彻底地逐出冀州并州。
司马骏的上任,是得到司马炎全力支持的,这一点让司马骏信心十足。丢掉蒲津关可谓是司马骏最大的耻辱,为了挽回颜面,司马骏就必须要在这场伐蜀之战有所作为,来一雪前耻。
司马炎的支持可不是口头上的,而是付诸于实际的,洛阳方面筹措了足额的粮饷还有军械辎重给养等物资,在源源不断地调往冀州。
在副都督的人选上,司马炎给司马骏配备的是冀州刺史文鸯和青州刺史马隆,文鸯自不必说,先前就有朝中第一悍将之谓,此番在冀州打得也是十分地出色。而马隆则是在青州作战中新进提拨起来的一员大将。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自幼智勇兼备,好立名节,曾任兖州武猛从事,匈奴起兵叛乱,进犯青州,由于青州是晋国的后方州地,守备较为松懈,匈奴人从平原郡渡过黄河,横扫青州诸郡,晋军莫敢攒其锋,当时晋国的朝廷已经是焦头烂额,主要的精力和兵力都放在南北两线上,对于东线的青州自然是鞭长莫及,只能是招募乡勇来抵抗匈奴人的入侵。
马隆响应朝廷的号召,在当地招募勇士,马隆所选之兵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能拉得开三十六钧的弩和四钧的弓,后来马隆募得了三千五百人,组织了一支乡勇军,进军青州与匈奴人作战,连战连捷,收复了东莞郡和北海郡,打击了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后来马隆因功升迁为司马督、青州刺史,平虏将军。
在刘渊败亡之后,马隆也在青州完成了大反攻,走投无路的五万匈奴军被迫向马隆投降,青州战乱彻底地平息。
此次司马骏的麾下,除了羊祜原有的十五万晋军之外,马隆还带来了五万的青州军,再加上归降晋国的五万冀州匈奴兵和五万青州匈奴兵,司马骏所掌控的军队,超过了三十万人,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司马骏自然是踌躇满志,信心大涨。
司马骏相信,就算刘胤的蜀军再强悍,那也敌不过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晋军,冀州这一仗,无论如何自己也是稳操胜券。
羊祜一路南下,渡过黄河直抵洛阳,还没等他进入洛阳城,冀州的大战,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秋高气爽,正是用兵的最好时机,司马骏对司马炎的心思还是琢磨得透彻,在粮草辎重及青州兵马尚未到位之前,司马骏就率先地向信都发起了攻击,并口出狂言,“三个月内将逆蜀逐出并冀二州。”
蜀军水淹信都之后,信都一带的千顷洼沦为水乡泽国,后来才逐渐地让洪水消退,信都才算是露出真容。目前信都尚在蜀军的控制之中,不过三十里之外,就是晋军所控制的南宫,双方在这一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做为冀州的中心要地,信都必然会成为双方争夺的要点,司马骏将目光锁定了信都,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只要拿下信都,就等于大涨晋军的士气,在接下来的伐蜀作战之中,晋军必将占据到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上。
烽烟再起,刚刚平息战乱的冀州之地,又将沦入到战乱的泥潭之中,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第921章 对手
拿到了刘渊的人头,刘胤是微微地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这次也真够悬的,蜀军布下了三路人马围追堵截,还是被刘渊逃到了易水河边,跨过了易水,那可就是进入到了幽州的地界,如果让刘渊逃到幽州,那就等于是泥牛入海,再无机会可寻了。
比较幸运的是,最终刘渊没有能跨过那一步,并不宽阔的易水挡住了他的去路,四面追兵如潮,刘渊自知无路可逃,拨剑自杀,五胡之乱的帷幕终于是落了下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蜀军进入到了休整之中,俘虏到了匈奴兵,将会被陆续地押解回关中去屯田,蜀军各军的兵员缺额,也在补充之中,筹集粮草,修缮兵甲,这个秋天,蜀军各军各营也是忙得不宜乐乎。
刘胤已经是责令各军加快进程,并派出专人进行监督,之所以如此地急迫,是因为刘胤很清楚,匈奴虽灭,但也绝不代表天下就会太平,根据青松从洛阳传回来的情报,司马炎已经下旨给羊祜,要他即刻发起进攻,收复冀州,一场晋蜀之间的最终对决,已经是悄然地进入了倒计时。
刘胤除了积极地布防之外,就是密切地关注着晋军那边的动向,派出去的斥侯,几乎要覆盖到整个的冀州地区,在晋军的内部,那些蜀军的密探也积极地活着,探听着一切的消息。
羊祜显然没有遵从司马炎的旨意,上表陈情,请求司马炎收回成命。但司马炎却是一意孤行,不但没有同意羊祜的劝谏,反而是撤掉了羊祜的职位,由汝阴王司马骏代之,而且除了冀州原有的驻军之外,青州的驻军也开始向冀州方向移动,一切的迹象表明,晋军已经是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开战了。
刘胤也没有想到司马炎竟然是如此地独断,羊祜好歹也是立了大功的人,没有羊祜,到现在匈奴人还在中原大地上肆虐,可就是羊祜稍微地拂逆了他的旨意,便立刻被打入了冷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