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呢?我该做什么?』
赵弘宣暗自想道。
不过他明白,他暂时还无法像四王兄那样慷慨激昂地说出那番话,因为他北一军的整顿之事至今还未彻底落实。
别看四皇兄的山阳军仅三万人,但正是这三万人,在前后两次北疆战役中,死死守住了山阳县,让孟门关的韩兵无法出兵河东,否则,当时魏国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赵弘宣暗自打定主意,待淇县边市这边的事情结束过后,他要立刻返回安邑,继续整顿军队,剔除一部分弱兵,将北一军打造成像兄长麾下肃王军那样的强军。
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有资格像今日的四王兄那样,慷慨激昂地说出『为魏人守国门』这样的豪言。
“哥,待我处理好这边的事,我也会回安邑,到时候我来找你。”赵弘宣说道。
“好。”赵弘润笑着点点头。
在闲聊了几句后,赵弘疆、赵弘宣、卫穆等人便相继离开,而赵弘润的宗卫们,也开始收拾东西。
平心而论,要不是为了等朝廷的回覆,赵弘润其实早就想前往河东郡西部了。只不过当时朝廷还未给出回应,他不太放心而已。
而眼下,既然刘介与陈汤同时来到,哪怕不用旁听,赵弘润也能猜到结果。
当日,赵弘润下达撤兵的命令,让商水军、鄢陵军、游马军相继撤回商水郡,只留下鄢陵军,跟随他前往河东郡——至于驻守在天门关的数千商水军,则暂时按兵不动。
因为彼此打过招呼,因此当商水军与鄢陵军撤出淇关、淇县等地时,山阳军、北一军、南燕军则迅速接管驻防。
出乎意料的是,当晚,襄王弘璟的幕僚刘介前来拜见赵弘润。
赵弘润本不想与襄王过多接触,但仔细想想,就这样把刘介拒之门外,却也不妥,因此,他便接见了刘介。
在见到刘介的时候,赵弘润隐晦地说道:“刘大人是摸错门了吧?刘大人要找的,不应该是四王兄或小宣么?”
言下之意,他不想参合雍王与襄王的事。
没想到,刘介微笑着说道:“肃王殿下误会了,在下此番前来,并非为襄王的公事,而是为私事而来。”说到这里,他低声说道:“在下曾向襄王殿下献『以铜换畜』之策,在下认为,此策与肃王殿下欲用商水游马重骑击垮韩国财政一事,或有异曲同工之妙?”
『……』
赵弘润颇感意外地张了张嘴,随即露出几许饶有兴致的神色。
“卫骄,奉茶!”
“是。”
第1043章:赴河东
? 当晚,赵弘润与刘介一直谈论到深夜,后者这才起身告辞。
然而在送走刘介之后,赵弘润忽然从宗卫穆青口中得知,雍王弘誉的幕僚陈汤亦在刘介到来后不久前来拜会,但碍于当时赵弘润与刘介谈地颇为投机,以至于宗卫们都没有贸然打搅自家殿下的性子。
“我与那刘介,聊了两个多时辰?而那陈汤,也等了两个多时辰?”赵弘润吃惊地问道。
宗卫们苦笑着点点头,想来他们也没想到,自家殿下竟会与刘介谈论足足两个时辰。
『坏了……』
幡然醒悟的赵弘润心中暗道一声,当即派人将等候已久的雍王幕僚陈汤请了过来。
奈何此时已过亥时,再加上雍王的幕僚陈汤说话实在无法激起赵弘润的兴趣,以至于赵弘润在与其会面时哈欠连连,最终,陈汤面色阴沉地离开了。
看着陈汤离去的背影,赵弘润心下苦笑一声。
因为他认识到,他被刘介被阴了。
与襄王的幕僚刘介洽谈足足两个时辰,但是对雍王的幕僚陈汤,赵弘润谈不到几句话就开始打哈欠,这让外人如何看待?
『这个刘介,好生狡猾,居然用我感兴趣的话题来引诱我……』
赵弘润在心中暗道。
不过他并不气恼刘介,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刘介的本事——倘若此人的发言无法激起他赵弘润的兴趣,赵弘润又岂会久留于他?
当然了,对此赵弘润并不感到气恼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刘介的才华。
因为此人向赵弘润提出了种种制约韩国的手段,有些手段类似于赵弘润记忆中的经济战——赵弘润在魏国呆了那么久,还是第一个碰到具备这种远见的贤士。
只可惜,刘介却是襄王弘璟的幕僚,这让赵弘润不由地再次心生感慨:又是一位不属于自己的大才!
但即便明知被刘介摆了一道,可赵弘润依旧毫不后悔,因为在他看来,此次与刘介的交谈,的确让他获益良多,刘介所提出的种种『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的观念,深合赵弘润的心意。
在刘介的观点中,韩国是一个内部既团结且又矛盾重重的国家:在受到外敌进攻时,国内的政治势力会暂时放下成见而联合对外;然而当局势和平的时候,似釐侯韩武、康公韩虎等人就开始因为夺权之争而相互对立。
因此,刘介建议从内部瓦解韩国,投其所好、以待其骄——这跟『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是用一个意思。
而刘介先前提出的『以铜换畜』的建议,也是建立在这一点上,目的就是为了让韩国的贫富差距越发拉大,让富者家囤千百斤铜,让贫者无下顿之粮,长此以往,韩国国内贫富阶层必然矛盾重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