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润压低声音叮嘱道。
私底下,他当然不会像诏令中规定的那样不近人情,让燕侯赵疆与桓侯赵宣这两位亲近的兄弟镇守边疆十年都不允许回大梁看望各自的母妃。
燕侯赵疆与桓侯赵宣对视一眼,脸上皆露出「我懂」的表情。
在寒暄了几句后,赵弘润想起了另外一桩事,对两位兄弟说道:“四哥,今年,我准备着抽调举国七成的军队去攻打河套,到时候……”
他话还未说完,就见纵使是燕侯赵疆都瞪大了眼睛,一脸兴奋地说道:“让我插一脚如何?”
赵弘润张了张嘴,顿了顿还是将未说完的话给说完了:“……到时候,麻烦四哥你替我看着点韩国那边。”
“让我守北疆?”
燕侯赵疆一脸失望,随即,讨好般地说道:“弘润,为兄一直以来都支持你,你忍心让为兄错过这般规模的战争?……镇守北疆算哪门子的将功赎罪啊?你下诏让我将功赎罪,那就让我出征河套,为我大魏开疆辟土!”
“四哥,你是河内守啊……”赵弘润苦笑着说道。
听闻此言,燕侯赵疆当即说道:“那这个河内守我不当了,这总行了吧?”
赵弘润无语地看向弟弟桓侯赵宣,却见后者立马表明态度:“哥,我可不是河东守。”
此后,燕侯赵疆与桓侯赵宣便缠着赵弘润,定要参与「攻略河套」的战争,赵弘润实在是被纠缠地没有办法,只好答应。
然而答应了还不算完,赵弘疆与赵弘宣又追问出征河套的具体日期。
赵弘润只好叫道:“等宋郡的消息,等宋郡的消息。”
“等宋郡的消息?”
燕侯赵疆与桓侯赵宣愣了愣,对此有些不解。
而与此同时,在宋郡的「乘氏」县外,赵弘润的宗卫高括,与内朝大臣张启功,随同着主使臣崔咏,驾驭着坐骑缓缓入了城。
坐在马背上,高括将一卷手指大小的密信拆开,在扫了两眼后,对崔咏、张启功二人说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北亳军于两日前兵不血刃攻陷了昌邑,驱逐了昌邑的县令。”
“啧啧……”崔咏啧啧两声,没有多说什么,而张启功则开口问道:“浚水、成皋、汾陉三军距此还有几日?”
“已至定陶,大概还有两日抵达乘氏。”高括沉声说道。
听闻此言,张启功点点头,随即对崔咏说道:“给你两日时间与城内的豪绅交涉,足够了吧,主使大人?”
崔咏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他在心中暗暗祈祷,但愿那些宋郡乡绅识趣点,否则,固然张启功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而高括这个太子赵润身边的宗卫,亦绝非善类。
第11章:交涉【二合一】
『PS:感谢“为你打called”、“夏侯莫离”、“Devlin”三位书友的万币打赏,感谢“小思一下”书友的两万币打赏,目前【0/19】。』
————以下正文————
三月初四,在宋郡昌邑城内的「昌府」内,已年过六旬的老家主「昌歑」,在府内的偏厅,与长子「昌满」一同接见了北亳军的渠将「陈汜」。
这个陈汜,即是前两日兵不血刃攻陷了昌邑的北亳军渠将。
但奇怪的是,明明陈汜这位北亳军渠将手握兵权,但是在昌歑面前,却是隐隐执后辈之礼,毕恭毕敬。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昌歑所在的家族「昌氏」,源出于子姓,与「子姓宋氏」的宋王室同出一支——确切地说,昌氏的祖先,曾是某代宋王的儿子,受封昌地作为采邑,这才有了昌氏一族。
因此说白了,昌氏一族乃是宋国的王公贵族之后,而且曾经还是昌邑这座县城的主人。
当然,如今的昌邑,已然不再是昌氏一族所拥有,但不能否认,昌氏一族作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本地依旧享誉着极高的威望。
毫不夸张地说,北亳军渠将陈汜之所以能兵不血刃拿下昌邑,昌歑与昌氏一族,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即便陈汜是手握重兵的北亳军渠将,在昌歑面前依旧是持晚辈礼,毕恭毕敬。
当然了,更要紧的是,昌歑与昌氏一族,还是暗中资助北亳军的金主之一。
“……钱粮之事,陈汜将军不必担心。”
端着宋地烤瓷的茶碗,昌歑在抿了一口茶水后,笑眯眯地说道:“老夫已联系过几位老友,彼此筹措了一笔钱犒赏义军……”
听闻此言,陈汜脸上顿时洋溢笑容,忽然,他开口问道:“昌公,不知您能否想办法替我军弄一批军备?”
听闻此言,昌歑脸上流露出几许凝重之色,皱眉问道:“是因为魏公子润么?”
“嗯。”陈汜点点头。
原来,前一阵子魏国爆发内乱时,北亳军趁虚而入,相继收复了曾经被魏军占据的「任城」、「南平阳」、「昌邑」等地,可没想到,前几日他们忽然收到来自魏国那边细作的消息,这才得知,魏国那场「三王」引发的内乱,已经被魏公子润强势镇压。
随即,那位魏公子润摇身一变,成为了魏国的监国太子。
这则情报对于宋郡的北亳军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噩耗:暂且不论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魏公子润,在庙堂上是否也具备相同的才能,关键在于魏国镇压了叛乱后,那么显而易见,魏国必定会针对他们北亳军近期来的举动采取相应的报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