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次,楚国就仿佛完全站在道义至高点去抨击魏国,指责魏国作为中原的霸主国,不思比邻和睦,无端进攻齐国等等。
总而言之,楚国数落魏国说得的大义凛然,只有一小部分人才看得出来,楚国之所以对此不满,大概是因为魏国与齐国的战争,让楚齐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致。
然而这一小部分人所看到的真相,事实上也只是表面而已,魏楚两国失和的真正原因,在于魏国经久不衰,已展现出力压韩、齐两个国家的可怕实力,倘若楚国依旧不闻不问的话,那么,待魏国兼并韩齐之后,楚国别说跟魏国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或将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因此,必须在此刻,打断魏国的势头。
魏兴安十年七月,鉴于楚国公开发表言论指责魏国针对齐国的不义战争,魏楚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而同时,齐国则立刻响应楚国对魏国的声讨,指责魏国行事霸道、不足以为中原领袖云云,并隐晦地表示,愿尊楚国为霸主,抵抗不仁义的魏国。
面对着楚、齐两国的声讨,魏国的文人亦纷纷展开反击,反过来声讨楚国,指责楚国不应当与齐国这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国家站在一起。
总而言之,从七月到八月,魏国、楚国、齐国三方展开隔空骂战,彼此都希望在道义上占据至高点,让天下人颇为迷惑,分不清到底孰是孰非。
事实上,孰是孰非并不重要,无论是魏国也好、楚国也罢,都不会幼稚地认为单单依靠舆论就能打败对方,说到底,他们各自引导的舆论,只不过是为了给这场「魏楚之战」预热,让更多的魏人、让更多的楚人站出来支持自己的国家而已。
这不,待等到入秋前后,楚国见时机成熟,便立刻对魏国下达最后通牒:停止攻打齐国的这场不义之战!
对于楚国所谓的最后通牒,魏国当然不予理会。
鉴于魏国的‘执迷不悟’,楚国终于在该年的十一月,宣布对魏国宣战,并且组建「楚齐联盟」,共同抵制魏国。
十二月,韩国响应楚齐两国的号召,正式对外宣称加入联盟,组成「楚韩齐三国联盟」,迫使魏国妥协,自罢中原霸主的位置。
对于楚、韩、齐三个国家的逼迫,魏王赵润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魏兴安十一年正月,魏王赵润于雒阳王宫垂拱殿下诏,改年号为「昭武元年」,且于同日,宣布对韩、齐、楚三国宣战。
中原,再次掀起战争。
第211章:魏楚交锋首战:商水战役!【二合一】
魏昭武元年二月,魏楚交兵,楚国王都寿郢命三天柱之一平舆君熊琥为「楚西讨魏诸军主帅」,负责率领楚西各路军队,一同进攻魏国。
从楚西方向进攻魏国,进攻对象无疑就是魏国的「商水邑」,这是魏国抵御楚国的第一道防线。
这道商水防线,囊括众多,它西始「伊阙」,即当年羱族羚部落的居住地,后来归属魏国之后,魏人为了有效地驱逐在伊山、阳翟一带的羯族溃兵,遂在伊山建立了关隘——其中的「伊山--阳翟」的山道,后来成为商贾从魏国腹地往返三川郡的重要道路。
自伊阙关往东,经阳翟,再经「汾陉塞」、「围墙」、「许县」、「召陵」,最终连接「商水县」,这即是完整的「对楚商水防线」,整条防线长达近三百五十里,其中依山傍水设有有许多岗哨、城墙、要塞以及地方魏军军营,相比较二十年前为了抵御楚国而建造的汾陉塞,防御能力何止翻了几倍。
二月中旬,楚平舆君熊琥率领麾下「平舆军」,进驻魏楚两国的边界,「上蔡」。
上蔡,自几十年前便是位于魏楚两国交接的一片荒废之地,伫立在这片荒地之中的废城「蔡城」,一直以来聚集着一群法外之徒,在魏公子润与楚公子熊拓展开走私之前,这里有着魏楚两国最重要的走私渠道。
时隔二十年,重新回到这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平舆君熊琥心中亦难免有些感慨。
因为在二十年前,他与熊拓最后一次攻打魏国,就是从上蔡出兵,由泌阳君熊启牵制住汾陉塞的军队,再由熊拓、熊琥率领十六万大军,对魏国发动骤然袭击。
当时,战况一开始非常顺利,熊拓麾下的子车鱼、宰父亘、连璧这三位大将,配合平舆君熊琥,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一举攻克了魏国七座城池,记得当时熊拓、熊琥二人还为此沾沾自喜: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一年左右,他们便可攻打到魏国当时的都城大梁。
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凶恶的攻势,引出了魏国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即魏公子润,或者说,是如今的魏王赵润。
『二十年了……么?』
坐在蔡城军营的帅帐内,平舆君熊琥回忆着当年那场仗的经过,随即就感觉双腿隐隐作痛。
这其实是心理作用,毕竟他的双腿,并没有什么伤疾,但不能否认,当年的魏公子润在抓获他后,曾将他的双腿用短剑捅了个对穿。
他至今曾没有忘却,当年年仅十四岁的魏公子润,那张既稚嫩而又让人感到心惧的脸孔。
『赵润……仔细想想还是挺英俊的。』
嗤笑一声,平舆君熊琥站起身来,迈步走向帐外。
说起来也奇怪,明明是大战将至,但平舆君熊琥心中想的,却是魏王赵润那位堂妹夫,以及他的妹妹、魏王后芈姜——他觉得,妹夫跟妹妹,着实很般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