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韩王然还在世,倘若侯韩武还在世,他们多半还能咬紧牙关再支撑一段时日,可问题是,韩然、韩武相继过世,他韩国,再没有能匹敌魏王赵润的雄主。
国者,无民不立、无王不兴,魏国有魏王赵润那般的雄主,注定会日益强大;而他韩国,再失去了韩王然与韩武后,注定衰败而亡这即是天数!
近几日,在韩徐暂住于晋阳的这段时间内,他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即这个国家是否还存在希望?
在经过反复思量后,他遗憾地得出结论:这个国家,已毫无希望。
至少他看不到。
事实上,阳邑侯韩徐觉得李睦的计划有很大的机会实现,可那又怎样?
收复了蓟城又如何?
待等魏国解决诸国联军、解决秦国,势必第一个复攻韩国,难道他韩国到时候就挡得住魏国的军队了?
怎么可能!
别忘了,他韩国与魏国这场仗,从对峙到开战再到结束,整整持续了六七年,那时的韩国尚且挡不住魏国,难道似眼下这般千疮百孔的国家就办得到?
这才是阳邑侯韩徐不支持李睦的原因:他觉得李睦的这个计划,毫无意义,根本无法改变局势。
倘若硬要说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除非魏国被诸国联军或秦国击败,且魏王赵润这位雄主战死,魏国陷入政权争夺无力顾忌他韩国,这才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
可问题是,攻陷了蓟城的魏军,今年即将攻打到齐鲁两国,齐鲁两国在力求自保的情况下,必定会召回攻伐魏国的军队诸国联军的溃势,已经清清楚楚摆在眼前!
待魏国击溃诸国联军后,它只需调转枪头击败秦国,便能取得这场仗最终的胜利,成为整个中原唯一的赢家。
这天下的走势,已经清清楚楚摆在面前了!
韩徐实在不明白,何以李睦仍然觉得尚有机会匡扶国家,匡扶一个早已毫无希望的国家。
摇了摇头,阳邑侯韩徐劝说李睦道:“李睦将军,国人思定,莫要再挑起战争了……”
李睦深深看着乐成与韩徐,良久摇了摇头,叹息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值国家动荡不安,我辈当慷慨捐躯、为国尽忠,虽前途凶恶多舛,亦无所动摇……”
说到这里,他见乐成、韩徐默然不语,似乎并未被他所打动,他心下黯然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李某就此告辞。”
说罢,他带着长子李,起身离去。
约一炷香工夫后,李睦带着长子李以及几名骑兵护卫,从蓟城的北城门离开。
在一个时辰前,他饱含着希望进了这座城池。
然而一个时辰后,他满怀着悲凉、失望、愤懑的情绪走出了城门。
“想不到,乐成、韩徐二人,竟是这等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之辈!”长子李愤愤地骂了几句,旋即询问父亲道:“父帅,眼下我等该怎么办?”
只见李睦扭头看了一眼晋阳城,长长吐了口气平静了一下心神,旋即正色说道:“回河阳邑,想必那一带仍有对忠于这个国家的将士,然后……便去代郡。”
显然,李睦那颗挽救国家的赤诚的心,并未因为乐成、韩徐二人的拒绝援手而变得冰冷。
与此同时,在晋阳北城门的城楼上,乐成、韩徐默然注视着李睦策马离去的背影。
他二人一致认为,李睦这无谓的反攻,是极其愚蠢的做法,但不知为何,回想起李睦那义无反顾的态度,他们亦不由地感觉心中有些羞愧。
就好似当了逃兵似的。
不!
乐成使劲摇了摇头,喃喃说道:“这个国家注定覆亡,李睦妄图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局势,他日必遭恶报!”
在旁,阳邑侯韩徐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时,乐成的护卫在旁说道:“将军,方才在城内,您为何不拿下李睦,将其绑于桓王赵宣面前?……待等他日李睦的所作所为被魏国得知,魏国或会因此而迁怒将军。”
“呵呵。”
乐成轻笑一声,没有解释的意思。
逮捕李睦向魏国邀功?
倘若他真敢这么做,那他的名誉可就真的毁了。
李睦那是何人?
那是北原十豪之首,与他乐成、韩徐同是韩国的将领,并且在太原郡遭到威胁时,李睦曾多次派兵援助,有恩于他乐成、韩徐二人,倘若他乐成胆敢绑下李睦向魏国邀功,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他?
更何况,李睦正准备打着匡扶国家的名号反攻蓟城,那些愚昧的韩国平民,在暂时还未认清楚此举会遭来什么恶果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被这个口号所吸引,聚集到李睦麾下此时他乐成胆敢动手绑下李睦,那他就是整个韩国的罪人,将被千千万万的韩人所唾弃。
不过乐成也知道,李睦的图谋,注定失败。
过不了多久,这个李睦就会成为魏韩两国朝廷共同的眼中钉、肉中刺,待等李睦的行为引起了魏国的愤怒,甚至于遭到了魏国的报复,那些愚昧的平民,必将一哄而散。
到那时候,蓟城不待见李睦、千千万万的韩人不待见李睦、魏国亦不待见李睦,李睦或将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公敌。
……深谋远虑如你李睦,难道真看不清你前方究竟是一条怎样的不归路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