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真是……』
赵弘润摸着下巴,半响没有说话。
说实话,李鬻的提议让他很是心动。毕竟他原本就不是为了争权而企图吞并兵铸局,说白了,只是为了让兵铸局能跟上冶造局的脚步,或者说。跟上他肃王弘润的脚步。
而李鬻的提议,让他挑不出什么刺来。
半响后,赵弘润正色问道:“李尚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李鬻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这意味着。我兵部将采纳贵署的『度量衡』作为唯一的标准,将贵署的制定视为规范。”
听闻此言,工部尚书曹稚与兵部左侍郎徐贯面色微惊。
继工部之后,兵部也将采纳冶造局的『新度量衡』?!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无可厚非,毕竟冶造局如今所打造的器物,皆是按照『肃氏度量衡新规』打造的,倘若兵部打算采用冶造局的新工艺,就只能抛弃部府内的旧度量衡,以『肃氏度量衡新规』取而代之。
这就意味着。离赵弘润心中『统一、规范全国度量衡』的目的更近了一步。
“本王有条件!”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
这次的谈话谈到这份上,他也没必要再假装什么了,毕竟李鬻提出来的建议,的确是双赢建议。
『只要不是想吞并兵铸局,什么都好说。』
“肃王殿下请明示。”李鬻拱拱手正色说道。
“首先。”赵弘润竖起一根手指,沉声说道:“我冶造局负责设计国内军队的武器装备。”
『唔??』
李鬻疑惑不解地望了一眼赵弘润,有些糊涂了。
毕竟一旦兵铸局与冶造局的合作达成,冶造局自然是负责设计国内军队的武器装备,这有必要重申么?
一瞧李鬻那疑惑的表情,赵弘润就知道这个老头不明白。遂解释道:“李尚书恐怕不明白本王的意思。……本王的意思是,倘若我冶造局设计出一款新式的装备,并希望这款装备能取代原先的装备,兵铸局与兵部不得反对!”
这个问题。事实上赵弘润已考虑多时了。
在他看来,魏国的军队制武器装备,规格过于陈旧,而且还有一些没有必要的装备。
比如铁剑。
这是魏国军队最常见的武器,但它适合用在战场么?
可能在最早的战场比较适用,然而。它必定将被更利于劈砍的刀所取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对于骑兵而言,铁剑的作用根本不如有弧度的弯刀更加适用。
这一点赵弘润心中清楚地很。
但难就难在,以他一己之力,想要对魏国军队用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武器装备做出改动,这真的很难。
想想也是,即便刀比剑更适合战场拼杀,可那些习惯了使用铁剑的士卒们,又怎么能接受一柄陌生的武器呢?
除非强行推出,
但若要强行推出,就必须得到兵部的支持,否则,就算是肃王也办不到。
而听闻此言,李鬻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毕竟李鬻也明白,这个问题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冶造局所设计的武器装备不适用于战场呢?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难道要他们兵部来背黑锅?
退一步说,事实上他们兵部背的黑锅也不少,也不在乎这一项,可关键在于,若是那款新装备使前线的士卒打了败仗呢?这个罪责谁来承担?
再说句不好听的,倘若因此使整个魏国陷入了不利局面,谁来负责?
想到这里,李鬻皱眉说道:“恕老朽说句不中听的,贵署的工匠根本不曾踏足过战场,如何知晓该怎样设计装备?”
“这一点李尚书可以放心,本王会抽调驻军六营的士卒,采取他们的建议。”赵弘润完美地解决了李鬻的考虑。
“听取士卒的建议?”李鬻惊讶地望着赵弘润,他这才意识到,他所考虑的,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恐怕早就考虑到了。
“好!”李鬻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赵弘润的第一条要求。
见此,赵弘润又说道:“其次,若是我冶造局出现人手不足时。允许我冶造局借用兵铸局的工匠。”
李鬻想了想,说道:“可以。……不过,希望是在兵铸局空闲的时候。”
“这个当然。”
在屋内众人的旁观下,赵弘润与李鬻逐渐取得了默契。
事实上。除了第一条让李鬻觉得“影响巨大”外,其余几条,李鬻感觉都很中肯,这让他再一次证实:眼下这位肃王殿下,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企图谋夺兵铸局。
不过话说回来,赵弘润所提出的最后一条,倒是让李鬻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原来,是赵弘润向李鬻提出,他要驻军六营更换下来的旧装备。
毕竟这批八万人左右的旧装备,暘城君熊拓早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预定了,如今得此机会,赵弘润自然要将这批装备从兵部手中拿过来。
不过对此李鬻十分纳闷:“殿下想要驻军六营更换下来的旧装?殿下要那些旧的武器装备做什么?”
见此,赵弘润睁着眼睛说瞎话:“本王想将这批装备供给鄢陵军与商水军。”
李鬻奇怪地瞧了一眼赵弘润。
如今朝中,谁不晓得鄢陵军与商水军那两支楚国的降兵。除了大魏天子外,就唯有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才能调动,连他们兵部也调度不动,说这两支军队是肃王的嫡系,这毫不为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