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么?仅仅还只是第一仗正式交锋而已啊!怎么弄地跟最终决战似的?
吐出一口恶气,李慎沉声说道,“撤!——传令三军,向西北后撤六十里立营,重整军势!”
“王……王爷?——三位军团长皆已在着手抗击周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一名小校急声劝道。
废话!难道本王不知?
问题是,在这种混乱局势下,本王的白水军如何应战?藩王军大多是乌合之众,最多只能起到人数上的优势,损失就损失了,本王的白水军,那可是精锐,岂能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白白牺牲?
“传令,三军后撤六十里立营!”
咬牙切齿地下达了命令,秦王李慎面色铁青地望了一眼周军南营方向。
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吧?逼本王后撤,好叫你周军能有立营之地。
跟本王搏命……你就不怕费国军与马聃军全军覆没么?那可是四万多的兵力啊!若是折在这里,本王看你还拿什么跟本王斗!
你以为本王就真不敢跟你在这边死磕?唔?
你以为……
啧!算你狠!
向来谨慎小心的秦王李慎,满脸愠色,一拳砸在面前的桌案上。
忽然,李慎好似是意识到了什么,眼中露出几分惊愕之色。
“等等,似这种冒进搏命、不惜玉石俱焚的用兵方式,比起长孙湘雨,倒更像是出自另外一个人的手笔……”
天上姬刘晴!
眯了眯眼睛,李慎脸上闪过一阵难以置信之色。
显然,他被他自己的猜测惊到了。
第九十九章 秦王的软肋(二)
“铛铛铛——!!铛铛铛——!!”
急促而密集的警钟声,响彻了这片连绵数十里的叛王军营寨。
因为刘晴的巧妙算计,叛王军中真正堪称精锐的白水军将领分散到了各藩王营寨整编军队,直接导致费国军的两万骑兵如猛虎入羊群,横行无阻,连续突破并且压制各个藩王军的营寨,将进兵的方向直接对准了秦王李慎的白水军本营。
“吁!”
乱军之中,一名周军将领紧勒马缰,皱眉望了一眼远处尚在混战的战场,观此将容貌,倒也并不陌生,正是谢安麾下冀州兵骁将李景。
在楚王李彦兵败身死之后,刘晴接替长孙湘雨成为周军军师,强化了作为两翼偏师的费国军与马聃军,因此,李景还有他的老搭档苏信便重新回归到了费国麾下,此番长途远袭叛王军的数十里连营,李景与苏信二人便是以万骑之将的身份应战的,即指挥万人骑兵作战的大将。
平心而论,李景与苏信的个人武艺并不咋的,以至于唐皓、马聃、欧鹏、张栋这些原本的降将都渐渐爬上了比他们还要高的军职,尤其是马聃,几乎与身为冀州军主帅的费国平起平坐,成为了主帅谢安的副将,两翼偏师的大将。
但话说回来,李景与苏信终归最初就是冀州兵出身,虽然武艺远不如费国、廖立、马聃等冀州军中的一线勇武猛将,但说到灵活指挥骑兵作战,他们自有自己那一套手法。
骁将,局部战场上的主力将领,能做到对敌军带来压力,扩大己方的胜势,无法像万夫莫敌的猛将那样在危急关头独当一面,在必要的时刻遏断敌军的士气,也无法像一军主帅那样从战略层次思索战事,以最小的战术上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战略上的优势。
但不可否认,骁将才是在厮杀战场上最活跃的,毕竟像梁丘皓、梁丘舞、阵雷这种堪称一人成军的怪物终归是极少数,一般一支军队的璀璨功勋,还是要通过军中大量的骁将带领麾下士卒一刀一枪地拼杀出来。
“报!就在方才,苏信将军大破绵阳王藩军,亲自斩杀该叛王,朝着下个营寨进兵……苏信将军要求我军与其并进!”一名轻骑小校策马匆匆来到李景身旁,恭敬地向他传达有关于苏信的消息。
“……”李景闻言皱了皱眉。
两万骑兵分成两部,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这是他与苏信早前便商量好的战术,因为这样非但可以做到相互掩护,才能叫叛军顾此难顾彼。
事实上,白水军第二军团军团长黄守确实是被李景与苏信这一手搅地头昏脑涨,因此这才急忙向秦王李慎求援,请求增派将领,毕竟黄守只有一个人,挡下李景就漏了苏信,挡下苏信就漏了李景,总不能将他黄守从中劈开当两个人使吧?
但是,这个战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机动性。
不可否认,李景与苏信这一招招数,其实是从东军四将的项青与罗超那边偷学过来的,毕竟项青与罗超正是最擅长用这种战术率领东军骑兵骚扰、甚至是分割敌军的猛将,而且他们二人的个人武艺甚至能与费国比肩,除非碰到像梁丘皓、阵雷、杨峪、伍衡这种层次的敌将,否则,一般军队很难阻挡住这两柄东军的利刃。
然而问题在于,他李景与苏信可并非项青以及罗超,麾下的冀州军骑兵也远不如东军神武营,因此,便出现了苏信已攻克所在敌营、准备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进发,而李景却还被阻挡在原地的尴尬局面。
要知道,这种战术若是无法做到齐头并进、无法做到相互配合,那远不如将所有骑兵扭在一块使更加有效。
而就在这时,远处一名偏将匆匆赶来,口中汇报的战况让李景着实松了口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贱宗首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