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祖之才,无需科考了,我已心知肚明,将军府尚缺一主簿,德祖可愿前来!?”
“固所愿也,何劳将军垂询耳!”
“好!我们回府!”
一行人回了州府,郑浑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荀彧去处置政事了,而韩彦留下毛玠、王凌二人,也免得气氛尴尬,对于杨修,韩彦觉得历史上杨修死的很冤枉,三国演义中说是因为杨修私自揣测曹操的心意,以“鸡肋”宣示撤兵之意,曹操气愤,杀了杨修,但是韩彦知道,这是罗大忽悠在瞎说,在罗大忽悠的书里,反正跟着刘备的才是好人,其他的都是猥琐男。其实真的的原因还是杨修站错了队,在世子之争中,杨修是支持曹植的,而曹操已经选中了曹丕,自然不可能留下杨修,毕竟杨氏的威望太高了,曹操也很是忌惮,所以随便找了个罪名处决了他。
“德祖,到了河北,没想到却隐身邯郸书院,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外人得知,连累你的父亲!”
“是啊!李郭二贼擅杀朝臣,长安不宁,关中原本富庶之地,可惜到现在,百里萧条,百姓十不存一,唉!”说到这里,杨修眼中很是伤感,董卓之后,又是李郭,他是亲身经历的,所以让他难以接受。
“此二贼,迟早必不得好死,德祖放心,其实我亦早有新进取长安,奈何河北多事,鞠义之后有公孙瓒,公孙瓒之后又有张燕,张燕之后又是地方豪强作乱,河北也没有消停过,现在我欲开渠惠利百姓,一两年之内也是难以用兵啊!”韩彦说的很真诚,虽然不是他的心里话,但是表情很到位,让众人都是暗暗钦佩。
“主公,今番王烈三人前来,想必是有所图,主公还需要重视啊!”杨修岔开了话题,这件事说下去,他就想到自己的父亲,实在不敢多想。
“放心!我已经派人前往跟踪他们了,他们这样张扬,肯定是有所图,我猜测,他们极有可能是奉了袁绍的命令前来的。”
杨修闻言,当下也是点头赞成,说道:“袁绍确实是最大的嫌疑人,袁绍窥测河北久矣,若是今番王烈等人得手,那势必会影响河北的士子之心,这是釜底抽薪啊!”
韩彦其实也想到了,他们若是成功了,河北士子必会奉他们为大才,到时候他们振臂一挥,带着这些人去青州,那韩彦建书院可就白忙活了,全部便宜了袁绍,其实韩彦也已经想到了这一层。
“确实如此,袁绍帐下不是没有能让,许攸、逢纪、郭图、荀谌尽乃当世大才,郭图善于揣测人心,许攸有奇才,逢纪、荀谌善兵机,还有、崔巨业、管统、刘献等人相辅佐,都不是善与之辈,否则袁绍也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全夺青州,占据徐州,势力还延伸到了兖豫、淮南之地,当今天下,也只有主公能够与之相比了。”
“若真是如此,此必是郭图或者许攸的计策,不过他们这次算是白费心机了,碰到了你杨德祖,也是我河北之幸啊!”
“主公太过称赞了,属下担当不起啊!”杨修连忙谦虚起来,如今的杨修在邯郸书院修习了一段时间,不比先前了,虽然有些自傲,可是还不到恃才傲物那个程度。
“德祖啊,将军府主簿,也不过是个虚职,没有什么事情忙活,你先跟着孝先,孝先现在正在主持筑城之事,所以呢,你多跟着孝先学习学习,孝先可是我河北的擎天一柱,我可是宁失十座城,不丢毛孝先。”
毛玠这几年在韩彦帐下确实不是吃白饭的,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着称。后来投靠韩彦,提出“广修耕植,勤畜军资”的战略规划,得到韩彦的欣赏,韩彦也是一直在按照毛玠的提议行事。前番韩彦改制,推出新政,其中就撤并了一些机构和官职,因为毛玠是长史,最为亲近韩彦,很多官员就私下向毛玠求情,毛玠对以私情向他求官的一概拒绝。建立情报网、参赞军政要机,是韩彦帐下首号心腹之人。
“以后就多多辛劳长史照顾了!”
“不敢!不敢!主公太过夸赞了,我是担当不起的!”毛玠被韩彦夸得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擎天一柱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能够被韩彦这样说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
“主公可曾听说过,现在民间百姓口口相传,河北有‘六才’?”
韩彦看向王凌,这个他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也难怪,他一年三百六十天,能够休息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他要是偷懒,还怎么执掌河北,做官员们作表率呢,所以难得到百姓之中去一次,哪里知道这些呢?
王凌笑道:“‘六才’,乃是政才荀彧、智才郭嘉、将才张颌、工才毕岚、兵才蒲林、书才左伯。文若先生乃是主政之才,堪比汉初萧何;奉孝先生乃是智谋之才,可比陈、良;张颌将军乃是大将之才;毕岚乃是工艺之才;蒲林善造兵械甲备,是兵才;左伯造纸,就是书才了。”
“哈哈……想不到他们现在都出名了,只是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成为其中一才啊?”
“主公乃是君主之才!”
杨修这句话一出口,众人都停止了笑容,尴尬的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
“德祖失言了!”王凌冲杨修使了一个眼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