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依子温所言,韩珩为代郡郡守,魏攸为右北平郡守,徐邈为上谷郡守,廉昭为渔阳郡守,鲜于辅为辽西郡守,我表子温为度辽将军,鲜于银为怀集将军,还望诸位助我早定幽州!”
“属下等人谨遵主公之令!”当下三人对韩彦行礼参拜,行大礼表忠心,韩彦也不在意什么,扶起三人,安慰一番,开始询问公孙瓒的事情。
“如今你我两军汇合,近十万兵马屯积于此,而公孙瓒退守易京,坚守不战,在内广开屯田,长久下去,我军可消耗不起啊!”韩彦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十万兵马,每天吃喝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凭借冀州的积蓄,也消耗不了多长时间,若是全部消耗在此,那韩彦还拿什么去跟别人争,所以每一颗粮食、每一个兵士,韩彦都是很珍惜的,他不是靠人命打基业的人。
“主公不必忧虑,公孙瓒大败在前,精锐损失殆尽,迟早都会死于主公之手,易京得公孙瓒修缮已久,不宜强攻,主公只需于鄚县、范阳、高阳三地屯驻兵马,边屯田边防御,困死公孙瓒,公孙瓒以易京一城,岂能久持,且公孙瓒为人,主公也略有知晓,其人偏狭,久必有变,届时主公再发兵征伐,可一举而定。”阎柔献计道。
韩彦颔首赞同,随即看向身边的辛评,想听听辛评的看法,辛评看到韩彦的表情,出列说道:“阎子温所言有理,主公只需派遣兵马驻守三城,久后必有战机,如今公孙瓒不过三万兵马,精锐尽失,一时半会也恢复不了元气,主公不想徒耗钱粮兵马,正好以缓计破之。”
见辛评也赞同,韩彦这才心中应允下来,但是驻守三城的兵马可要仔细挑选,现在韩彦最感觉乏力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手不足,审配有谋,可是需要坐镇邺城,沮授又在西线,荀彧所擅长的是谋划与内政,临阵献计,非其所长。现在韩彦最缺的就是谋臣武将,手下将领,也就张颌、高览、韩猛三人有些本事,其余人也就是中等水平,韩彦此时最嫉妒的就是袁绍,部下谋臣武将无数,还真不是他能够比的,若是真的打起来,韩彦自己也不知道有几成胜算。
“鲜于银将军,你领一万幽州兵马驻守鄚县,仲治,你下令给张颌,让田豫领一万兵马驻守范阳,至于葛城,仲治以为何人可担此任?”韩彦将问题抛给了辛评,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谁合适,手下就那么几个可靠的将领,有能力的不在这里,都在重要之地,所以韩彦实在想不出找谁来驻守葛城。
辛评何等精明之人,知道韩彦的心思,微微一笑,说道:“主公难道忘了前番投效而来的夏侯兰吗,我观夏侯兰此人武艺不俗,主公只需遣一智谋之人佐之,夏侯兰足可担此任。”
韩彦确实忘了这么号人,夏侯兰他没有印信,也是他征伐幽州之前前来投效的,武艺不俗,韩彦只是见了一面,印信不深,所以没有记住,现在辛评这么一说,韩彦就想了起来,虽然韩彦对夏侯兰不了解,但是辛评举荐的人,韩彦是不会怀疑的。
“好!”韩彦当下拍案而起,说道:“仲治速招夏侯兰前来,由他驻守葛城,另外派沮授之子沮鹄为司马,辅助夏侯兰。”
“喏!”辛评很是感动,韩彦没有任何迟疑就答应了他的提议,这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让辛评心里感动温暖。
弱弱的求收藏和推举
☆、第三十七章 调转枪头
三天后,刚刚抵达黎阳的夏侯兰来到了易水大营,对于韩彦为何如此急切的调其来此,夏侯兰不解,投效韩彦的时候,韩彦对夏侯兰没有多少重视,夏侯兰乃是贫家子弟,出身微寒,但是韩彦第一次见面就任命他为都尉,夏侯兰还是很感动的,现在韩彦千里疾书而来,夏侯兰有些不知所措。
三天时间,夏侯兰几乎是马不停蹄,三天时间,没有只在中途休息两个时辰,抵达之后,夏侯兰顾不得休息,直接前往大营面见韩彦。
“末将见过主公!”
韩彦上前扶起夏侯兰,笑道:“子幽,这么急招你前来,乃是有大事相托啊!听仲治说,你少时乃是跟随枪神童渊?”
面对韩彦的热情,夏侯兰有些手足无措,答道:“正是!末将跟随家师学习枪术七载,年初方才下山,之后就回了真定老家,听闻主公招贤纳士,所以前来相投。”
“好!既然是童渊先生的弟子,必当不凡,现在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
“请主公吩咐!”夏侯兰恭敬的说道,丝毫不敢有所造次。
韩彦对夏侯兰沉稳的性格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现在公孙瓒退保易京,我欲围而不攻,困其于易京,所以需要三将驻守周边,以防公孙瓒出城掠夺,现在范阳、鄚县都已经有了安排,唯有葛城尚未有人选,葛城虽小,然关系重大,乃是冀州西北之门户,我想将这个重任交给你,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
面对韩彦突然的重托,夏侯兰懵了,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做,太出乎意料了,夏侯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不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而是忘了回答。
“子幽不愿?”韩彦见夏侯兰半天没有反应,又询问了一句。
夏侯兰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拜道:“末将愿意,多谢主公信任,末将誓死坚守葛城,不使公孙瓒有机可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