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童氏百年_金色麦田【完结】(23)

  夜里也总想入非非,早晨起来,经常像学习了一整夜,疲惫的很。为了转移注意力,已经疏远的篮球又被我捡了回来。这几天,几乎一天一场。两双鞋的鞋底都明显的磨薄了,走路甚至都硌脚了。由于劳累,晚上入睡,容易了许多,也早了许多。

  还有一点,我自己也感觉到了,我平时有意无意的,还是多看了张玉秀几眼。偶尔的目光相遇时,我会立即躲开,在众人面前,我没有勇气直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她幽怨的眼神令我惶恐,致使我负罪感越来越重。我又开始自失起来,后悔自己当初的草率默许。可事已至此,我又岂能出尔反尔,再说,仔细剖析自己的心境,她的表白不也正是自己朦胧隐约的期盼吗,言为心声。也许平时不说话,她准以为我反悔了,或者忽略了她,或者不在意她,让她心里没底。谁不渴望像言情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漫步花前月下,享受浪漫时光。

  家里那个麻烦还没办法抖落掉,我又在外边自作主张……,我这是唱的哪一出?可她哪知道这些!有时,只那么幽怨的一眼,我就更加自责。

  是啊,我从未主动跟她约会一次,她怎能不……

  1952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初五星期五天气:多云

  今天,突然接到武儿的来信,竟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心惊胆战地拆开信,果然,家里又出大事了。

  我的第二任继母又去世了。原来,她在娘家时就有痨疾病,即现在绝大多数人还不会叫的另一个名字----肺结核。只是她家里人瞒得严严实实的,我们(包括媒人)都不知道。武儿还说,听人说,患这种病的人最怕结婚,尤其怕生育。如果生男孩可能还会好些。可是继母怀孕了,谁知她……,估计她怀的也是女孩吧,不然她怎么就……

  又是一去就两命,啥样的家庭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啥样的人经得起这样的折磨!不知家里人又乱成了啥样,怎样度过了这一难关的。父亲是一个爱面子的人,继母进门时间又短,想简单埋葬都不可能。

  我没有往家写信,此时此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父亲,什么话语能抚平他的伤痛?恐怕什么语言都苍白无力。他还不到四十岁,已经历过三次丧妻之痛。俗话说不幸有三:即童年丧母,中年丧偶,晚年丧子。三大不幸,他已经全部历过了,只是丧子在中年。

  父亲三岁丧母,爷爷很快续弦。那个女人貌若天仙,却蛇蝎心肠。人说有后娘就有后爹,此话一点不假。开始,那恶妇在父亲的父亲面前还收敛些,只在背后下手,狠命拧父亲有衣服遮挡着的地方,别人看不见淤青。那恶妇又威胁他,不许他哭,不让他说。说是如果说了,以后拧得会更狠。父亲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还经常不让他吃饱。后来,她见父亲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反应,就变本加厉,经常往头上打,他粗心的父亲依然没有发现。晚上就让父亲独自睡在一铺炕上,八九岁的孩子,夜里害怕,冬天炕又凉。有时,里屋实在太冷,他只好在大人都入后,睡在灶火坑去,那里暖和些。

  若不是那次父亲的父亲晚上醉酒回来晚了,错把厨房当成了他的卧室,踩到了睡在灶火坑的儿子,恐怕他永远都不会知道她唯一的儿子,所受到的后娘的虐待。他们凑凑呼呼、勉勉强强把父亲拉扯到十三岁。见我现在的奶奶,即父亲的父亲的四弟媳,父亲的亲四婶,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就丧夫守寡的份上,就把我的父亲过继给了她,即我现在的奶奶。当时,奶奶才二十一岁,因她娘家是地主,她也曾经读过几天私塾,受什么《列女传》、一女不侍二夫等封建思想的毒害,坚持生是童家人,死是童家鬼,立志守寡不改志。父亲的父亲极为佩服,深受感动。之后他们夫妻二人就到东北去了。直到我十多岁时,父亲把他已经客死他乡的亲爹的尸骨背了回来,葬在我家祖坟地。

  父亲受尽了后娘的气,尽管家里并不困难,却就是没有父亲的吃、穿、戴。身上生虱子,把父亲咬的难耐,但人小哪知道抓,又没有其他衣服可换,生生把皮肤抓出了许多伤痕。长大些,吃饭时不让吃饱,他就背后偷偷溜进厨房再找点吃的。所以并未耽误他长个儿,只是偏瘦些。

  父亲终于翻身得解放,他非常珍惜眼前的优越生活。他的四叔家是一处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北边是三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正房,做粉房和仓库;东厢房三间,北屋住着奶奶、武儿和我;南屋是父亲和母亲的卧室;南边还有三间坐北朝南的正房、是牲口圈和草屋子;大门朝西开,有漂亮的大门楼和宽敞的黑漆大门。

  由于家里失去了主事的人,奶奶又是大家闺秀,从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的大事小情全由四爷爷料理。四爷爷去世后,由父亲学着打理。

  村里人都说父亲了不起,是块经商的料。其实,父亲的本领也是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父亲刚接手生意时,大伙计老刘见他是个孩子,欺瞒他。同样是带那些粉出去卖,收入竟然比以前三汀少了一汀。他的四婶几次和他嘀咕此事。父亲决定和两个伙计一起出去卖粉,伙计老刘推三阻四,故意夸大买卖路上和卖场上的艰辛,想以此吓退父亲。

  亲自出去以后才明白,老刘表面上恭恭敬敬、老实厚道,实际上狡猾奸诈,他不但坑东家,还坑同伴儿。小伙计是父亲的远方老叔,但他比父亲只大几岁,人又憨厚。东家在世时,他只负责看堆喂马等杂活。之后是老刘一手遮天,他什么都不知道。父亲经手后,老刘觉得再没有太多油水可捞,就找个借口离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