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见薛朗不因位高而轻慢人,一直和气有礼,心生好感,依言坐下。薛朗也没占据首位,而是在苏寒左边坐下,与他相对而坐。
薛朗道:“听说苏医生乃是神医华佗的后人?”
苏寒道:“先母乃是出自华氏一族,我之医术,一半乃是先母家传,一半是师尊传授。”
薛朗疑问道:“师尊?”
苏寒道:“正是。我之师尊乃是道人。隋末天下大乱,受到战乱波及,家破人亡,我十三岁时被家师收养,随他老人家学艺五年。山野生活,颇为孤寂,是故家师让苏某来这红尘俗世历练一番。”
囧,这个来历比他还像主角!薛朗默默吐槽,只记下苏寒所说的话,等着禀报公主殿下,请公主殿下去核实。
这是个跟江临一样,被战争伤害的人。薛朗道:“作为个体,在战争这种大势下,真是毫无抵抗之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苏寒眼睛一亮,道:“薛咨议此言,妙到毫巅也!对我等庶民而言,可不就是如此!”
薛朗摆摆手,顺口一句感叹,不小心抄袭了!
薛朗道:“苏医生年纪轻轻,既已经历过战争的可怖之处,何不安定下来,为太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
第123章 同为吃货的共鸣
“为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寒重复了一遍,不置可否。
薛朗再接再励:“没错。苇泽关地处要地,乃是三晋之门户,苇泽关稳则三晋之地太平,苇泽关有失,则不止三晋之地,整个中原大地都不得安宁。如此重要的地方,在我看来,如果在这里做事,就是在为天下太平做事。苏医生以为如何?”
苏寒面瘫脸,完全看不出他的想法,只看到他眼神似有所动。苏寒道:“薛咨议虽然言之有理,可在苏某来说,在军营是救人,在民间也是救人,且民间更自在。故而,薛咨议的好意,只能推辞了!不过,苏某还要在此地盘桓些时日,如若医寮给苏某提供食宿,苏某在此地时,倒可搭把手!”
好吧,说服失败!不过,愿意留下来一段时间也是好的,起码有时间慢慢想对策,总之,最终是要把他留下来的。
就算是求才若渴,薛朗也不想表现的太刻意,见苏寒无意滞留,便转开话题,与苏寒说起他所知道的急救术来。
但凡是能救人的东西,在薛朗看来,只要他懂的,都可以传播开来。苏寒是医生,告知他,或许能救活更多的人。
苏寒似是想不到薛朗会主动告诉他这些,虽然依旧是一张面瘫脸,但眼神却带着讶异之色的扫了薛朗好几眼。
薛朗不以为意,笑道:“苏医生不必怀疑,这些急救术都是前人总结经验之物,是公开传授的,懂得的人越多,或许遇到紧急情况,能活命的人就越多。岂不是更好?”
苏寒抱拳,语带敬佩之意:“薛咨议仁心仁术,苏某佩服。”
薛朗笑眯眯的道:“佩服就留下来做苇泽关的医生吧!”
这还真是见缝插针,苏寒一阵无语!
一直默默旁听的甘草忍不住扑哧一笑。薛朗自己也好笑,不过还是趁机道:“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哦!我们苇泽关上下,求才若渴之心,一直没变。不管何时,只要是人才,我们苇泽关都热烈欢迎。”
苏寒苦笑:“薛咨议好口才。”
薛朗大笑:“苏医生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听得我很是欣慰。”
正说笑,刘医令出来了,小娘子的伤势虽然不严重,但还不能随意活动,需卧床休息,叶卿在里面照顾她。
薛朗正准备告辞,万福拎着食盒进来了——
跟了薛朗一段时间,这些仆役们都知道薛朗不太喜欢在外面吃饭,除了公主殿下留饭,几乎就没在外面吃过。何况这几天薛朗一天三顿,到他用午饭的时候,一般人家的朝食早过了,他也没地儿吃去。
“郎君,小的给您送饭菜来了!”
刘医令愕然:“薛郎君尚未用饭?”
薛朗不好意思的道:“这几天太忙,饿得快,一天吃三顿来着,这是第二顿。刘医令、甘草、苏医生,可吃过了?没有吃就一块儿吃吧。”
刘医令笑着摇摇头道:“老夫已年老,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朝食过后就待哺食也。”
甘草也笑着摇头:“郎君自己用吧,我也吃过了。”
师徒俩都拒绝了,薛朗让万福去问了屋里的叶卿和他家的小娘子,两人都已吃过朝食,不习惯在哺食前再吃东西。
唯剩下一个苏寒。薛朗望向苏寒,苏寒似乎有些犹豫,不用眼神却克制不住的往食物上瞟。
薛朗一笑,伸手把他拉过来坐下,让万福摆饭。秀娘准备的菜色还是很多的,主食是黄瓜鸡蛋饼,凉拌蒜蓉茄子,腌藠头炒肉末,还有一碗清淡可口的排骨炖冬瓜。有荤有素,酸辣爽口。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用的辣的调味料是植物的叶子,用于蔬菜类的凉菜上,真是恰到好处,滴上几滴芝麻油,更香。
薛朗爽快的道:“苏医生请用,我家厨娘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尝尝。这世上,天大的事情也赶不上肚皮,什么都可以推迟,唯独肚饿推迟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