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居唐朝_半堕落的恶魔【完结】(195)

  队伍由南大门明德门进入,明德门正门开启,迎接进献祥瑞的队伍进入帝京长安——

  “大郎,进城了!”

  牵马的长俭提醒一声。薛朗收拢复杂的思绪,点点头,重又恢复目视前方的姿态,以昂首挺胸端坐马上,随着开道的官差进城。

  宽敞的朱雀大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街道两边及街边的屋舍上,皆挤满了人,争相围观进献祥瑞的队伍。

  人头攒动,人声嘈杂,朱雀大街太宽了,坐在马上的薛朗,根本听不到街道两边人群的议论声,如此反而让他的紧张消散了许多——

  大唐帝国的首都,帝京长安,他终是来了! 作为粉丝的心情,这会儿是没人跟他分享的。

  按耐住激动地心情,不好东张西望,以免显得不够庄重,薛朗只是睁着眼睛打量视线范围内的景物——

  朱雀大街,天子祭天就要从这里经过,所以又被称作天街,是进入内城唯一的通道。据现代考据测量,这条把长安城一分为二的街道,宽约150米左右,长约5000多米,也就是约十里左右。

  井然有序的屋舍,如若有机会登高望远,或许能体会到白居易诗里写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景象。

  如今还是初唐,薛朗忍不住畅想,待到盛唐时,想必长安城内必定更加繁华,可惜唐朝没个张择端,没人画类似《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画卷,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遗憾!

  作为粉丝,薛朗一路都在克制自己想东张西望的情绪!现在不是看风景的时候,不是时候,不是时候,不是时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十里的路,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一路上皆有传令兵快马入宫,向宫内的圣人和诸位大臣报送队伍到达的位置。

  经过朱雀大街,到达朱雀门,进去就是内城,朝廷的行政部门多在这里,比如太常寺、鸿胪寺之类的。

  穿过朱雀门,到达承天门,就是皇城的范围。守门的将领上前一步,大声道:“下马桥到,武官下马,文官下轿!”

  薛朗在长俭搀扶下下马,心中竟然没有紧张,反而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实在是骑马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即便只是慢慢骑着走。长安城太大了,把薛朗的紧张感都磨没了!

  装运红薯的车队,只能到这里。李纲下了轿子,来到薛朗面前,道:“薛咨议,请随老夫觐见圣人。”

  “喏!”

  真不容易,终于要面圣了!

  ------------

  第158章 面圣

  大唐武德五年,八月初一,吉,诸事皆宜。

  李纲带着薛朗来到含元殿外,就有一个小黄门上前:“可是李尚书与薛咨议?”

  李纲应道:“正是老夫。”

  小黄门道:“圣人宣召,请二位觐见。请随奴婢来。”

  “多谢公公。”

  李纲带着薛朗,跟随在小黄门身后进入含元殿——

  薛朗低着头跟在李纲身后,距离他三步远,时刻注意着李纲是否停住脚步。待他停住脚步,立即止步。就听李纲道:

  “臣李纲见过圣人,圣人万安。”

  立即也跟着行礼:“微臣薛朗拜见圣人,圣人万安。”

  上头一道中气十足的男子声音道:“卿家平身。李卿且坐,随你进来的即是薛朗?”

  李纲答道:“正是。”

  薛朗立即道:“禀圣上,微臣薛朗于今年初春之日跋涉千里,归于大唐,蒙公主看中,聘于府中任职出仕。薛朗有从异国远道带来红薯、土豆两种种子,献予公主,公主睿智,信重薛朗,于苇泽关拨田试种。谁知一经试种,所播撒之种子,株株皆出芽儿,嫩芽皆成苗,生根发芽,结出硕果,红薯亩产竟达二十石余,土豆亩产比红薯略多。如此丰产,实我中土大唐乃风水福地,圣上真命天子,受上天眷顾之佐证也。如此,方有我大唐风调雨顺,物产皆丰产之吉报也!吉报显现于世,得此祥瑞,敢不奏报圣人乎?因公主身居要职,不敢擅离,方命薛朗率队进京向圣人报喜!”

  “好!平阳我儿有心,平阳与薛卿皆有功也!”

  李渊的声音,掩饰不住的兴奋,语气颇为高昂。薛朗连忙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乃天命在唐,圣人万福之兆也。”

  太子建成立即大声道:“圣人万福!”

  群臣见状,也跟着恭贺:“圣人万福!”

  “好好好,众卿家免礼。值此盛事,薛朗,红薯、土豆何在?呈上来让众卿家与朕同观,共享盛事。”

  薛朗道:“装运红薯之车队,即停在宫门外,请圣人敕令,着士卒们抬进来。”

  李渊颔首,命小黄门出去宣召。不一会儿,就有军士两人抬一筐,一筐接一筐的把红薯抬进来——

  含元殿是举行大朝和重要仪式的地方,地方颇为宽广,就是这么宽广的地方,二十余石的红薯,也摆满了殿中好大一块地方。

  土豆因为种子少,只有一筐,不过,机智如薛朗,特意留了一颗土豆苗,根上结着的土豆,不管大小都没摘掉,连植株带根茎一起,装在一个木盒子里,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颗植株的产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