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来,在座诸人皆表示惊了!平阳公主眼带深意的瞟薛朗一眼,然而,薛朗完全没明白公主这一眼的含义,还冲人笑得灿烂。
秦王左右看看,没说话,眼里却带着笑意。齐王惊讶的望着薛朗,目光闪烁。圣人讶然追问道:“还有这等习俗?”
薛朗道:“不敢欺瞒圣人,说来不好意思,臣幼时相貌看着极为普通,臣之先母一直担忧臣将来打光棍,找不到婚配对象,便一直积极教导臣厨艺。所以……”
薛朗顿了顿,大胆的抬起头来,直视着圣人,一双眼睛明亮真诚:“在臣看来,夸臣善厨不是侮辱,反而是称赞。臣的心中,一直庆幸并感激着,幸好臣是会厨艺的,不然,即便在归国途中没有累死、苦死,也会饿死。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没有厨艺就没有臣的今日。所以,多谢齐王夸奖,下臣愧不敢当!”
坦坦荡荡、标标准准的向齐王行礼致谢,齐王直接被弄了个手足无措,什么气怒都消失了不说,还颇有些不自在,避开薛朗礼,略有些心虚的道:“可是,有人曾对我说,君子远庖厨。薛侍郎既已归化我大唐,还当入境随俗才是。”
薛朗正色道:“多谢齐王的好意,但是,厨艺于我来说有恩,曾救我于危难之时。若连对自己有恩之技都不敢承认,那我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若是因旁人的眼光与议论就不敢承认心中真正的想法,那这样的人生,活着还有何趣味与勇气可言?臣虽不才,然也想坦荡做人!”
“好!”
秦王当先喝彩,看薛朗的眼神颇为欣赏。圣人也笑容满脸的轻轻鼓掌,表示对薛朗的赞赏。平阳公主眼中含笑的望着薛朗,虽不言不语,但喜悦之意从眉梢眼角便能轻易看出来。
薛朗拱手致谢,然后转向齐王,继续道:“再者,君子远庖厨这句……若臣没有记错,当是先出自《礼记》,然后亚圣劝谏齐宣王时,曾引用过,对否?”
齐王还没答话呢,秦王已然道:“正是。”
曾经混论坛的时代,为了这句“君子远庖厨”跟人嘴炮,薛朗曾详细的查阅过相关的资料,所以,其中的出处、典故,薛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薛朗微微一笑,道:“《礼记》之中写道,君子远庖厨,凡有气血之类弗身践也。亚圣面见齐宣王时,曾引用此句,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术。对于此句之解读,汉代的贾太傅也说过一句,故远庖厨,仁之至也。所以,在我看来,这一句代表的是仁义之心和态度,并不是说但凡君子都不要靠近厨房,也不要沾染厨事。”
“善哉斯言!”
圣人当先鼓掌,笑道:“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幼阳这辩词极好!”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半真半假的道:“多谢圣人夸奖,咳……不敢隐瞒圣人,其实之所以记得这样牢固,说得如此流畅,其中是有缘故的。”
------------
第384章 刷一波好感
“哦?是何缘故?”
圣人满眼笑的好奇问道。薛朗咳嗽一声,面上不好意思之色更浓,道:“臣年少时不懂事,对厨艺这等细碎之事没有耐心,老想偷懒,有次被母亲揪去厨房,便用这句糊弄母亲。被父亲听到后,父亲便是这般引经据典的说了我一通,辩的我哑口无言。然后,父亲才批评我说,治学当严谨,哪能为了自己需要,不敬先贤,断章取义,曲解先贤文章?这般功利与无礼,枉为读书人!臣受教,坦诚是自己想偷懒的缘故。自此之后,再不敢胡言乱语。”
圣人哈哈大笑,手指指着薛朗,似乎觉得颇为有趣,笑道:“原来幼阳年少之时也是个顽皮小子!”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大有讨饶之意。平阳公主和秦王面上都带着微笑,秦王所有所思的看薛朗一眼,眼神若有所指的撇向齐王——
齐王脸孔再次涨得通红,不过,这次不是气怒,而是羞愧的。
经过这么一笑,先前的尴尬自然消失,圣人愉快的用完膳,笑道:“今日多亏幼阳,让我吃到这般爽口之膳食,幼阳的用心与孝心,朕已知矣。为奖励幼阳的向学之心,治学严谨……来人,把我案头的镇纸拿来,赏赐予幼阳!”
看薛朗还懵懂,平阳公主连忙道:“父亲,那是您最喜欢的镇纸……”
薛朗反应过来,正待说话,圣人已举起手掌,制止平阳公主说下去,欣慰的看着薛朗,笑道:“正因为是我喜爱之物,所以 才要赐予幼阳。”
圣人都这般说了,旁人自然再无置喙的余地,秦王不无羡慕的道:“那方镇纸,乃是碧玉雕成,雕工极为精美,我向父亲求了数次,父亲都不曾舍得赐我,想不到今日竟赐给幼阳……好生让人羡慕。”
薛朗知道,以秦王的权势,哪里会缺一方镇纸,看重的不过因为那是圣人之物。也明白这是秦王在婉转的点自己,于是,躬身行礼道:“臣多谢圣人之赐,今后定当把镇纸置于书房,多多使用,不负圣人今日之赐。”
众人一顿,齐王很无语的望着薛朗,忍不住出声道:“薛侍郎,圣人御赐之物当爱惜才是。”
薛朗一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