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着是问话,实则语气无比肯定。潘德庆连忙道:“薛侍郎熟知农事,行家里手之声名,下官也曾听说,请薛侍郎指教!”
两人行了礼,相对跪坐下来。满朝文武,包括圣人,全都安静地听着两人说话。薛朗毫不客气的道:“若是旁的,薛某不敢说指教,若是关于白叠子,放眼大唐,薛某说一声指教,应无人有异议!”
“啪啪!”
竟是秦王拍了几下笏板,朗声道:“薛侍郎此言属实!”
薛朗朝秦王拱拱手,谢过他的支持,接着道:“去岁的时候,公主仍镇守苇泽关,我于公主府中任主薄,去年初春时有倒春寒,下了一场大雪。我因长于异国,异国气候温暖,不太适应苇泽关之苦寒,又不惯燃炭,闲谈之时便问起殿下,大唐除了皮裘可还有什么御寒的衣物,公主答曰无有。于是,我便说起异国种植的一种叫棉花的作物,公主听后,问我可是白叠子,因叫法不同,我也不确定。还是公主使人从长安寻了种子与我,我才辨认出来,我所说的棉花便是公主所说的白叠子。彼时,仍是权贵之家花园之中的奇花异草,对否?”
薛朗话音刚落,就有几个老臣频频点头,道:“老夫花园中仍有种植,彼时确实当做奇花异草种植。”
薛朗直视着潘德庆:“棉花就是白叠子,公主听我说过棉花的用途后,使人从长安搜罗了种子去,交由我在苇泽关试种。然受限于品种和耕种技术,收成并不高……”
薛朗直接把产量的数字报出来,道:“去年所收之皮棉,除了一捆用作试制棉织品外,其余的,在棉袄试制成功后,全都做成棉袄,交给苇泽关之边军,站岗守卫时换穿!”
说到这里,薛朗顿了顿,续道:“棉花种植不像红薯、土豆那么简单!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和耕种条件,喜温喜光,怕阴雨渍涝,怕病虫害;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气候太干,棉果会炸裂,太湿又易遭病虫害!受限于这些条件,纵观我大唐,适宜种植的地方并不多,又怎么在天下推广?”
薛朗顿了顿:“其二,受限于种子数量与质量!棉花并非我大唐原产,种子多是从高昌国流入,所存有限。今年能种这么十来亩的棉花,已是安国平阳公主利用身份,穷尽方法搜罗而得!然比之边军的数量,收获的棉花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敢问如何推广?”
薛朗面容严肃,冷眼看着潘德庆:“别的且不论,只这两点,敢问潘御史,棉花当如何推广?不一步步来,一口就想吃成一个胖子,会不会噎死还两说,薛朗能力有限,还请潘御史教我!”
潘德庆被问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强自撑着道:“既然受限于耕种面积和种子,更应当上交朝廷,由朝廷出面统一调配,全力支持,当以国为重,仁义为先!”
“荒唐!”
“一派胡言!”
……
薛朗都还没说话呢,朝中列班的大臣们便跳了出来,集体不约而同的开始怼潘德庆,特别是出身世家那些——
这个年头,家国,家国,时人多以家族为重,特别是这些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世家们。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对世家们来说,皇帝可以换,家族却不能倒!但凡历史悠久些的家族,谁家没有一点儿珍藏的秘方之类的东西。
若是让潘德庆的这番歪理邪说成了,那以后大家是不是有点儿什么好东西都要先上交给国家!
这绝对不行!
------------
第417章 朝辩
“妖言惑众!”
圣人一声暴喝,老帅哥脸上一片暴怒的表情,指着潘德庆,怒不可遏:“一派胡言!如何治国施政都未明白,尔何德何能敢位列朝堂之上!”
圣人暴怒,刚才还在斥责潘德庆的大臣们齐齐躬身:“圣人请息怒!”
圣人胸膛急剧起伏,怒视着跪伏于地、瑟瑟发抖的潘德庆,斥道:“前两日尔参平阳,朕原想着平阳身为帝女,虽身有功勋赫赫,然则身为帝女,就要承受诸多委屈!今日薛朗在朝堂之上,与你细说分明,你竟然出此妖言惑众之语!可是欺我大唐无人?或是以为朕眼瞎不能识人?治国若如你所说这般,要朕、要朝堂诸公何用?”
圣人虽然不是什么天生帝王之才的人,于家事也有些糊涂,但于国事上,脑子却十分清醒。明着是在斥骂潘德庆,实则却是在表明态度。
圣人道:“朕自登基以来,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之道理,治国理政不敢说兢兢业业,却也谨小慎微,与朝堂诸公但凡施政,利国不利民不可行,利民不利国不可行,利国利民方才敢为!一番心血之下方有如今之局面,尔这小人,如何敢挟所谓仁义来坏我江山,毁我社稷?”
潘德庆吓得脸都白了,颤抖着跪伏于地,颤声辩解道:“陛下息怒,臣不敢有此心,也不敢有此意!臣不过是出于仁义之心,体恤边关苦寒,方才有此谏言,请圣人明鉴!”
这厮居然还在嘴硬!薛朗听不下去了,直接出列道:“圣人,既然潘御史一再说到仁义,关于仁义二字,我这里有一点浅见,请圣人与诸公听了!”
“幼阳尽可道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