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定居唐朝_半堕落的恶魔【完结】(715)

  薛朗顿了顿,悄悄觊眼看李二一眼,看他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直言道:“在安抚前东宫属僚的事情,若陛下有份报纸,能简单、明了的说明陛下的态度,或能减少某些奸佞之人妄测上意,胡乱作为之事。”

  “咳咳!”

  李二被口水呛到了,想不到薛朗居然拿这件事情举例!

  李二砍了建成做了太子,对待前东宫属僚,李二的态度是既往不咎,赦免宽抚为上,一再下令免于牵连,禁止连坐。特别是对河南一代支持建成的门阀士族们,李二的态度是安抚为上的。

  结果,有人妄测上意,自作主张,不仅没有宽抚,还搞连坐,搞得人心惶惶,局面一片混乱。李二没办法,只得把同样属于前东宫属僚的魏征派出去,方才算平了这件事。

  此时被薛朗拿来举例,小李的感想十分复杂,脸上感觉火辣辣地。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个乌龙,也算是李二另类的黑历史,主要责任不在他,但他也要负担识人不明的连带责任。

  不过,这个例子可谓犀利,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薛朗这情商也是没谁了!

  李二不动声色的看他一眼,见他一无所觉的样子,嘴角不禁抽了抽,咳嗽一声,道:“如此说来,这报纸若是办好了,岂不是有安抚之功,可做喉舌之用?”

  “回陛下,正是。”

  薛朗就知道,像李二、平阳公主这样的时代之杰,自然能看出报纸这个事物的好处来。李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回踱步两次,又问:“你所说的油印机,可堪用否?”

  薛朗道:“臣想着,但凡遇到灾害,最怕的便是流言四起,扰乱人心。便提请公主使了府中工匠,加以研制,总归赶在灾害爆发之前做了出来,已能堪用。至于使用方法,陛下可挑选合适的匠人,由臣教之,方法极为简单,学来容易。难者应该在印刷的字体上,这个需要练一练,不过,有书*底的人,应该不难,只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便好。”

  “好!”

  李二喝彩一声,顿了顿,又连说了三声好,朗声夸赞道:“幼阳大才,吾先前知,如今更知之。”

  薛朗谦虚道:“陛下过誉,愧不敢当。”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又就报纸的事情说了一番,薛朗趁机详细解说了一下,自然不像对平阳公主解说时那般细致与直白,但就这么点到即止,以小李的智慧,自然也能看明白其中的好处来。沉吟一阵,道:“报纸既是如此重要之物,幼阳看来,你所说的主编,何人可胜任?”

  薛朗道:“主编人选,自该由陛下定夺,臣于朝中众臣之情况,并不熟悉,何人可胜任……实在不知,不过,若是陛下让我推荐的话……”

  “如何?”

  薛朗坦然道:“举贤不避亲,主编人选莫过于我的平阳长公主殿下。恕臣直言,报纸乃是新生的事物,纵观大唐,唯有臣最了解该如何操作,但是,臣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赈灾这件事情上,恐无法兼顾报纸的事情,毕竟,从无到有,千头万绪,颇为博杂,须有人专理。公主与我乃是夫妻,公主的才干,陛下也知悉,由她做主编,方便臣从旁指导,有什么问题也比较好沟通。然后,主编之下,还可设置两个副主编,陛下选派人选,权当跟着学习,等通晓了报纸怎么操持的,再做遴选也不迟。”

  这便是薛朗与平阳公主定下的以退为进之策。报纸这个事物,交给李二,但操持还需薛朗这边的人来。薛朗主要精力放在赈灾的组织事务上,为了方便,平阳公主确实是最合适也是最好的人选。

  这是阳谋!

  平阳公主不是好弄小巧的人,薛朗也是坦诚,干脆的说出来,交由李二选择、判断,这件事上,他们两口子虽然有私心,但确实是最优方案。

  ------------

  第568章 再次参与朝议

  “最重要的是……”

  薛朗顿了顿,满脸的认真:“臣对文言写作、阅读,一直不太擅长,而对主编来说,这只是基本素养与要求。”

  小李手上还捏着他的疏奏,后知后觉的想起薛朗那完全没有文采可言的写法,嘴角抽了抽,没想太长时间便果断道:“如此,主编便交由阿姐,报纸便由她主理便是。”

  “喏。”

  薛朗应着,本着一贯的就事论事的作风提醒道:“还有副主编的人选,还请陛下早日定下来,定下来之后,臣方才好告诉他们报纸应该如何办,如何写,如何排版一类的事情,也好早日脱身出来。”

  小李盯着他看了两眼,没说话,只点点头。君臣二人正说着,陆陆续续地有大臣进来了,三省离立政殿算不得远,当然,这是对比之以前老李喜欢的紫宸殿来说。

  三省六部的官员来的快,九寺五监加上南衙北衙的,就要花费些时间。李二把薛朗关于报纸的疏奏收起来,进来一个就把他写的关于赈灾的疏奏发下去,让人看。

  待朝臣来得差不多了,疏奏大家也多已看了一遍,在人没来齐之前,皆沉默不语,暗自思量。待人来齐后,李二道:“幼阳的疏奏,大家都已阅看一遍,此策当为上上之策,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道:“臣附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