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又道:“而在此期间,我大宋或许还会与金国互相来往,暂时稳住金国,以得到恢复国力的时间,因此如果蒙古听到什么风声,一定不要误会,这一点还请耶律先生回去之后对铁木真大汗解释淸楚。大宋与金国之仇不共戴天,一但等我们准备充份之后,一定会通知蒙古,共同用兵,进攻金国。”
耶律楚材沉吟了一会儿,才道:“那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金国进攻蒙古,那么大宋又当如何做为呢?”
杨炎道:“先生请放心,宋蒙之间唇亡齿寒,缺一不可,一但金国举兵进攻蒙古,我大宋绝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从南方出兵,牵制金国。”
耶律楚材这才露出了笑容,道:“如此甚好,我们蒙古也可以向大宋作出相同的承诺。一但金国出兵攻宋,也一定会从北方出兵,牵制金国。”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之后,耶律楚材才道:“那么下面我们来商议一下,如果日后灭掉金国,那么如何分配金国的土地问题。”
杨炎的眼中精光一闪,看来这才是蒙古使团来大宋的真实目地。于是首先问道:“不知蒙古希望得到金国的那些土地。”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道:“我们蒙古对于所获土地并无贪欲,唯求当取之有道,而且一但开战,大宋由南向北,蒙古由北向南,并不互扰,因此那一方夺下的土地,就归那方所有,这样也算公平合理,能取得多少土地,唯看自己的能力。”
杨炎断然道:“不行,这样的分法,我大宋是决不能接受。我大宋对金国的土地也并无贪心,只求收回昔日的全部失地,以及当年失陷辽国的燕云十六州,除此之外,我大宋对金国的其他土地并无奢求,任由你们蒙古所取。”
因为收复失地以及燕云十六州的地方是大宋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河北、燕云十六州等地方都靠近金蒙边境,如果按照蒙古的提议,他们夺取这些土地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大宋。这样一来,大宋最终的结果可能就会限于黄河流域,因此这样的分配方式,大宋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听了杨炎的话,耶律楚材又淡淡一笑,道:“若是按驸马所说,我蒙古大军南下之地,几乎都是大宋的故土,那么我蒙古出兵,又有何益,岂不是全为大宋出力了吗?”
杨炎道:“耶律先生此言差矣,在下素闻先生熟知史事,自然应该知道,自古地有南北之分,中原、关中、河北之地本来就是我大宋的故土、而燕云十六州等诸地,自古以来也就是我们汉人的疆土。”
第12章 蒙古使臣(上)
杨炎的眼中露出了迫人的光芒,直直盯着耶律楚材,道:“有关大宋故土之事绝不可再论。”
以耶律楚材的涵养心智,被杨炎的目光盯住,竟也产生了一丝不自在的感觉,不过脸上却保持着不动声色,道:“宋蒙即是联合灭金,那么灭金之后的分配自然也该公平合理,如何按驸马所言,我蒙古出兵灭金又有何益可得呢?”
杨炎淡淡道:“金国的疆土也不止中原、关中、河北之地,在长城之外,尚有大量疆土,地域广阔,并不输于长城以外,尽管由蒙古大军去取。而且这些地方都是昔曰辽国的故土,先生即为契丹后裔,自当以收复辽国故地为己任。我们宋蒙双方不妨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尽由蒙古去取,长城以南,则全由我大宋来取,能否取得下来,全凭各方本事,这样也算是公平合理了吧。”
耶律楚材摇摇头,道:“楚材虽为契丹后裔,然而大辽亡灭己过一甲子光景,楚材早已不复光复之念。如今出仕蒙古,自当尽心竭力,尽人臣之责。长城以北之地虽然幅员辽阔,但大多都是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的所在,怎么比得上长城以外的繁华富奢。以驸马之言,岂不是要我蒙古取贫而舍富,试问这是否算公平合理吗?”
杨炎道:“耶律先生,照你的说法,蒙古是一定要夺取我大宋故土,才能甘心吗?”
耶律楚材又摇了摇头,道:“我蒙古对大宋故土并不窥视之心,而是就事论事,如果大宋一定要收复故土,是否能够给出一个补偿蒙古的方法来。”
杨炎沉吟了一会儿,才道:“耶律先生你的意思我以明白,不过此事需要禀明大宋皇帝,才能做出决定。我看今天的会谈就到这里,耶律先生请先回馆驿休息,等我们商议好之后,才通知你们。”
耶律楚材点点头,笑道:“即是如此,那么我们就先告辞,在馆驿中静候大宋的佳音。”
“什么?蒙古人竟然想要我大宋的故土?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听完了杨炎讲说第一天的会谈经过之后,赵忱也不禁有些气愤。
这时几位执政大臣俱在,王炎怒道:“蒙古鞑子也实在是太过份了,陛下,这样的要求我们决不能答应。”
周葵也道:“陛下,王枢密所言不错,依臣之见,蒙古人的狼子野心更胜过金国,我们即然答应了金国赎回失地的提议,那么不仅不能答应蒙古的要求,索性就立刻与蒙古断交,只有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赵忱听了,不禁心中一动,他虽然有些气愤,但从没想过要和蒙古断交的念头,而且赵忱心里也清楚,蒙古提出这个要求,未必就是真的对大宋的故土有非份之想,更大的可能是以此为要挟,在别的方面谋取更大的利益。做为两国交判,这样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